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打从出生开始就是一张白纸,他日后的人生塑造方向多半是由身边的人和环境影响产生。
我的女儿
女儿三岁半了,特别可爱,经常语出惊人,很会说话,很是惹人喜欢。但也有让人特别头痛的时候!
总是不喜欢吃饭
一到吃饭时间,作为父母的我们特别的头痛。从学会吃饭那天开始一直都很厌食,从未有过好好的吃一顿饭。为了想让她好好的吃上饭,我和妻子真的煞费苦心,也因为女儿不吃饭我们争吵过!只因为彼此的育儿观念和性格上有所差异而吵。
女儿慢慢的变得叛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女儿学会了生气、暴躁、甚至打人。跟她讲道理的时候,习惯说“哼”把头扭别处去,经常跟大人对着干。才三岁啊!就学了倔脾气!
是什么原因让她变成这样?
其实我不敢断言这是不是她妈妈造成的,但我感觉或从育儿书籍得来的结论确实是大人的行为所造成,而非女儿自身先天带来。我觉得是她妈妈经常喜欢对她用比较严厉的处理方式所造成。比如妻子在女儿做错事或不听话的时候会骂她,打她。这就是我认为女儿会产生抵触的原因。
相反相吸:当一个家长和善,而另一个坚定时
有趣的是,具有这两种相反观念的两个人往往会缔结姻缘。一个倾向于过于宽大,另一个则倾向于过于严厉。偏于宽大的那位家长觉得自己应该更宽大一点,以弥补另一位的刻薄和过于严厉。偏于严厉的那位觉得自己应该更严厉一点,以弥补另一位的黏黏乎乎、过于宽大。于是,他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并为谁对谁错而争吵。实际上,他们两人的做法都是无效的。
正面管教
没有哪个父母不为了孩子而竭尽全力,美好的愿望却不一定给孩子带来好的结果。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育儿是一门学问,而非严厉与娇纵
其实我觉得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先修身,再去教育。往往只关注别人的错与对,而忽视自身其实才是问题所在。这样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因为许多想把他的建议应用到孩子身上的父母和老师对一些基本概念并不理解,这导致他们曲解了很多方法,并用这些方法来“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所谓“赢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惩罚的手段战胜了孩子;而“赢得”孩子则是指大人维护孩子的尊严,以尊重孩子的态度对待孩子(和善而坚定),相信孩子有能力与大人合作并贡献他们的一份力量。这需要大人给予孩子大量的鼓励,并要花时间训练孩子的基本人生技能。
“赢了”孩子,使孩子成为失败者。而失败通常会导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顺从。这两种品格都非我们所愿。而“赢得”孩子则意味着获得孩子心甘情愿的合作。
我相信开放、诚实、自然的态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