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善治’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边疆治理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党中央关于边疆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做好边疆治理各项工作,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边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也是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主线。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主要价值导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具有主线驱动功能。其突出表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为边疆民族地区党建引领营造发展环境、充实思想基础、巩固组织稳定、强化政治根基。这四类功能是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前提条件。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党的建设成效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主要包括四条实现路径,即在休戚与共中以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民生发展,在荣辱与共中以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繁荣,在生死与共中以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在命运与共中以党建引领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必须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党建引领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走向现代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了新的发展成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与“纲”,成为引领当前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由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地位由民族工作领域,扩展到民族地区范围内各项工作领域。这不仅表明民族地区“五位一体”建设需要围绕主线,而且特别提及民族地区党的建设也要坚持主线。作为较为典型的民族地区,边疆民族地区不仅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带,而且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特别重要的区域之一,必须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边疆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