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友谊电影故事片《萨克蓝在中国》剧本梗概

萨克蓝出生在美国南方最大的州-德克萨斯州,萨克蓝的父母都是休斯顿哈比机场的高管,从小萨克蓝就拥有很好的教育环境。萨克蓝大学毕业后,由于仰慕中国的文化,放弃了父母介绍的高薪工作,毅然来到中国留学。

来到中国后,萨克蓝深深沾染上了中国的文化气息。在美国学习文科的他选择了武汉大学作为自己的留学高校。在学校里他邂逅了从大别山区来的同班同学李曼。

研究生毕业后,李曼选择回到自己的老家何庄执教。萨克蓝见状在父母的反对下也来到了李曼所在的农村。经过语言、习惯等的磨合,萨克蓝终于能和村民们说几句最简单的招呼话。萨克蓝到农村执教的事迹迅速被媒体报道,政府给予鼓励与支持。在2011年5月1日,萨克蓝和李曼喜结连理。结婚后不久正值村里换届选举,在村民的支持下萨克蓝光荣的当上了第一个外国人村官。

萨克蓝用自己的独特的管理方式,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使何庄富甲一方。党和国家为他送来了锦旗,一个世界和谐、团结的局面在萨克蓝的努力下即将形成。

剧中人物

萨克蓝:中文专业留学生,美国人,25岁。

李曼:机械专业研究生,大别山区何庄人,24岁。

剧本(分镜头)初稿

日内:

阳光照耀下,在学校操场上(或宿舍)李曼与萨克蓝争吵。(特写脸部表情,黑幕闪过一秒)

李曼到学校公用电话与父亲(父亲到村部接电话)通话,李曼说:爸我想回我们村教书。父亲:沉默几秒,那你回来吧。(黑幕闪过一秒)

同学们办理毕业手续,李曼在离校登记表和就业协议书上签字。萨克蓝在远处望着她。(黑幕闪过一秒)

李曼签字完毕,萨克蓝过来拉住她,请求她随他去美国。李曼从包里拿出一封信交给萨克蓝(悲伤音乐起),扬长而去。(黑幕闪过一秒)

萨克蓝打开信,写道(英文):亲爱的,我爱你,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对不起。我的家乡非常穷,我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是乡亲们支援我上学,我想回去当老师,帮助孩子们成长,也算是我对乡亲们的感恩。请求你原谅!李曼(也可以选择英文名),2011年5月18日。(黑幕闪过一秒)

萨克蓝一系列沮丧表情来回闪过。

黑幕出来片名:萨克蓝在中国。

傍晚 理工大学门口保卫室

一位美籍外国人在向保安打听如何报名,保安无法回答遂找来一学生帮忙。(中景)

(小全景展示学生与美籍外国人开心交谈)。

日内理工大学教室(一半外国人、一半中国人,中国老师)

班级介绍上,老师喊道萨克蓝。坐在李曼身边的萨克蓝上台介绍自己。大家好(中文),我叫萨克蓝(英文)。在中国有个词语叫屎壳郎,虽然我的名字和这个词相近,但是大家千万不要读错哦(下面哄堂大笑)。我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我从小就喜欢看中国的书,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深深感染了我,所以我来到了中国。谢谢!(掌声一片)。

早上理工大走道上

李曼在走道上读书,走道上有很多学生。萨克蓝拿着一杯永和豆浆和热干面匆忙跑过来,不小心碰到李曼,手里的豆浆撒到李曼身上。旁边的女生惊愕地看着。

李曼看了萨克蓝一眼,没有说话。萨克蓝说了声对不起,连忙从口袋拿出楚天都市报送的餐巾纸准备给李曼擦,李曼抬手说,不用了,你去教室吧。萨克蓝又说了声对不起,然后进了教室。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聊天

萨克蓝看到李曼来了,赶紧帮忙挪椅子,李曼坐了下来继续看书。今天要上的是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老师是一个身长八尺、酷似潘安、留着长发和胡须的中年人,戴着老花镜,说一口大别山区方言。据说他是大别山区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文学院,曾经是很出名的编剧家,后来放弃在北京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支援教育。被学生们尊称为“安叔”。

nl�,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一个人走在 清晨的田间小路 身后是两行 清晰可见的鞋印 不远处的梅花开了 格外的红 太阳出来了 我身后的鞋印不见...
    梧亦风飞阅读 1,618评论 0 1
  • 【平铺直叙的回忆文章,文笔不好】 写下这篇文章时,其实心里不亚于剜刀子。做什么事都能想到一个人的时候,那就注定你心...
    负我负谁阅读 2,286评论 0 0
  • 初一那年,我对一个男生动了心,我不知道对于他的感情是喜欢还是好感,总之,反正现在想起来会觉得很可笑,感觉那是一种很...
    Lie世界阅读 3,328评论 1 3
  • 是早起的虫 或是晚睡的星 是杯中的茶 或是笔下的城 都在一步步积累下 汇聚着拼搏 凝聚着心血 才成为今日的风景 谁...
    涛涛不绝82阅读 1,17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