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自己建立的数据类型(一)--结构体类型

一般情况下,我们定义的变量之间是没有内在(内存上)关系的。比如一个学生的相关信息:“int mum;char name[20];float score;”,虽然,年月日本身上是存在关系的,但是在内存中,它们却不是在内存连续的。有人自然地想到数组,但数组中的数据必需要是同一数据类型。因此,想要体现不同数据类型之间的数据的内在关系,就要建立用户自己的数据类型,即为结构体类型。

比如上面的学生的相关信息可以用如下的结构体:

struct Student

{

int mum;

char name[20];

float score;

};

基本使用方法为:

struct 结构体名

成员列表(域表);

};

(注意:最后一个花括号后的分号不可省略)

结构体不仅仅有上面的类型,还有以下的类型:

struct Teacher

{

int num;

char name[20];

char address[50] ;

};


struct Date

{

int year;

int month;

int day;

};


下面举一个例子来体现结构体的作用。

#include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char name[20];

float score;

};

int main()

{

struct Student a={10101,"Li Lin",98.5};

printf("The date:\n");

printf ("Num:%5d\nName:%s\nScore:%6.2f\n",a.num,a.name,a.score);

return 0;

}

结果:

运行结果

注:"."为成员运算符,a.name表示a中的name成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