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自己已经有一年的时间没有旅行了,近原则选择了最近的地方-----桂林。
犹记得小学课本里如此描写过桂林山水,“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或许因为我本是广西人,对于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奇山怪石已是见怪不怪,真正吸引我前往桂林的是阳朔西街。
我喜欢那种古香古色的小镇。古镇,羊肠小道,布满青苔,小道两旁林立着古镇风韵的老式客栈,镇上的人们过着一种慢节奏的生活,有三两小孩在门口打闹,且嬉戏于古镇的小巷,各家老人拿着竹扇静坐于屋前,细说自个儿家的趣事。我想象中的阳朔西街也应是如此场景。
车子驶入阳朔车站,一下车,便有人上前询问我们前往何处,是否租车,是否住宿……我们摇头婉拒,自己查好地图,前往已订好的客栈。客栈位于阳朔西街,我们乘坐公交车前往。
下车,刻有“阳朔西街”字样的牌匾立于大木门上,往里走去,似乎极少见到游客,只有那些拿着牌子宣传各处景点和租车提示的商家。冬季是桂林旅行的淡季,放眼望去,极少有游客在街道上行走。未到西街之前,就有朋友告诉我,西街的晚上很热闹。我们休息了几个小时,傍晚从客栈出门,晚上的西街确实不同于白天那般寂静。街道上来往着的游客,站在街头卖唱的流浪歌手,在自家店铺前招呼游客的老板,每个店铺都放着各具风格的音乐,夜店和酒吧的音乐声也交夹在一起,好不热闹!
西街的小店铺很多,每家店的风格都不同,我最喜欢逗留在每个拥有不同风格的饰品店和包包店。女生都热衷于闲逛这样的店铺,遇上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少说都能逛几个小时。西街并不大,我们很快就逛完。或许在灯光的点缀下, 西街的夜景显得十分动人。不过商业化的西街还是让人有些许扫兴。每每路过些许店铺,比如饭馆、酒吧,就会有店家在门口拦住路人,邀请其入内。这是我唯一不愿意经历的。
说到这样拉客方式,实则是游人旅行中最不愿意经历的事情。这次的桂林之旅让我有了这样真切的体验。我本觉得商业行为在景点里只是略有推动作用,却想不到在这里却如此严重。游玩后十里画廊,我有这样的感叹:以后再也不来桂林了。
如果说游玩西街后,我的心情是开心中带有一丝不如意,那游玩十里画廊后,可真是气到吐血。十里画廊里各个景区是分开的,门口的店主说约有十公里,因此我们在入口处租了一辆电动车,租电动车的价格为50元一辆,不限时归还。
我们租好电动车后,准备自己驱车前往景区,这时有一位私人贩卖景点门票的阿姨前来询问我们是否需要购票,我们拒绝说“不用了,我们先自己看看。”于是我们自己骑着电动车前往景区里。
往里走,是一个村落,二级路的两旁有农田,道路的旁边还有一些农庄,或是坐着路边贩卖水果的商家。每个景点都是分开的,但只能开到景区的大门,可却并没有让人有进入景区内游玩的欲望。骑着电动车走了十几分钟,我们发现在门口叫我们买票的阿姨一直在身后驱车跟着,她见我们停下,又来问是否想好了要进入哪个景区游玩,我笑笑说“再自己看看”。
阿姨依旧不死心,我们骑电动车往前,她仍跟着,一路询问是否要买票,我真心觉得很无语了。每到一个景点,阿姨就像我们推荐景点,并推销她的门票,我的耐心真正地被耗没了,拒绝阿姨的“穷追猛打”。我明确地告诉阿姨,我们不进入景点游玩了,这样跟着我们也徒劳无功。阿姨一听到我这样说,直接破口而出:“刚刚又不早说,我都跟了你们一路,真是神经病。”
如此场景,我真是无语都极点,奈何作为一个文明人,我还是选择沉默。一路游玩下来,发现原本被告知十公里的路程很快就到了尽头,实际根本没有十公里,也并没有任何景点值得进入游玩,我们原路返回。整个十里画廊走下来就只有一个小时,奈何租的电车电量也不足了。
这次的经历实在令人失望,所期待的与所感受的却是相距甚远。于我,唯一能让我开心的只有阳朔西街的夜景,不算很好看,但也勉强能够接受。
也或许是见惯了广西山山水水的我,并不感叹与桂林的独特,但此次富有浓厚商业气息的阳朔之旅真的令人心情不怎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