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放学,我在赶回家的路上接到了两个同学的电话,都在给我说最后一节美术课,崔同学是如何在班里发脾气并打到了班长。
崔同学本性还是很好的,但情绪管理能力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努力才行,所以我就通知了崔同学的家长今天到校来处理这个事儿。
今天早上到学校,我先走访几个同学,了解了事情的原因。原来昨天下午美术课班里纪律不是太好。不轮崔同学值日,但他却拿着教鞭棍儿,在班里耀武扬威的去管学生。大概是大家讨厌他那种颐气指使,耀武扬威的样子,所以纪律越发的不好。
他在管理两个同学的过程中发生了争执,那两个人不服,他就把教鞭棍儿一扔,没想到正好砸在班长头上。班长是一个非常可爱懂事的女生。班长委屈难受的泪水一下子唤起了大多数同学的同情,所以才引发了昨天的骚乱。
了解完之后,我把崔同学叫到旁边,让他妈妈也在旁边。我先说出了四个感谢:第一个感谢,昨天是星期四,这四天以来这是你摊上的第一个事儿,这四天你控制好了自己的情绪,没有惹什么事儿,也没有学生到我这儿告状,这比以前要好的多。老师感谢你的努力,你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第二个感谢,这几天你在数学课堂上表现的非常积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我已经表扬你几次了,老师对你的状态非常满意。第三个感谢,昨天晚上你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说这个事,说明你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第四个感谢,昨天美术课的纪律不太好,值日生没有及时出来管理,你主动出来管理班级有责任意识,是想为班级做贡献,这个老师得感谢你(陶行知的四颗糖理论)。
但是崔同学,这个事儿发生了,你昨天想了一夜了,现在咱再冷静的想一想这个事儿,你觉得在处理这个事儿上我知道你也不想发生这样的意外,你觉得你做的还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成长对话)
他想了想说:老师,昨天不轮我值日,我应该让值日生来管。
还有呢?(二五一十加点油)
他想了想低下头说:老师,我不该拿棍儿。对,你说的非常好。所以老师又送给你第五个感谢:感谢你通过这个事儿学习了,成长了,你找到新的方法了,你能反省自己了。老师为你的进步成长感到高兴。你看这个事儿啊。你想管好班级,维护好课堂纪律,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是昨天不该咱值日,咱是不是应该让值日生先管?如果值日生管不住,是不是应该提醒班长,副班长来协助管理?如果把他们仨的力量运用好,是不是班级纪律会更好一些,也不会出现这样的事儿?另外你也反思了,关键是还不能拿棍儿,以前你们三四年级的时候大概是拿着教鞭棍儿下去管理学生,感觉更有威严一些,但是咱们是班干部,咱们更得按班级的规矩来,咱们文明管理。靠咱们的嘴和智慧来管理好班级,你看你拿着棍儿,其实同学们还是不喜欢这样的,所以你想把纪律管好,结果同学们有点儿抵触,反而班级更乱了。听说教室后面扫把上的棍儿被你拿走了俩个,有这事儿没有?
他低下头说有。
那好,那咱们以后就不要再拿棍儿了,行不行?他说行。
对呀,那你昨天为什么又把棍儿扔向班长?你是想打班长吗?(要想纠正错误的行为,就要探究行为背后的情绪和情绪背后的认知,通过重建认知,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情绪和我们想要的行为——王纪琼)
他说不是的老师,我是想把棍儿扔给班长,让班长来管班级。我说对呀,你想表达你管不住班级,想让班长来出面管理班级,你就应该明确的用语言说出来,你这样一个动作,惹了这样一个不愉快的事儿。说明咱们该说的时候就用嘴说,而不是靠这样的粗鲁的行为来表达。那你看这个事儿咱也说清楚了,老师都表扬了你五个方面,那你也总结了自己有两个不太妥当的地方,那咱能不能找班长道个歉?你就说:班长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是想把教鞭给你,让你管班的,对不起,我以后不这样了。来,你把这句话再说一遍我听听。(家长的要求越到位,孩子的执行越到位。孩子不会说,家长要一句一句地教——王纪琼)
他认真的说了一遍,我就高兴的把他拉到班长面前,让他同着班长的面道了歉,班长也高兴的接受了。然后我把班长单独留下来,对班长又做了一些安抚工作,这个事儿呢就这样平息了,然后我对崔同学的家长说,孩子的初心是好的,你看就是采用的方式不太合适,结果造成了这样的矛盾,说明咱们在教养的过程中孩子情绪管理这方面引导的少,是不是他小的时候他一犯错,你们与他沟通的少,揍他的次数多?家长点点头说:哎呀,这个孩子就是太顽皮了,惹事儿太多了,所以生气的时候好揍他。
我说对呀,我现在跟着王纪琼院长在学习家庭教育,纪琼院长就说——当一个孩子不会用嘴来表达的时候,就会用错误的情绪和对抗的行为来表达。咱家的孩子就犯这个毛病。遇到事儿的时候,他不知道管控自己的情绪,不知道用嘴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开始用错误的发泄情绪的方式,用拳头武力解决的方式来处理同学们之间的问题,结果惹得大家都不太喜欢他,咱们当家长的得重视这一块儿,如果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教育不好,等他到了青春期他有自己的想法儿了,家长又不能理解的时候,他就会用发脾气摔东西的方式与咱们家长对抗,以后他成家了,与媳妇儿相处的时候,对媳妇儿再又打又骂,那将来还要把媳妇儿打跑的,这以后问题就更严重了。
在这里再次提醒家长朋友,教育孩子一定要多关注王院长讲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行为)的健康。只有站在全人教育的高度和人一生发展的高度来教育引导孩子,孩子的人生才可能更加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