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不是个好东西,如果当众问出这个问题,大概就会被群嘲,“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钱是好东西,不然怎么人人都想要。”小孩儿都知道,100块可以满足今天的温饱,1000块可以买到想要的高档玩具,10000块可以全家出国旅游了。
也有老人痛斥,钱真是个坏东西,把人带坏了。今天重温韩剧鬼怪的时候,看到一幕很有感触:孔刘扮演的鬼怪要帮自己的鬼怪新娘惩罚欺负她的姨妈一家,方式是拿出两块金块给了她们母子女三人。她们三人开始内讧,不眠不休,第二天金块被收走的时候大打出手然后消失。虽然是影视剧,却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真实画面。
两个例子说明了,钱是中性的,它不好也不坏,它可以被用作改善家人生活水平的工具,也能成为分裂家族关系的利刃,重点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到它和如何使用它。
我们常开玩笑说好想一夜暴富呀,前几天看到一个知乎的回答后顿悟,这原来是一种对钱没有概念的表现。那个问题是,给你一千万你要不要?估计99.9999%的都会说要,这是我们默认这一千万是白来的,当下所有的生活都不改变的基础上突然天降一千万,当然快乐的收下。
如果说这一千万的代价是从此下班不能刷短视频看小姐姐跳舞,也不能出去胡吃海塞指点江山,不能赖床一上午放空自己,每天都需要读书,积累各种各样开拓思维和专业的知识,不停地开会带团队-复盘-思考,还要会略懂管理/税法/财会/营销等知识不然容易被蒙,还要和各路大佬攀关系找人脉,一旦停下来第二天一千万就消失,这时候再问,给你一千万你要不要,估计回答要的人只剩48%的人不到了。
更进一步,如果问题是,你必须如上述所说这么做坚持十年,十年后才能给你一千万,你要不要?估计给肯定回答的人可能不到10%了。
再举一反三,如果告诉你,你必须如上述所说这么做坚持十年,十年后你有52%的概率得到一千万,你要不要?这时候回答要的人,大概只剩2%了。
所以暴富不是一夜之功,仅仅是一个玩笑话,别当真。一夜暴富之下又流行了一个退而求其次的词☞财务自由。
什么叫做财务自由?之前看过描述财务自由的九个阶段:1.菜场自由,想买哪种菜就买哪种菜,从来不用看菜价;2.饭店自由,想吃什么就点什么,从来不用看菜价;3.旅游自由,随时可以进行说走就走的旅行,酒店,机票都不是问题;4.汽车自由,随心所欲选择喜欢的车子,并不在意价格;5.学校自由,为子女选择最合适的学校,不考虑成本;6.看病自由,只要能看好病,从不计较医疗费用高低;7.房子自由,只要自己愿意买房子,不会计较房价走势;8.国际自由,想去哪个国家居住就可以去,不计较成本高低;9.工作自由,为了理想而工作,不必在意工资。算是马斯洛五大层次需求的细化版本了。
因为对几代大富大贵之家的烦恼暂时不了解,以下是对我见过的所有普通人的观察,因为钱而痛苦的分这么三种:有的在1-3阶段,苦恼的点在于赚不到钱;有的在4-6阶段,是外人看来已经很有钱,烦恼的点在于攒不下钱,属于精致穷;有的在7-8阶段,工作赚很多,也有很多积蓄,不快乐的点在于工作太忙像个赚钱机器,忽略了人生其他的乐趣。
第9阶段的工作自由,原本它被放在6号位,这个我认为是很重要的追求,所以单独拎出来唠唠想法。我有幸认识一些处于这个阶段的人,这样的境界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撑,却也不只是有钱就可以达到的,因为人总是不够了解自己。从前幻想财务自由后再也不工作每天躺在家里,当2020年真正有了八个月封闭式假期,读书学习思考后,深感人生短暂而无常,惊觉工作是人生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不只是为了养家糊口,还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提供了争取的机会。哪怕真怀有巨款,完全不工作很快人就和社会断了联系,不然为什么小红书一堆“富人”还在工作呢。工作本身和钱一样是中性的,如果真的觉得当下的工作无比痛苦,也许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先了解自己的价值排序和职业性格才好。
无论是一千万还是1-8阶段,其实只想说,无论从经济学还是人性角度来说,人的欲望都是非理性增长的,钱多的人钱少的人都有各自的烦恼,不必羡慕别人。你永远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着他的鞋子走来走去,可真当你走过他的路时,你可能连路过都觉得难过。
所以什么叫做财富自由,我理解的判断方式是:欲望比收入少一块钱,我就是自由的。财务自由度就是说,以当下的积蓄以及通胀贬值率,能支撑自己多少年维持当下的生活水平,积蓄足够支撑当下的消费水平一年,那就财务自由了一年,以此类推。
也许穷其一生都不会拥有一千万,也学不全上面说的能力,不过,把精力集中在知道的,能做的,和拥有的东西上,这个道理放在任何地方都通用。马云有的钱和有的能力和我王二狗有什么关系,明星动辄几千万的片酬我王二狗没那个机会那也和我没关系,银行有钱我不知道嘛,我就拿我力所能及拿到的那部分就行,社会有一百种方法收回不属于我认知范围内的那部分盈余。
我们不过是来人间观光几十年的游客,世界就是个大游乐场,所以,我能做些什么,才能提升这一场的幸福感?——根本上是要减欲增收,方式上是读书➕见人➕实践➕提升思维,不断复盘总结,迭代成长。
1.克制欲望,包括但不限于,警惕消费主义陷阱,辨别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抓大放小,慎重选择工作和伴侣。
2.能力范围内,为自己筛选后的欲望买单,犒劳自己,并努力增加财富,包括但不限于,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强化竞争力赚到钱,提高财商守住已有的钱。
我的公众号会记录哪些内容?暂时想到的如下:
1.【有话职说】系列:复盘找工作时的心路与技巧,不定期更新学习到的工作技能,和职场情商提高心得。
2.【日富一日】系列:记录经济/税法/理财学习心得。
3.【妙趣横生】系列:记录一些有趣的观察结果。
为什么要记录呀?因为好玩儿,想想如果一直记录到七十岁,那是多酷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