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决定了“不改变的人生状态”,怪不了别人
原创作者:鲁健(笔名:静和)
跟静和探究情绪乐趣,遇见更好的自己!
各位伙伴,大家好,咱们今天分享的话题是“自己决定了‘不改变的人生状态’,怪不了别人”。
说来,这些日子静和有点生一位陪伴者的气,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想就这位陪伴者的事情做今天这样一个话题的分享,这位陪伴者我们姑且称她为S女士,她的事情真是让我彻头彻尾地体会了一把“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受。
事情是这样的,S女士的儿子是一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经过近5年的治疗,现在这个孩子已经能基本回归社会了,跟着家里的亲人做装修方面的生意,虽然不是大富大贵的活计,但也算小遇而安了。
但是,这位S女士直到现在还是很自责自己,并且很恨自己,认为都是因为自己和前夫不能很好地处理两个人的感情问题,在儿子小时候种下了不良的种子,因此给儿子种下了这个病根儿,导致儿子得了病。
作为一个同样曾经有过精神类疾病抑郁症的我,对于这样的家庭有着特殊的情感,因此,对这样的患者和家庭我会出于个人私人情感方面,给出特殊帮扶。
因此,我给了S女士特权,可以通过私人方式找到我,我义务帮忙其解决心理的情绪问题。所以她难受的时候就会找我私聊,每次只要我时间允许,一陪伴疏解就是6、7个小时,然后再去处理我自己的事情。
但我生气的不是这点,而是每次要重复解决她相同的问题,而且她自己也知道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每次都表示,您这么说我完全了解了,我知道我该怎么做,怎么改变了,可下次再聊的时候还是老声常谈的问题,始终改变不了。
在每次沟通中她跟我说到最多的几点之一就是:别人,包括亲人、朋友、同事、伙伴、前夫、孩子眼里,我都是一个多么多么优秀的人,多么多么能干很棒的女性,但我就是觉得我自己不好。
于是我就问她“您是愿意做别人眼中的玩偶?还是愿意做自己的舞者呢?”还有“您对自己的评价客观吗?”她每次都会说“哦,我明白了,我当然是要做自己眼中的舞者,我得学会客观的评价自己。。。。。。”但下次在她身上发生了问题她还会重复这样思维操作,然后跟我说“静和老师,我很焦虑、很不安、很抑郁,您说我是不是也得抑郁症了?”
前两天,因为儿子常年得病心脏不太好,她听说了个偏方:吃鹅蛋对心脏有好处。因此她就托人从农村搞来鹅蛋,烹饪好,用保温盒儿第一时间亲自送到儿子的奶奶家,让儿子吃。因为她和前夫离婚后,儿子一直跟着奶奶生活。
可是,儿子不吃,而且拒绝吃,于是她就很受伤,打电话跟我诉说“您说,我多疼他,多爱他,可是他怎么能这么伤害我这颗爱他的心呢?我真狠我自己,当年就不该因为怕儿子跟我受苦,把他留在他奶奶家,我就应该始终把他带在我身边”,接着又开始说“我现在很焦虑,很不安,很抑郁,您说我是不是得了抑郁症了?儿子为什么不能体会我的一片苦心呢?是不是我太差劲了?对,就是我自己太差劲了。”
于是我这次也不客气地问道“S女士,为什么每次我们花6、7个小时,都在解决你这样的思想问题呢?您为什么总会感到很焦虑,很不安,很抑郁?而且自己每次也都表示自己这样很不好,要改变,并且知道怎么改变,还都会将办法重复一遍,但下次依旧又会回到这个问题呢?这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
她说“我就是因为太担心我儿子了,而且心理总觉得太愧疚于他了,每次有点儿事发生我就会想到这些。”我又说“咱们也一直在探讨一个话题,愧疚有用吗?于事有补吗?您也说了没有。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您也说了活在当下,从当下做好,像静和老师每次说的,我不去干涉我儿子,也不让我的儿子反干涉我,我们各自处理好各自的事情,彼此尊重,客观的看待和对待双方”。于是我就说“那我现在想问您,您每次是怎样不干涉儿子,也不被儿子干涉的?怎样做到的彼此尊重,客观看待和对待彼此呢?”
S女士在语音那边沉默了得有5分钟,然后沉沉地表示“我做不到”,我也很严肃的说“那以后您也别私下找我了,因为我也帮不了一个明明知道原因,但自作主张不做改变的病人。而且这个事情与您儿子也没有关系,您现在对他施加的您以为的爱越多,未来您受到的伤害和这样的心理痛苦就会越重和越多。这样的人生状态您怪不了您儿子和任何人,只能怪您自己,是您自己做了决定,不去改变”。
我也不是不帮您,而是这样的帮助是无效的,就相当于一个减肥的人,营养师跟他说你必须戒掉高热量的食物,而你也知道该戒掉,但偏偏就是戒不了,因为喜欢高热量食物的口感,然后还要求得减肥。那我请问,你让营养师怎么帮你呢?这难道不是在耽误双方时间和精力,是一种极其自私和自我的行为吗?
所以,伙伴们,我想通过今天的事例跟各位伙伴说:如果要改变对世界或自己的看法和生活方式,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虽然可能是很严厉的道理,但也很简单。
好了,伙伴们,咱们这期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时时好运伴,喜乐又平安!咱们下期分享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