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传记,你一定不止为他的文采倾倒……

今天我要说的这本传记是关于苏轼的。

苏轼的传记有两个流传最广的版本。


一个是复旦大学王统照先生所写的,另一个是大作家林语堂先生耗时三年写成。

从文笔上来讲,王统照的写作是中规中矩的,没有有硬伤,只是觉得他的书中,语言是没有情感的,停滞的,而不是流动的,确实是一部很好的参考书,尤其研究苏轼诗词一生必读的书。

读林语堂先生的书,语言是汩汩流淌的,仿佛是溪涧的流水,让你情不自禁的沿着小溪,探寻桃花深处的美丽。

林语堂先生关于苏轼的传记,不是为传记而传记,他深刻的讲述了那个大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深刻的事;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朝代,各色人物的命运流转,我们能跳脱教条的历史课本,重现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操守与坚持。


林语堂先生的《苏轼传》不疾不徐的呈现了那个时代的文人精神。

欧阳修、范仲淹在文史中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的高风亮节与秉持的精神境界为人所赞叹。

因为他们这一批的人,他们致力于言之有物,忌浮夸之风,也是宋词真正的绚烂的原因。

文化是一种怪异的因子,往往是在王朝颓势之时,思想异军突起,文化开出灿烂之花。比如春秋战国,出现了“三教九流”;比如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大批文学家和文艺批评家。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而宋词也是在宋王朝岌岌可危的情况下出现的。文人志士通过宋词一书胸臆,平民百姓用唱词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痛苦,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文化。

在林语堂先生的《苏轼传》中,我们也对王安石及其变法会有更多的了解。

通过历史我们也只是草草的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大背景和失败的原因,而对变法的主角—王安石却知之甚少。

对王安石的了解,对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是深刻意义的,对苏轼的深度认识必然要了解的人物,因为苏轼一生命运的兜兜转转都源于此人。

王安石是一个好名利的人,或许他是真的想让整个王朝兴盛起来,顺便博得功名,但却过了一个悲剧的人生。

生命最可悲的是,他曾经的风光被身后的落寞一扫而尽。


这些在《苏轼传》中一一讲述的文人政客,都是对我们故事的主角—苏轼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年少得志,不懂官场的运筹帷幄,屡遭迫害,仍有一个拳拳的赤子之心,为千万民众请命,至今,漫步杭州西湖的苏堤,仍能感受苏轼的一个炽烈之心。

中年的他,在经历了惊人心魄的“乌台案”后,人的心境慢慢开始趋于追求内心的宁静,少了年少时的文字激扬与情感的愤懑,更趋于阔达。

他的词,信手拈来,总是轻易的触动你的内心。

他的人,真诚坦率,“眼睛里面见到的从来都是好人”

他是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思想经历斑驳,儒教、道教、佛教都有深入的研究,但是没有完完全全的陷入任何一种思想中不能自拔。

他是一生最不得志的文人,写下了让我们一世最敬仰的文辞。

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却达观的过活了一生。

我们能读到他的诗是何其的幸运。

他是一个无须敬仰,却让人喜欢的到佩服的人。


无戒365写作挑战33天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