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毒后感”:霉运当头如何自救

引言:无知的焦虑从来都是错的,而过于忙碌的人一定会迷失方向。——《圣经·箴言》 


                     咨询室里的故事

5月5日,咨询室里来了一位“超人”来访者。

“一张大额的现金承兑汇票找不着了!” 来访者小东女士第一句话是带着哭腔说的。

5月4日,惊恐万分的小东跟先生描述如何找不到那张等同于现金的不记名承兑汇票。

这是一张亲戚在4月下旬让带给会计的,来访者说完全忘记了这个承兑,如果不是另外一个人来咨询承兑的事情,都不知何年何月能想得起来。

来访者说,她很生气,气自己把这样的重要的事情都没放在心上,气自己以为自己很超能,做着外贸业务还跨界发展心理健康事业;现在因为口罩等防疫物资出口紧俏,也想做一点,每天只睡4-5个小时,关键还有一个8个月不到的娃要喂奶。

来访者说,她的愤怒无法释放。因为告诉先生之后,他只说了一句:“肯定不会丢的,再找找看,会不会在办公室。”

尽管当时马上出门去汽车里,去工作室,翻了一圈并没有找到后,她坚信自己霉运当头,把汇票弄丢了。

尽管先生一再表示信任她,努力让她回忆最后一次把汇票放哪了,来访者就是说,什么印象都没有,只记得当天接过来特意很小心的放包里,还拉了拉链,现在包包翻了底朝天都找不到。通过翻看电话记录,微信聊天记录,努力回想出是4月23日拿到的汇票,再重新走了一遍当天的行走路径,可是“它”无处可寻!凭空消失了!

来访者极其悲观的认为一定是被她自己弄丢了,而且这种汇票还没来得及背书,等于现在无法证明所有权,咨询了律师,如果真的遗失必须去远在辽宁的汇票开具银行挂失,同时向辽宁当地法院申请公示催告。

5月7日汇票就要到期了,谁捡到这张汇票就银行就会直接支付。

来访者无比自责,咨询过程中不断的反问:

“我这么忙是为了什么?人活的这么忙有什么意义呢?”

2020年新冠疫情大爆发,先是中国自我隔离,现在是全世界隔离,就是一个悲催的年份,或许我真不应该如此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倾听完来访者的情绪发泄,陪着来访者我们一起探讨了这个看起来因为忙碌而引发的丢失汇票事件,让来访者愤怒的原因到底是忙碌本身,还是背后对自己的不肯定,对物质的不满足?

虽然来访者很抗拒去探索问题背后的问题,通过情绪ABC的方法调整了来访者认为的“霉运当头”,其实除了这个汇票丢失,其他工作良性发展,宝宝发育良好,夫妻关系和谐。

咨询的最后,来访者接纳了自己的忙碌,接纳了汇票丢失可能带来的金钱损失。

                                                          


                               咨询室思考

咨询师想说:这个来访者对自我的要求的确很高,同时有15个以上的知识付费学习课程。在兼顾工作和家庭的时候,对自我学习和提升,如此投入精力的背后是放弃了一些无效社交。

5月7日剧情反转,下午来访者打电话兴奋与咨询师分享汇票竟然找到了,狗屎运!(来访者原话)

超人来访者说,亲戚去派出所报汇票遗失之后坐上来访者车子的时候,竟然在副驾驶的凳子底下找到了一个小文件袋,那张“离家出走的汇票”就安静的在文件袋里等着主人。

通过这个来访者的故事,看到来访者的思维模式:一旦出现不好的事情就认为是走了霉运,一旦有好事发生,就是狗屎运;

殊不知,如果来访者平时不是一个谨慎的人,那么这一张汇票被随手塞进宝宝,不像现在是放在文件袋,那么在忙碌的工作中的确可能会被夹带而丢失掉。

来访者在悲观情绪中的思考:忙碌是为何?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这么忙呢?

首先,与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关。

相对于传统的乡村生活,现代都市生活的特点就是“便捷”;

交通方便,快餐外卖,速食文化盛行。

生活的方便快捷允许人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现代人一天可以做的事,往往是古代人所不能想像的,飞机高铁让人日行千里。

其次,与社会的价值观念有关。

在当前主流的价值观念是创造财富;

当人们可以通过快节奏工作来换取更多物质时,许多人便“乐此不疲”地四处忙碌起来;

为了财富的增加,社会地位提升,到后来忙碌就像鸦片上瘾,欲罢不能,身不由己。

最后,与社会的发展环境有关。

在新冠疫情全球爆发的当下,时势艰难,社会生存竞争加剧;

“为了生活,人们四处奔波”,为口罩等防疫物资而忙碌,也成了证明自己跟上潮流的工具。

           我们可以继续忙碌吗?

悠闲懒散的慢节奏生活更符合人的本性,高投入的快节奏生活让人难得心灵放松;

面对都市人忙碌生活的现实,“忙里偷闲”的同时寻找一些“忙碌的好处”,以慰藉我们脆弱的心灵,合理化我们的忙碌行为。

忙碌,让我们忘记更多烦恼。

生活毕竟不是天天阳光灿烂,每个人生活中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而这些烦恼,恰恰是我们心灵危机的根源,但是,人的注意力有限,当我们忙碌起来的时候,会将更多的心灵资源放在眼前的事情,来不及去思考烦心事,“眼不见心不烦”,忙碌,也是摆脱烦恼的一种方式。

忙碌,让我们活得更有尊严。

美国心理学研究表明,保持忙碌让人有自尊,有利于度过危机。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忙碌着的现代人,意味着他正参与着社会生活,也更可能创造着社会财富,换言之,他不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这其实也是许多自尊心欠佳者“不忙装忙、无事瞎忙”的原因所在。

忙碌,让我们激发更多潜能。

人们常说一个人的大脑往往只利用了其中5%的资源,人的潜能几乎是无限的。一个人如果忙碌起来,就会使自己处在一种应激状态,而这种面对压力的心理反应,更可能激发出自己的潜能,使我们做得更好。

忙碌,让我们陶醉在工作中。

忙碌的好处远不止这些,美国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认为:无聊恰恰是许多心理疾病的起因,忙碌与快乐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而当一心一意埋首工作时,人会进入一种理想状态,心理学家称之为心流体验,福流(flow)。

忙碌一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专心投入工作。人在这种状态下会产生一股陶醉感,且时间是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我认真作画,竟然画了十个小时。”

积极心理是对付创伤的良药,而忙碌则是积极心理的一个缩影。积极忙碌与积极心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富兰克林自传》,可以看到本杰明·富兰克林在其漫长的84年人生中,虽也遭遇过种种创伤性事件,但他积极乐观,兴趣广泛,每天忙于各种工作和学习,没有时间和精力感受创伤,创伤也就无法在他身上大行其道。在积极态度指引下积极学习、工作、修身养性,从而获得积极情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潜能,这正是富兰克林的人生写照。

这位来访者的忙碌,在努力的道路上越走越深,让她尝试了不同的职业,遇见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际关系;让她不断的学习和提升,遇见了更好的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所有的问题同时一定也是资源,学会自救,就是要与自己和解,你无需完美,你可以犯错,接受霉运和好运都会伴随。

                                 


              心理学中的启发

心理学的正方观点:让大脑忙碌起来,你会更聪明。

人的大脑是有无限潜力的,这是科学和人类的共识。

虽然忙碌的生活和工作,让人压力山大,想在忙忙碌碌中寻找休憩之地。一旦闲下来,又会发现似乎无所事事。

人类拥有无限潜力,让大脑尽可能的运转起来,有更多的成长机会,大脑开发了生命快速成长!

大脑会惯性思维,身体各个器官是自带记忆功能的,走路碰到椅子自然就会不加思索的绕开走过去;任何技能经常练习,才会熟能生巧。

时刻保持学习和思考的习惯,不让大脑有片刻的歇息。大脑看似会疲惫,实则不然,大脑的飞速运转是大脑最喜欢做的事情。

保持高质量的睡眠,无需担心会因为过度用脑产生疲劳感。因为在思考的过程中,对于大脑中的细胞和神经元都是很好的锻炼,刺激神经元的连接;动作训练会促进大脑神经元的连接,长期运动比不运动的神经元网络更丰富,神经元的连接越恰当,人就越聪明。

通过外在训练改变大脑神经元的分配,而且越用连接越紧密,相应的区域越强大。

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可塑性是终生的,人终其一生不停地因新的经验而重塑他的大脑。


心理学反方观点:“废掉”一个人最简单的方式是,让他忙到透支。

很多人会反问:如果我对“努力”上瘾,那不是更加利于我的个人成长吗?

在专业书籍《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一类的诊断方法中,以及各个领域的论文的研究成果中,都同时提到了「成瘾」的一个特点:对个体有害却无法主动停止的强迫性行为。

正是这种人人追求变得更优秀的心理才让我们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事实上,我们永远无法达到优秀的终点,在过度追逐优秀的路上,心理健康却会受到伤害。


“我越忙我就可以忽视自己真正的问题。”

现在很多学霸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时,会提到“有效努力”的观念。

很多人看上去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做不完的任务,但是却很难发现他的突出成就。因为,他是用这种忙碌的假象来逃避自己内心的焦虑情绪。

穷忙,是你不懂梳理的人生。

真正对自己生活有规划的人,一定是懂得放松和娱乐的,他们知道工作和娱乐不是相互冲突的。

与此同时,当一个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工作和学习后,他们的“透支”却没有得到一个期待的结果,高落差的打击对个体的自尊心的伤害也是致命的。

在这种人人追求优秀的社会环境中,天资平凡的普通人也会产生许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事实上,“幸存者偏差”让我们看到了草根逆袭的励志事迹,但因失败者没有得到曝光,所以会认为人透支自己去换取未来的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忙碌的工作。



           普通人的生活意义

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

                                            -------尼采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保尔柯察金

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

                                            -------海子

 尼采的一生,除了深奥的哲学著作外,还留下了许多人生箴言。

       他说,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这番话,似乎在说他自己,他的人生,真是只有过程,而他曾经奋力追求的目的,最终因病无法达成。

      关于人生的意义,他说,人,动物的人,根本没有意义,人在地球上的存在根本没有目的。

  外国的网友也在社交媒体上问:“活着的理由是什么?”(What are reasons to live?)

  没过几个小时,有成千上万的人回答了他的问题。尽管答案迥异,但很多人都说,为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而活,就是理由。

  为了未曾听过的音乐,未曾尝过的食物,未曾去过的地方,未曾见过的日出......

  就像海子说的“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这也是理由。


如果你要追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这只能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或许你和这位“超人”来访者一样,认为忙碌的人生才有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