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就好

        这是一个有点浮躁的社会,这也是一个有点急躁的现实,我们追求效率,我们渴望事半功倍。

      课堂讲进度,要速度,大容量,大输入。很多时候,教师不敢等待,因为有教学进度要求;教师不舍等待,因为课堂上要讲授的知识点有很多,课堂当分秒必争。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记得在德国时,德国的教育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道至简,等待成长。

        走进德国的课堂,基本是一样的模式,没有"充分"的准备,没有"精巧"的设计,没有"完美"的表演,相比国内,德国课堂没有的东西太多太多。

        一般来说,德国课堂三步走:第一步复习预热,第二步新知传授,第三步操练巩固。假如在复习阶段发现,上节课知识学生未能掌握,那本节课继续上节课知识的讲授与操练。只有等待学生基本都掌握,才会进入下一阶段新知的学习。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读过华应龙校长的这篇文章《等着,就好》,我更深的体悟着"等着"的艺术与魅力。

        课堂为什么要等?

        课堂如何去等?

        课堂等待会延误教学吗?

        课堂等着会等来什么结果?

        ……

        这些问题可以在读过华校长的文章后迎刃而解。

        好文章,等着你去阅读哟!

        好课不在快,等着就很好。

        https://mp.weixin.qq.com/s/tH-jeu5AjGvUju3mACVSXg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