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暹居功自傲,恣意专断,董承深以为患。董承于是秘密召唤曹操,曹操就带兵前往洛阳。曹操到达后,上奏弹劾韩暹和张杨的罪行。韩暹害怕被杀,单骑出逃投奔杨奉。献帝认为韩暹和张杨两人护驾有功,下诏一切往事都不予追究。
八月十八日,献帝任命曹操兼任司隶校尉,并录尚书事。曹操于是将尚书冯硕等三人处死,处罚他们所犯下的罪行;并封卫将军董承等十三人为列侯,奖赏他们的功劳;还追赠射声校尉沮儁为弘农郡太守,尊崇他为节操而死的品行。
曹操招董昭过来和自己并排坐在一起,问他道:“现在我已经来到洛阳,接下来该怎么办?”董昭说:“将军您起义兵,诛除暴乱之人,入洛阳朝拜天子,辅弼王室,这是类似春秋五霸的功劳。当下朝廷各将人心各异,未必会服从。如果你留在洛阳掌握朝政,形势不是很有利,只能将献帝移驾至许县。但天子在外流落多时,如今刚刚回到洛阳,远近的地区都盼望能暂时获得安定,如今再度转移献帝的话,是不会让众人满意的。只有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情,才能取到非凡的功劳,希望将军您作出利多弊少的选择。”
曹操说:“你说的就是我本来的想法。但杨奉就近在梁县,我听说他的部队强悍,他会不会妨碍我?”
董昭回答:“杨奉很少结交党羽,他愿意和将军互相结交。之前镇东将军和费亭侯的封赏,都是杨奉的主意;你应该派遣使者,厚礼答谢杨奉,以让他安心,并让使者和杨奉说‘洛阳没有粮食,想将献帝车驾暂时移往鲁阳县;鲁阳县和许县稍近,转运粮草要更加地容易些,这样就没有缺粮的担忧了。’ 杨奉为人虽然勇猛但头脑简单,必然不会怀疑,趁使者往返之时,足以拟定计划,杨奉怎么能阻碍于你呢!”
曹操说:“你说得对!”当即就派遣使者拜见杨奉。
八月二十七日,献帝车驾出轘辕关东行,随后迁都许县。
九月初七,献帝抵达曹操军营,他任命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并开始在许县建造宗庙和社稷。
[点评]
许县一直到后来公元221年(曹丕称帝后的第二年),才被曹丕改名为“许昌”,许县算是东汉末代都城。经6年半的颠沛流离之后,汉献帝刘协与大汉王朝终于找到了他的最后一处国都。
孙策准备袭取会稽郡。吴郡人严白虎等人,各有军队一万多人,分别在会稽郡各地驻扎,各将都提议先攻打严白虎等人。孙策说:“严白虎等人不过是一群强盗,没有大志,不足为虑。”于是带兵渡过浙江(富春江)。会稽郡功曹虞翻劝说太守王朗道:“孙策善于用兵,不如避其锋芒。”王朗没有听从。他发兵到固陵城抵挡孙策。
孙策数次渡河攻击会稽郡,都不能攻克。孙策的叔父孙静对孙策提议说:“王朗依仗坚城据守,难以在短时间内攻下。从这里往南数十里就是查渎道,应该从那里偷袭王朗的后方。”
孙策采纳了孙静地意见,当晚,孙策命人多多点燃火把,以做疑兵(让王朗以为他要正面攻击),他派出一支部队经由查渎道袭击高迁屯处驻军。王朗大惊,派遣旧丹阳郡太守周昕等人率军迎击;孙策击败周昕等人,并将其斩杀。王朗逃走,虞翻追随王朗,并替他掩护;王朗等人渡海逃到东治县,被孙策追上,再次大败,王朗于是面见孙策请降。
孙策自封为会稽郡太守,他又再度起用虞翻为郡功曹,并以朋友之礼相待。孙策喜好狩猎,虞翻劝谏说:“您喜欢便装出行,随从将官得不到休息,士兵也跟着受苦。为人君主如果不够庄重,则难以树立威信。所以“白龙鱼服,困于豫且”;白蛇放纵自己,被刘邦所杀。希望您稍加留意!”孙策说:“你说的不错。”但他始终不能改掉这个习惯。
[点评]
白龙鱼服,困于豫且:语出自《说苑》(西汉刘向所著)。传说有条白龙下到凡间水潭,化为一条鱼,被一个名叫豫且的渔民射中了眼睛;白龙上天庭找玉帝申述,玉帝问他:“你当时化作什么形状?”白龙回答:“我化作一条鱼。”玉帝说:“渔民就是打渔的,豫且无罪!”概括一下就是玉帝说白龙化身成鱼,被人射瞎了眼睛,完全是活该,他如果还是条龙,那渔民敢射他么。
刘邦斩白蛇,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本为亭长,他在押送劳役前往骊山修建秦始皇陵的途中起兵反叛;在回沛县的路上遇见一条白蛇,刘邦将其斩杀。后来有人来到刘邦斩白蛇的地方,看到有个老妇在暗中哭泣。那人问老妇为什么哭,老妇回答说那条白蛇是他的儿子,是白帝子(借指秦国)的化身,被赤帝子(刘邦)所斩。
虞翻用这个故事来劝谏孙策不要随便得就微服出行。身为人君,就必须放弃普通人的快乐,你不能两头都占。孙策知道这个道理,但不是知行合一的真明白。等他知行合一的时候,已经断送了自己性命。此时的孙策恐怕不会想到:还有不到四年,自己竟会因游猎而英年早逝。
九月,司徒淳于嘉、太尉杨彪、司空张喜等都被罢免。
当初,献帝车驾东迁许县的途中,杨奉从梁县出发想要阻截,却没有赶上。冬季,十月间,曹操征讨杨奉,杨奉往南投靠袁术;曹操乘机攻击了杨奉在梁县的驻地,并占据了梁县。
[点评]
天子东迁许都,令曹操与杨奉之间本就脆弱的同盟迅速瓦解。
献帝下诏责备袁绍道:“你地广兵多,却结党营私;不进兵勤王,却擅自互相攻击(指和公孙瓒)。”袁绍上书详细地替自己辩解。
十一月初七,献帝任命袁绍为太尉,并加封邺侯。袁绍耻于位在曹操之下,大怒道:“曹操好几次快死的时候,都被我救了,他现在却敢挟天子来命令我么!”于是上表推辞没有接受。曹操害怕,请求献帝将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
[点评]
袁绍说他救曹操的几次分别为:被董卓派徐荣在荥阳县汴水旁击败后,曹操投奔了袁绍;吕布和陈宫联合趁曹操攻击徐州的时候偷袭曹操,袁绍与曹操联合一起攻击吕布等人,并收纳了曹操的家眷。
二十五日,献帝任命曹操为司空,并暂代车骑将军的职务。
曹操任命荀彧为侍中,暂代尚书令。曹操询问荀彧让他推荐谋士,荀彧推荐了他的侄子蜀郡太守荀攸和颍川人郭嘉。曹操征召荀攸为尚书,他和荀攸交谈过之后,十分地兴奋,说:“荀攸(字攻打),不是一般人。我能和他一起商议大事,天下又有什么可以担忧的呢!”曹操以荀攸为自己的军师。
当初,郭嘉前往拜见袁绍,袁绍对他十分敬重和礼遇。郭嘉在袁绍处居住了十多天后,对袁绍的谋士辛评和郭图说:“聪明的人会仔细地评估他的主上,所以才能万无一失地取到功名。袁绍只是单纯地模仿周公姬旦的礼贤下士,却不懂得用人之道,而且他做事不得要领,喜好谋略却缺乏决断;想和他一起拯救天下大难,建立霸王之业,实在是太难。我将要另觅明主,你们何不跟我一同离去!”辛评二人说:“袁氏家族恩德遍布天下,很多人都前来归附,而且他现在实力最强,我们还能去到哪里呢!”
郭嘉知道他们无法醒悟,便不再和他们说话,自己单独离去。之后曹操召见郭嘉,和他一起谈论天下大事,并高兴的说:“能让我成就大业的,必定就是此人!”郭嘉从曹操处出来后,也兴奋地说:“他就是我的主上!”曹操上表推荐郭嘉为司空祭酒。
[点评]
郭嘉的过人之处,在于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能够清醒的认识到袁绍集团盛名之下的其实难副,在谋略尤其是在用人上致命的弱点;发现曹操集团暂时弱势表象下不可抑制的崛起因素,准确预见到日后袁曹相争的结局。从而迅速脱离袁绍集团,经过数年的休整后加盟曹操集团。
曹操任命山阳郡人满宠为许县县令;曹操堂弟曹洪有个门客数次在许县境内犯法,满宠将他收押治罪;曹洪写信给满宠替他求情,满宠没有理会。曹操招许县主要官吏(包括县令)前来,满宠知道他想宽恕曹洪的门客,便先行将门客处死。曹操知道后高兴地说:“这是对事不对人!”
[点评]
上面三人除了满宠以外都是曹操的重要谋士,满宠虽然是文官出身,但却是一位名将。不要以为魏国除了五子良将就没有其他将领了,满宠的战绩和官爵并不逊色于任意一位五子良将。谋士一般不带兵打仗,像荀彧、贾诩、荀攸、刘晔、和郭嘉等人都没有亲自带兵作战的经历,荀彧虽然说也守过城,却根本就没打起来,而且当时带兵的应该也是夏侯惇;唯一的一个例外应当是程昱。但这并不是说明他们就没有统兵的才能,只是物尽其用,曹操认为将他们放在谋士的位置辅佐自己,比放他们出去独自率军作战,能发挥的作用更大。
不得不说,曹操善于识人用人。
北海郡太守孔融,因才华出众(建安七子之一),颇为自负;他志在平定天下动乱,却没有相称的才能,最终也没能成功。他的清谈高论,充斥官府(指他发得命令都是这类高谈清教),虽然文章的风格清新雅致,可以拿来赏玩也可以拿来诵读,但具体实施下去,却很难都行得通;只会引经据典,却没有什么条理。
他短时间内是能得到人心,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都不愿再归附于他。他所任用的官吏,都是一些喜欢标新立异地轻浮小人。他以子孙的礼节侍奉大儒郑玄,并将郑玄所居住的地方改名为郑公乡。郑玄和其他清高杰出的士大夫左承祖、刘义逊等人,每次议事都被孔融安置于坐席之中,却不让他们参与讨论政事,孔融还说:“这是百姓所效仿的对象,不能失去他们!”
黄巾军进犯北海郡,孔融战败,退守都昌县。当时袁绍、曹操、公孙瓒三人首尾相连,孔融兵力弱小、粮草不足,被孤立在边角,不能和以上三人彼此往来。左承祖劝孔融应该依附于一个强大的诸侯,孔融不同意,反而将他杀死,因此刘义逊也弃他离去。青州刺史袁谭攻击孔融,战斗一直从春季打到夏季;孔融所部将士剩下的只有数百人,箭矢漫天,孔融却仍然靠着几案读书,谈笑自若。夜晚城池被攻破,孔融就逃到都昌县旁的东山,他的妻子儿女被袁谭俘获。曹操和孔融是旧交,他又征召孔融做了将作大匠(相当于建设部长)。
袁谭刚到青州的时候,疆域自黄河往西,并没有包括平原国。随后袁谭大军向北驱除田楷于平原国,又往东打败了孔融,他的威望和恩惠都十分地突出。但之后他信任一群小人,纵情享乐,名望便逐渐减弱。
[点评]
孔融,就是“孔融让梨”的孔融,从小就有才名,建安七子之一,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可惜身在乱世,治理州郡,带兵打仗,都远远不是他所能胜任的。读书太多,又不能真懂得书中的道理,反弄得又心高气傲,锋芒毕露,最终成为悲剧。孔融执子孙礼的郑玄,是真正的大人物,一代巨儒,代表了东汉儒学的最高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