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序: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是许多迷茫年轻人的痛,为什么道理懂却还是过不好呢?归根到底就是“不知道怎么做!” 比明白道理更重要的是“知道怎么行动”。这也是此书与大多鸡汤书最大的不同吧,袁岳老师用简单用力文字把道理说明白,并会在每节的最后给予一些行动指导,比如怎样了解一份工作、怎样问问题、怎样写好纪要、怎样分析事物的正负面。这本书虽是针对大学生的,但其实它适合成长路上的每个年轻人,越早看,越是福气!
下面,分享我的一些书摘笔记,内容有所删减,推荐阅读全书!
追问四法
1、定义法。我们说话的时候,语言里充满了概念,而这个概念不同人之间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往往简单地接过别人扔给我们的概念,从不追问究竟。比如有人说:“我这个人是很注重化妆品质量的。”你就可以问:“请问,你说的化妆品的‘质量’是什么东西?
2、举例法。一个人只要有一个判断:“我觉得这个故事挺有意思的。”就可以追问:“干咨询顾问这么长时间了,你觉得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挺刺激的。”“怎么个刺激法?”“睡不着觉。”问到这你才知道,原来这是刺激的。
3、树荫法。就不要听别人的判断,重要的是我们要顺着他的判断找到事实,是什么原因让他得出这个结论?虽然吃的同样是红烧肉,可是这个红烧肉跟其他红烧肉味道真是不一样,他能说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吗?这就叫树荫法。
4、联系法。比如有人问:“你是一个法律专业学生,又爱做菜,还当主持人,你说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有啊。学法律,最重要的是在立法中间,将一般化的东西提炼出来做成一个规范。我这个人思考完任何事以后都会进行提炼。而学会了立法技能,在公司里面,就会写员工手册、写规范。做菜,就会懂得写菜谱。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都会做标准,学法律的都会干这个。”
不问是非题,多问why. what. how.
提问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事前对采访对象的研究。
第二,除了他本人以外,还要掌握一些他的同事和其他人的情况
让人家觉得你更有魅力的四个规律
1、相关性,就是我关心的一个东西你也关心,这叫相关。
2、相似性,你说的话跟我说的话听起来差不多;或者我上过的学校跟你上过的学校原来是同一个学校;
3、小距离人格张力。我关心的问题,而你能告诉我答案。
4、第一印象给人好感。向女生们学习,穿衣打扮要讲究。
瘦小的男生如何显得有魅力?穿笔挺的西装可以显得精干。
求职前四问:
第一个问题,你很明确地知道自己将来喜欢做什么工作吗?
第二个问题,你是否比较自信地知道,有一种什么样的事情你可以搞得定?
第三个问题,你心里是否大概知道你想做的这个工作和可以搞定的事情在什么地方能找得到?
第四个问题是,你自己认识的人,或者说你通过认识的人来认识其他人,或者由于某种原因而拥有的人脉关系里面,是否有跟你在你想要的工作或者能够搞定的工作里可以做搭档关系的?你有没有这种人脉?
前三个问题就是说,你大概知道什么样的单位可能就是你喜欢的那个工作,还有什么是你能搞定的工作,知道这样一个工作通常是在哪类单位里面,比如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乡企?
创业里面有五件东西:
1、领导力。你要具备把资源整合起来、把一群跟着你干的人整合起来的能力。你有一个焦点,你一说人家就愿意跟你干。怎么练领导力呢?我们公益社团理事长靠人脉关系的积累,然后把这些事情给传播出去,让一些有经验的人来参与,这就是领导力。如果理事长只有一个,你竞争不上该怎么办呢?你可以组织一个小的公益社团。如果公益社团你也搞不了怎么办?你就跟一个哥们儿一起来做。
2、组织力。要具备在没有熟人的地方把很多人变成熟人的一种能力。起码的,做生意从本质上来说都是把产品和服务卖给陌生人,对吧?
3、寻找一个参照物。如果你要创业,就要找一样东西来指导你该怎么样做。所以旅行很重要,有见识之后,你看到一些东西时就会有感觉,它就是你创业的蓝本。所以从旅行开始,你可以发现很多这样的切入点。
4、丰富的知识。很多时候,我们不管是做管理还是其他事都需要用很多知识来丰富我们自己,这点很重要。
5、沟通力。沟通在创业中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大部分是口头功夫,也有很多是书面的部分。
如何写好纪要:
第一条,我们讨论的是什么问题;
第二条,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第三条,意义是什么;
第四条,继续关注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