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张形影
前期我们调研组主要是进行数据资料查询,问卷设计等工作。我们在开始去阳春调查前分别在线下开展了三次会议。我们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整理好,然后大家坐在一起讨论,在经历过三次的讨论后,我们顺利地设计好问卷。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各抒己见,在遇到有不同的意见时,我们也会再三思考,讨论,做到把所有人觉得重要的想法融合成精华。然后把问卷散发出去,利用我们所有的社交资源,我们努力收集每一份数据,为后期三下乡准备好资料。
经过紧张的期末周后,我们终于踏上前往阳春探索春砂仁之旅。刚到的时候,我被简陋的住宿环境惊讶到了,但好在我们团队都有克服这些困难的决心。在前期三天里,我们住在基地的伙伴们每天早起收集资料,写新闻稿,同时在负责人苏景的带领下,我们实地考察了春砂仁的生长种植情况。接着在小小的基地房间里,大家都很专注认真听了负责人讲解有关春砂仁目前的问题,这里面主要是种植问题。此外我们调研组还对负责人进行了私下谈话,面对面了解春砂仁的现状。也到了附近的乡村进行了实地调研,我们很幸运遇到一位知识渊博的农民伯伯,深入了解后,我们发现伯伯其实是一位农学家,他曾经也是负责有关春砂仁产业的科研家。我们也遇到热情温柔的姐姐,跟她面谈后,我感受到了年轻人的气息,她给出的意见是与众不同的。在村里我们的调研数据十分有限,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比如美丽娴静的自然风光,淳朴热情的乡情等等。后几天,我们全员开始进市里面进行调查,我们分成几组分别在市区里进行调查。一开始我们处处碰壁,心情也很沮丧。但是我们没有就此放弃,不停地在市里进行调查。因此我们每天都很充实,观察博物馆,阳春印象馆,盘龙金花坑村等等有关春砂仁的产业,忙的时候,我们直接在市里面吃完午饭找个有空调的地方休息一会,然后马上到街道小巷进行调查。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小组在阳春东湖广场里面调查了两天。人来人往我们马不停歇。每问完一个人,我都感到满满的成就感。不断增多的数据让我们越来越有干劲。累但很有意义!转眼间,我们结束了在阳春线下的调研。回到线上,我们各组都有自己的工作。我们调研组就是开始整理数据,然后开始着手写调研报告。每天我们调研组会开小组会议,分享并讨论自己的资料和想法。我们在不断磨合修改中创作一份满意的调研报告。
回顾这次三下乡之旅,我收获颇多。首先,我认识并了解了阳春春砂仁这个植物和有关它的历史,产品,功效等,让我发现春砂仁身上的价值,同时也知道了春砂仁产业的现状。我发现这个宝藏的植物,就想让每个人都能知道它,这样才有可能推动春砂仁产业的发展,让农产品帮助农户走上致富之路。其二,我认识到团结的力量。如果没有团队的凝聚力,组员们的互帮互助,我们是无法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进行调查的;没有队长们的带领,组员们的信任和鼓励,我们是不会获得那么多有效的数据的;没有团结的力量,我们是无法一个人走完一条连导航都不知道的夜路的。这次下乡也让我认识了许多朋友,他们来自各个学院,每个人都很厉害,他们都是工作时严肃认真,但日常生活中会嘻嘻哈哈,所以大家相处很轻松。
但其中我们也有不足的地方,如积极性不高,体力不足,没有学会很好与陌生人沟通,言语上还欠修饰。此外这次线下调研的时间有点短,实地调研时间不足,导致数据不够多,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每段旅程都有自己本身的意义,有不足,我们就继续改进,为下次旅行做好准备。很开心能在这次旅行里遇见春砂仁和聚“砂”成塔这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