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伯走后,他的儿女再也不愿意回去。

自从三伯走后,他一直在外地工作的儿女,就很少回来,基本就一年2.3回。偶然回来,他们要么在外面租房子,要么就是在亲戚家住。有亲戚劝他们回去住一下,但是谁也不愿意。

三伯一家,很早就全家搬迁到外地安居。当时想着人总要老家有个窝,才算是有根。于是便出钱,在二伯家隔壁买了块地。

盖好之后,三伯就让奶奶进去住,每个月寄钱回去,让奶奶养老用。奶奶在的那些年里,几个姑姐,三伯还有他们的孩子,只要有空余时间就会回来。

人来人往,热闹得很,像是过年般。

在我小学的时候,奶奶突发疾病走了,自从那个时候开始,三伯家就安静了下来。

奶奶刚走的那几年,姑姐和三伯他们回来的次数就变少了。偶然回来,会让我妈妈清洁收拾一下。开始还好,但后来我妈妈要带孙子,人也老了,就不再去。

没人住的房子,偶然会有老鼠和野猫进去,本来干干净净的地板变黏黏的。家电,家具,还有床铺了厚厚的尘,门前的草也开始疯长。

直到三伯退休回来,他简单地收拾了一下。但因为孩子们都长大成家立室了,工作也忙,所以时常也只有他一个人守住这间房子。

很不幸的是,三伯回来不到一年也和奶奶一样突然就走了。办了3天的丧礼,自从奶奶走后,这几天是最热闹了。

屋主走了,三伯家算是彻底空了。三嫂回来,也只是走过场看看房子,接着就回娘家住。三伯的儿子女儿,更少了,回来不是租房子,就是在亲戚家住,谁也不回去,因为实在是麻烦。

原本是落叶归根的房子,现在只有老鼠光顾。

其实这种情况在农村是很普遍的,老一辈在农村长大,认为农村才是自己真正的家,人总要落叶归根,所以只要挣到钱,就会纷纷在家修建房子。

老了之后,就在家养老度过剩下的时间。这是对家乡美好的向往,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好。年轻一辈不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感情也不深,可以像度假般在老家住上几天,但要是长住,估计真的没有几个会愿意。

房子有老一辈守住,但年轻一辈却不要想了。两代人,因为生活环境不一样,思想当然就不一样。

为了生活,为了寻求更好发展,很多人离乡别井去工作。成了新市民,却已是旧乡人。但谁也没错,人生就一次,要努力地拼搏,绽放出属于人生的光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