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婷婷,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文字编辑:任 哲
技术总编:张馨月
导读
Python中有很多非常好用的函数,这些函数不仅简单实用,而且可以简化代码,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在推文《优雅的map()》中,我们向大家介绍了map()函数的使用方法。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两个相当实用的Python函数——reduce()函数和filter()函数。如果想对这两个函数有进一步了解的话,就请继续看下去吧!
一.reduce()函数
reduce()函数是用函数对参数序列中的元素进行累积。
reduce()函数的语法是:reduce(function, sequence[, initializer])
其中function
是指函数,函数必须接受两个参数;sequence
是参数序列;initializer
是指初始参数。reduce()函数是用function
先对sequence
中的第1、2个元素进行操作,得到的结果与第3个元素再作为两个参数用function
进行运算,以此类推,最终得到一个结果。
在Python3中,如果想要使用reduce()函数,需要通过引入functools
模块来调用。
from functools import reduce
接下来就通过几个简单的小例子介绍一下reduce()函数的用法~
1.用reduce()函数进行求和
在没有学习reduce()函数之前,如果想对数字进行求和,我们可能最先想到的方法就是循环。先来看一下怎样用循环对数字1-5进行求和,程序如下:
num=[1,2,3,4,5]
a=0
for n in num:
a=a+n
print(a)
运行结果如下:
在我们了解了reduce()函数的用法之后,现在使用reduce()函数实现求和的过程。程序如下:
def add(x,y):
return x + y
reduce(add, [1,2,3,4,5])
运行结果如下:
在上边的程序中,首先定义了一个add函数,之后使用reduce()函数进行操作,即先对前两个元素1和2进行求和,得到3,再用3和3进行求和,得到6,再用6和4进行求和,得到10······以此类推,最终得到15。
2.利用lambda函数和reduce()函数实现从1到100的累加
reduce(lambda x, y:sum([x+y]), range(1,101))
运行结果如下:
lambda函数是一个匿名函数。在Python中,创建lambda函数的语法是:
lambda argument_list: expression
即lambda函数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为
lambda
、参数列表
和表达式
。其中,lambda
是Python预留的关键字,argument_list
是参数列表,expression
是一个关于参数的表达式,表达式中出现的参数需要在argument_list中有定义。
reduce(lambda x, y:sum([x+y]), range(1,101))
运行结果如下:
在上边的例子中,x和y是传递给lambda函数的
参数
,表达式
部分将传递进去的参数按照函数表达式进行运算。上述程序就实现了1到100的累加,得到结果为5050。
3.使用reduce()函数对字符进行累积
strs=["P","y","t","h","o","n"]
strs1=reduce(lambda x, y:x+y,strs)
strs1
运行结果如下:
上述程序使用reduce()函数和lambda函数实现了对strs里的元素进行累积,得到结果为“Python”。
二.filter()函数
filter()函数是Python中常见的一个内置函数。filter()函数用于过滤掉序列中不符合条件的元素,返回由符合条件的元素组成的新序列。
filter()函数的语法是:filter(function or None, iterable)
其中function
是过滤函数,iterable
为一个过滤序列或可迭代对象。filter()
会将过滤函数依次作用于过滤序列的每一个元素,返回一个由符合过滤函数条件的元素所组成的可迭代对象,如果function
传入None,则返回所有本身可以判断为True的元素。
接下来通过简单的小例子来介绍一下filter()函数的用法。
1.过滤奇偶数
如果不了解filter()函数的用法,应该怎样筛选奇偶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num=range(1,11)
is_even = []
def value(list):
for i in list:
if i%2 == 0: #偶数要满足的条件,余数等于0
is_even.append(i) #将满足条件的数字,附加到空列表中
return is_even
even=value(num)
print(even)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筛选出了1-10中的偶数。
但是在我们了解了filter()函数的用法之后,可以使用filter()函数更简便的筛选出奇偶数。
def is_even(n): #定义一个判断偶数的过滤函数
return n % 2 == 0
even = list(filter(is_even, range(1,11)))
even
运行结果如下:
在上边的程序中,首先定义了一个判断是否为偶数的过滤函数
is_even(n)
;接下来,将range(1,11)中的数字依次传入到过滤函数中,将is_even(n)
函数返回值为True
的元素保留下来,然后通过list()
函数列示出来。
过滤奇数和过滤偶数的程序本质是一样的,代码与结果如下:
def is_odd(n): #定义一个判断奇数的过滤函数
return n % 2 != 0
odd = list(filter(is_odd, range(1,11)))
odd
运行结果如下:
2.过滤出首字母为p的单词
import re
def start_p(string): #定义过滤函数
return re.findall('^p',string)
string = ['stata','python']
fil = list(filter(start_p, string))
fil
运行结果如下:
和上述过滤奇偶数的例子不一样的是,这里是事先通过正则表达式定义了一个过滤序列,通过filter()函数就可以筛选出首字母为p的单词。
通过上边的介绍,大家是不是对这两个函数有了更加直观的理解了呢?快来动手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