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点50醒来,窗帘拉上,外面的雨声清晰传来,叮叮咚咚敲打着或是窗户或是枝叶又或是心……
总有喜欢听雨的人儿,也总有期得着台风天窝家里可以伴着风雨看一部电影的人儿,也有喜欢搬张椅子坐在窗前或直接伫立窗前凝视着雨,任由雨点儿在落下又落下,前赴后继……神情或落寞或遐想
风紧一程,雨急一阵,声密一分。风雨国人总是赋于愁的味道多些,以蒋捷的《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为最,人生听雨三重境界:红烛昏罗帐、断雁叫西风、一任点滴到天明,由年少欢场买笑,继而中年颠沛流离,终是年老任其点滴。
还是戴望舒的《雨巷》好!让我们愿意撑着油纸伞彳亍在寂寥又仿徨的雨巷,希望逢着丁香般忧愁又芬芳的姑娘。她默默走过、投出,飘过,又远了。我却走不出这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在我神思之际,风小了,雨缓了,声息了。
当我会了蒋捷、品了雨巷,风起了,雨骤了,声紧了。不时抬头望望窗外的天,一片朦朦,一串雨珠,一阵怅然。起身推窗,雨丝飘入怀中,带来一丝凉意,心为之一颤。
又是雨打芭蕉!
一道闪电,惊!心想,必带雷声。远方滚滚惊雷随思而至,有预期无惊恐。
雨夜伫立窗前,望窗外芭蕉凌乱摇曳生姿,任雨丝轻拂面颊。看斜雨侵墙,听风飐芙蓉!
有一股冲动,想同少年一样冲入雨中推着自行车不管不顾骑行去,又恐世人异样的眼光令人寒栗,时常想想而已却又不肯作罢,终日萦损柔肠。问下妻,我去冒雨骑行,好不!
算了,感冒的滋味又不好受!妻肯定是不答应的!算啦!
没想到妻竟答应了:想去就去吧!
雨不是很粗吗?
小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