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25篇。
我差点忘了我是个爱读书的电商人。今天必须写点电商零售相关的内容。
传统电商要做好零售,流量是关键,流量多销售自然就会好,往往在天猫京东这些以搜索为主的平台上,做爆款是找流量的最有效的方法,而爆款的打造跟很多因素有关,产品的设计本身是一个关键点。这个关键点今天不想讨论,这跟产品开发人员强相关。今天要谈的是运营当中的基础之基础—节奏问题,也就是产品生命周期问题。
什么是产品生命周期(PLC)?我们卖任何货品,它在一个固定周期内都有一个需求曲线。
上图就是某一类产品的理论生命周期,产品刚进入市场,会有一些尝试性购买,然后随着产品越来越受欢迎,会有越来越多的顾客购买,需求进入成长期,喜欢这个产品的人群总是有限度,需求增长到一定程度足够多的顾客购买,达到顶峰,产品进入成熟期,等满足了所有需求后,产品失去新颖度进入衰退期。这个产品进入死亡。这也是顾客针对某类商品的需求曲线。
这是理论基础,那么在电商上卖货,这个曲线也会发生作用。任何品类,都会有这么一个周期,如果依据这个周期做运营,往往是事半功倍的。
比如打爆款,在进入期就需要把货品测出来,在发展期必须倾斜流量和刺激销量卡住搜索位,而在成熟期需要维护好自己的位置,当进入衰退期时要尽快把库存清理出去。而像天猫京东的系统,我认为他们的内部搜索算法也应该是以商品生命周期为基础进行设置的,在同品类的商品的每一个生存期横向比较,哪个表现更好,天猫京东的平台就会自适应的推荐哪个,尽量把需求周期中最受顾客欢迎的商品展示给更多的顾客,哪怕是现在的千人千面的背景下,在某一类标签用户内部,需求曲线同样起作用。
有了这个曲线,对零售业务中最不好控制的库存,也会极大提高库存管理能力,进入期的安全库存备货量很低,也能匹配出需求,发展期和成熟期逐步增加安全库存,实际上,我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进入期和发展期可以适当增加库存,比如以安全库存的二倍备货为更好,这样可以减轻供应链压力,但在成熟期,确要根据数据适当调整,防止产品进入死亡期时,需求大大小于供应造成的滞销库存。如果,配合柔性供应链,一个周期下来库存理论上可以做到0库存,甚至负库存。
淘宝天猫等平台,都会提供每一类商品每一年的销售热度曲线,那根曲线基本上就是此类商品的产品生命周期,以次为基础去做运营才会更有效率。而对于新商家,如果你找不到这个后台,其实百度搜索指数也一样匹配这个曲线,因为用户需要什么,大部分用户就会去搜索这个品类词。有时候会发现,会有一些不同,那只不过一些平台活动造成的波动而已,比如在天猫,任何品类在双十一期间就会有急剧的波动,这种情况把曲线平滑掉基本就会完成产品生命周期的确定。
以上只说了爆款和库存的使用,而PLC可以应用在运营的很多方面,它是运营的基础,当然各个品类也会有不同的PLC曲线,都预示着我们的运营节奏。甚至读书会发展会员也能画出这根曲线,以后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