还有半小时就迎来新年2022年了,我心理依然平静,激不起不起半点涟漪。快知天命而不惑,还是心如止水淡然了?似乎是又都不是。
盘点即将过去的一年,发现个完整的自己。
一个月前,简书日更三百余篇,尝到了“写作是纸上的思考”,体味了教育写作的价值。心理无比激动欣喜,一般指物定题、再次修改,即可固化成篇,读书没有如愿以偿,自己的许诺又不足以引导讲清练习,走出自己的一条路来。
一下午校园内举行迎新年文艺汇演,发现“代沟” 们,意气风发,不惧严寒。家家户户从四面八方涌来,好不热闹。
写日记电子与纸质的,都要做;开始是毛主席诞辰128周年。以后几天一字没写……
下面小论文“折苇杆验证三角形三边关系”,拿出来,以飨读者。
形具有稳定性,这个生活常识,是不言而喻的,譬如三角架、三角形车杠,等等。但是三角形稳定性学生真的理解吗?不学都会,不用细究,一带而过。曾经有学生问:三角形木架,稍用力也会变形,怎么不具有稳定性?三角铁,也有焊成四边形如长方形的,也很结实稳定等等。这些问题怎么回答,让学生心服口服?
实际上是对三角形稳定性,多边形不具有稳定性的相对意义理解偏颇、教学粗糙造成的。数学实验操作手册这样引导学生验证的:用图钉将木条钉成三角形、四边形,扯拉一下,不难验证三角形稳定性与四边形变形性。至少添加几根木条,使不稳定的多边形,变成稳定的多边形,不那么好操作了?
使用折苇杆自制教具的方法,比较轻松完成验证稳定性与变形性。一截干苇杆,40~50公分长,经水浸泡踩扁,破成苇糜子,可供七八人使用。接下来,一根苇糜子折成五段、六段(只要能折来折去即可,不要弄断连接一起)。
使用方法:1.相连的三折苇糜子围成一个三角形,动动手指拉扯一下,看看拉开了?接着用连在一起的四折苇糜子,围成四边形,看看是不是稍微一用力,四边形变形了。类似五折围成的五边形,六折围成的六边形也都容易变形。这样,对比理解稳定性与非稳定性含义。2.将围成的四边形变成稳定的四边形,怎么做呢?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将紧连接的第五折放进四边形框里,开始放在对角线位置,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四边形立即变得稳定了;再把第五折放在四边形框里任意位置,只要保证与一边相连即可,这时四边形也变得稳定了,这又是为什么?(动脑筋想想看,怎么用三角形稳定性解释?),明明被分成一个三角形一个四边形,怎么大四边形框也具有稳定性?不是说四边形容易变形,这里面“分割出来”的四边形,怎么变得具有稳定性了?是不是很稀奇!3.继续操作探究,五边形至少添加几折“苇糜子”,能使五边形变成稳定的了?这时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在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热忱达到高潮。
………………这样对比联系,深刻认识了三角形稳定性,增加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认识了做数学实验的学习价值,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就地取材自制教具,做数学实验,可使数学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趣”在身边的自然物,可用作做实验材料,不一定素材高大上,而且愈是简单愈是明了;“有意义”,通过实验操作,激趣启思明理增智,自信智慧快乐学习,不是重复练习,机械模仿。这样实验操作观察思考,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再行练习,就不愁学不会,学不好。如此数学厌学症可以治愈,人人学习有价值数学可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