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自热播以来,受到了普遍关注。
剧中父母子女不断上演的相爱相杀戏码,更是引发了大家的共鸣。
原生家庭成了很多人挥之不去的人生阴影。
阅读今天的文章前,简慧爱邀您思考:
● 您的身边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吗?
●您觉得如何才能平等的对待孩子?
姚晨和倪大红等知名老戏骨主演的都市剧《都挺好》自开播以来,几乎集集上热搜,苏家一家大大小小每天晚上演绎着家庭中的各种鸡飞狗跳,让我们不禁对自身的家庭关系也多了几分思考。
表面上无限风光的苏家,随着苏母的突然离世,瞬间分崩离析。几个儿女之间暗战不断,儿女和父亲之间矛盾重重……
究竟是什么让一家人的关系如此扭曲?
只要看一集剧情,就不难发现,剧中苏家一家人,他们都忘了将对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尊重。
苏母将三个子女视为自己的附属品,没有尊重孩子自己的个人选择,只是生硬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在儿女面前对丈夫也欠缺尊重,导致丈夫懦弱怕事,无法承担起父亲这个角色。
相互尊重是一个家庭能够融洽相处的最佳法宝之一。
我们其实常常将尊重挂在嘴边,但在面对我们最亲近的亲人伴侣时,尊重就变得困难起来。与家庭成员之间亲密的关系使我们打破了一些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致使我们陷入尊重的误区。
尊重不是有求必应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就是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这样的尊重,只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苏明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
剧中二哥苏明成从小不爱读书,苏母花钱让他上二本大学;大学毕业后,苏母到处托关系给他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苏明成准备结婚的时候,苏母卖掉一间老房子,为苏明成在市中心买了一套新房,婚后买车同样也是各种补贴和支持苏明成,以至于后面苏明玉让苏大强拿出账本来算账的时候,发现苏明成工作后几年,就从父母这里“借”走了将近20万。
苏母一味的宠溺苏明成,导致苏明长成了一个“妈宝男”,还振振有词地将自己的啃老行为美化成陪伴。有网友用“陪伴式啃老”来形容苏明成,可谓精辟。
那么,尊重和溺爱的界限在哪里呢?
界定尊重与溺爱的重点,要看孩子言行的性质。尊重孩子的父母,只支持合理、正确的部分,对孩子不合理、不正确的言行说“不”。
是否做到了真正尊重孩子,取决于我们是否把孩子当作一个成人来平等以待,平等交互感情和行为,支持孩子合理的需求,这是尊重;
你把孩子当神,高高供起,你的需求和感受在他面前都可忽略不计,对孩子的需求不分对错、不计合理与否,统统无下限地满足,这是溺爱。
尊重是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传统的教育方式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在对待孩子,孩子在家庭里面就像是父母的私人物品,父母有权替孩子决定大小一切,甚至很多父母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这种思想下教育出来的孩子,要么毫无主见,要么会无比叛逆。
《都挺好》里苏母就是中国式父母里的一个极端,她认为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自己的意志。苏明玉好几个人生节点,苏母都替她做了决定。高考前苏明玉说自己想考清华,苏母一声不吭替她找了一个本市的免费师范,且不允许苏明玉反抗。
待苏明玉和家里彻底闹翻之后,苏明玉在超市打工赚生活费,苏母跑到超市强硬地让苏明玉辞职,这回,苏明玉没有再妥协。
纪伯伦《自由之诗—孩子》里写到: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尊重孩子,是给孩子按照自己的思想做出选择的权利。
父母首先要学会将决定权还给孩子,年龄越小的孩子,我们越难做到这点。因为我们总认为孩子年纪小,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要做到也不难,就是放弃自己的是非观,不要总替孩子去预设选择的后果。
我们还要有意识地多创造机会让孩子学会选择。我们在孩子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只充当提建议的角色,让孩子自己去完成选择的过程,这样无形中就训练了孩子的审美、思维及判断能力。
尊重也包含了公平
至今,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的心态和苏母类似,重男轻女,无条件优待儿子,觉得养儿防老,对女儿,则是没有如苏母般各种苛刻,但也只给女儿的成长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剧中苏母为了大儿子出国,卖了一间房子,为了二儿子结婚,又卖了一间房子,而女儿只是想买一些复习资料,苏母都说没有钱。
当妥协后念着免费师范大学的苏明玉得知苏母又卖了一间房子给二儿子苏明成买房的时候,她冲回家质问苏母,而苏母只是淡淡说了句:“你是女孩,不能和两个哥哥比。”
你是女儿,好像就为苏明玉从小到大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做了最完美的注解。
即使没有重男轻女,在多个孩子的家庭中,我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大的让小的”。在成人的思维意识之中,似乎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在我们已经思维定式,“弱”者总是被同情的。
要做到公平,不是简单的一碗水端平,更重要的是区别对待。父母应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兴趣,以及各方面年龄发展能力,合理地满足孩子的不同需求。
一个互相尊重的家庭必然有着融洽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学会放下自己的权威,将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孩子选择权,让爱成为一个家庭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