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巧合,还是轮回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当侯君集平定高昌的消息传到长安时,帝国上下几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似乎已经摸到了盛世的门槛。
确实,从二十八岁登基称帝算起,李世民只用了短短十几年时间,便先后削平了东突厥、吐谷浑以及西域强国高昌,无论放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就在大臣们欢欣鼓舞地期待着坐在龙椅上的那位英雄继续带领大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一场改变帝国和帝国皇帝未来走向的大变局却已经酝酿到了几乎无法收拾的地步。
二十一年前,也就是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李世民的夫人长孙氏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
虽说按照李世民当时那个秦王的身份,这孩子将来顶多混个王爷当当也就到头了。
但毕竟眼前这娃是自己正牌长子,加上生在了皇宫的承乾殿,所以李世民还是就势给他起了一个十分霸气的名字:李承乾。
也许一下子找到窍门,转过年,长孙氏居然再接再厉,光荣地给老李家再添上了一个带把的小子。
据说孩子出生的前一天,李世民曾梦到有一只青雀飞到自己怀里,说要投胎给自己当儿子,接着孩子便呱呱坠地。
于是这个名叫李泰的孩子凭着这个传说,硬是在史书里让自己多了一个非常讨巧的小名:青雀。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他出世过程过于玄幻,李泰的爷爷李渊竟在这时候想起了那个早早夭折的儿子李玄霸。为了不至于让自己这一脉断了香火,李渊直接一道旨意,将李泰过继到了李玄霸名下。
如果历史能够按照李渊的剧本一直发展下去,那么若干年后,或许李承乾会顺利继承老爹李世民的爵位,而李泰则会一边喊着李世民二大爷,一边安稳地继承他那个便宜老爹的爵位。
然而,武德九年发生在玄武门下的那场血案,却让历史就此拐了弯,大唐一夜之间便换上了李世民的剧本。
年仅八岁的李承乾很快被册立为太子,完成了从小屁孩到帝国未来接班人的角色转变。
而李泰则忽然发现,自己喊了整整七年的二大爷原来竟是自己的亲爹,而且这个人如今竟然还成了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于是,李泰的基因瞬间变回龙种,从世子殿下升格成了皇子殿下。
紧接着,就在李世民称帝的第二年,他和长孙氏,准确地说应该是长孙皇后,又有了第三个儿子,李治。
不得不承认,历史很多时候就是这么神奇。
当年李世民和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三人同台打擂,如今李治的出世似乎又在冥冥中预示着似曾相识的一幕即将到来。
真不知道历史大神为什么偏偏会对三这个数字情有独钟~~~
二、青春期是什么鬼
和大多数帝王一样,为了确保自己血里来火里去,一刀一枪打下的这座锦绣江山将来能有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李世民很快便网罗起帝国最优秀的一批学者专门负责太子李承乾的教育问题。
这其中既有教导过两朝太子的李纲,也有当初指导过李世民本人的文学馆十八学士。
不过要我说,这也就仅仅是个看上去十分豪华且强悍的专家团队。
就拿其中名气最大的李纲同志说。这位八十四岁高龄的李大爷虽说堪称太子少保专业户,但问题是他之前的两个学生一个是被隋炀帝杨广拱下台的杨勇,另一个则是被亲弟弟李世民搞死的李建成。
要是他能辅佐李承乾登基继位,那就不叫太子杀手了~~~
除了李纲之外,剩下的那几位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
像当年在文学馆里和李世民整日坐而论道的孔颖达、于志宁,虽说做起学问来都是一等一的大家,但具体到教导太子这事儿,对不起,他们连个及格分都拿不到。
当然,倒不是说这几位水平不行,恰恰相反,是他们水平太高,而他们教导的对象,又是一个毫无半点人生阅历的孩子。
这就好比让一个博士生导师去和一个小学生探讨尼采、黑格尔,不抓瞎才怪~~~
好在这时期的李承乾还有一个十分慈爱的母亲,长孙皇后。这让他在那单调、乏味的储君日子里,总算还能找到一丝普通人本该拥有的温情。
可惜,历史总是有太多的可惜。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年仅三十二岁的长孙皇后病逝。
如果说李世民堪称中国帝王的典范,那么长孙皇后则当之无愧是母仪天下的典范。
自十三岁嫁给李世民以来,她一直默默陪伴在李世民左右,并用女性特有的温柔与智慧时时抚慰着李世民那颗刚强的心。
没错,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一个默默给予他关怀的女人,一个时时令他牵挂的女人!
对李世民而言,这个女人便是长孙皇后!
如果没有长孙皇后在后宫周旋,当年李世民在李渊那里根本撑不到最后一刻就会提前出局。
如果没有长孙皇后机智的劝慰,以李世民那刚强的性格恐怕也很难在面对朝臣时始终表现得那样游刃有余。
贞观之治背后站着的不仅是李世民,也不仅是那些名垂青史的名臣良将,还有那个没有留下自己名字的女人——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的过早离世让李世民无比悲痛,然而他却没有意识到,此时有一个人比他更加难过。
这人便是李承乾。虽说老爹没了原配,但至少他不缺女人啊,后宫的妃子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可自己呢?自己就只有这一位实打实的娘亲。
往后的日子里,自己除了要小心翼翼地面对那个高高在上的父皇,再就只剩天天对着那帮古板的老头子,听他们讲那些完全听不懂的大道理了。
从此,李承乾性情大变。
在这之前,李承乾虽然不敢说能做到他老爹那样的雄才大略,但其表现至少还可圈可点。贞观九年李渊过世时,李承乾甚至一度在李世民服丧期间代主国政。
而在这之后,李承乾则完全丢弃了以前那种热衷国事、积极进取的派头,不仅整日把自己打扮成突厥人的模样到处招摇,而且还在自己王府里偷偷和一个非著名文艺工作者搞起了基。
不少人会觉得史书中的这些记载有些难以置信,好好一个娃子咋能说变就变呢?
其实这事儿还真不难理解。
要知道,这一年李承乾刚满十七岁,搁现在那就是标准的青春叛逆期。亲娘离世的悲痛加上令人窒息的生活环境,他要是不zuo出点事儿那才奇了怪了。
可惜那几位负责教导李承乾的老先生们却完全没有这些认识。
青春期?那是什么鬼?太子殿下不上道,那就是大伙儿平时管教不严的锅。既然如此,那大家就该打起精神、加班加点,最好一天十二个时辰不离左右地督促太子勤学上进。
原本就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如今又遇上这么一帮死板教条的先生,想想都替李承乾抑郁~~~
不过这还不是李承乾全部的不幸,更让他这个太子殿下活不下去的事儿还在后面。
三、自由成长的好处
给李承乾带来灭顶之灾的,正是那个小时候曾被他称作表弟,后来又摇身一变成了他二弟的李泰。
或许是因为李泰幼年时有过那样一段过继的经历,所以当他再次以儿子的身份回到李世民身边时,李世民对他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慈爱。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刚满九岁的李泰便被封为扬州大都督兼越州都督。
此后每过几年,李泰便会发现不知不觉间自己名字前面又多了几个相当实在的官衔。
等到了贞观十年(636年)的时候,李泰同志的全称已经变成:左武侯大将军,扬州大都督,鄜州大都督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相州都督,雍州牧,魏王李泰。
换句话说,从南到北,包括长安地区在内,李泰名义上已经获得了帝国至少十分之一的领土。
这真是躺着都能升官发财的节奏~~~
除了政治上给待遇,平时李世民对自己这个二儿子也是关爱有加。
考虑到李泰身材比较圆润,李世民特批他可以乘轿上朝。考虑到李泰官衔太多平时顾不过来,李世民特意赶着过年的时候跑到魏王府上,宣布免除他名下雍州地区当年的赋税。
比起苦逼的李承乾,李泰的日子简直就是轻松加愉快。
而且,由于只是一个普通皇子的身份,李泰不必和李承乾那样,从小便肩负着担当帝国未来接班人的重担。
太子的身份让包括李世民在内的所有人都对李承乾给予了过高的期望。
所谓望子成龙,在李承乾这里可是没有半点修辞色彩的的话。
面对这种由期望而产生的压力,李承乾每天只能任由自己被那帮老头子所讲的那些枯燥无味的大道理折腾得死去活来。
而普通皇子的身份则让李泰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他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擅长的发展方向。鉴于自己身体条件所限(长得实在太胖),李泰将那些骑马射箭的功课直接扔到了一边,一门心思搞起了文学研究。
反正理论上老子将来也不用继承皇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种事儿就省省好了。
不得不说,兴趣的确是最好的老师,李泰在文学方面很快便展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看到儿子如此有出息,李世民自然也是喜出望外。于是,高兴之余,他便大笔一挥,特许李泰在魏王府设立文学馆,自主招揽读书人充任学士。
对于李承乾和他背后的太子党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当初文学馆在李世民夺嫡中起了啥作用大家可都是心知肚明的。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告诉我们,李泰对文学馆的运作比起他老爹当年也毫不逊色。
从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开始,李泰通过文学馆召集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花了整整三年时间,编写出了一部相当有分量的地理专著《括地志》。
在书中,李泰详细记叙了大唐三百五十八州每个郡县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以及重大历史事件。
对于向来热衷于开疆拓土的李世民而言,李泰的这个选题当真是一爪子挠在了痒处。
就这样,原本不分伯仲的两兄弟,一个在重压之下成了浑身上下透着叛逆倾向的不良少年,一个在自由放养中成了学有所成的优等生。
不知道这二位的成长经历能否给如今那些时髦的虎妈、狼爸们一点不一样的启发~~~
四、乱象渐显
当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李泰将自己主持编写的《括地志》亲手呈献给李世民的时候,朝廷上下每个人似乎都嗅到了一丝别样的味道。
这么多年,皇帝陛下对这个二儿子的宠爱大家可都是看在眼里的。比起那个堕落中的太子李承乾,如今的李泰怎么看都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光彩夺目。
如果李承乾顺利接班,那一切都是规定动作,大家自然也没啥好处可捞。但若是能将如今这个势头正旺的二皇子扶上台,那这份拥立之功可就海了去了。
于是,包括柴绍的儿子柴令武、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杜如晦的弟弟杜楚客在内的一大帮政治投机分子,开始渐渐聚拢到了李泰的周围。
而这帮人的目的也很明确,把太子拱下台让二皇子李泰继位,然后大家一起跟着新老板发家致富奔小康。
想法固然丰满,但现实却依旧很骨感。
凭着李泰的本事,想进化到2.0版的李世民,估计就算他打从娘胎里开始修炼也不见得赶趟。
但李泰的粉丝们还是选择性地无视了这个现实。这也难怪,一次押注,就能赢下几世富贵,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个极具潜力的风险投资项目。
更何况此时东宫那边还传出了一个重大利好消息:李承乾染上了足疾,而且就后来的病情发展看,估计应该不是脚气、鸡眼之类的小问题。
很快,在一系列精心的设计下,各种关于李承乾行为不端的小报告开始通过一些或明或暗的渠道被巧妙地传到了李世民那里。而在这之前一直稳坐钓鱼台的李世民,此时也渐渐觉察到,势头似乎有些不对。
一直以来,李世民给予李泰的种种优待完全出自一个父亲对儿子那种天然的爱。
正因为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李承乾未来将会获得那至高无上的皇权,所以才对李泰倍加呵护,他只是简单地希望自己尽可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种做法却给大臣们传递了一个非常错误的信号。
现在如果不抓紧时间纠正,将来必定会酿成大乱。
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李世民立即开始采取补救措施,试图重新稳住太子日渐动摇的地位。
要解决活人的问题,最方便的法子当然还是先从死人身上做文章。
李世民先是颁布旨意,恢复死去大哥李建成的太子地位,随后又按照太子的礼节,将其遗体重新进行安葬。与李建成一同恢复名誉的,还有巢王李元吉。
当然,这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暗示,为的是让大家知道,我李世民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忠实维护者。
接着,李世民又在公开场合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不管李世民是不是真的将李承乾的儿子当作了接班的备选项,至少他的话已经明确表达了一个意思,他要力挺李承乾。
或许是觉得自己这一连串的表态还不能彻底打消某些人的非分之想,李世民决定,再给太子撑上一顶实实在在的保护伞。
李世民选择的这顶保护伞不是别人,正是那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贞观名臣——魏征。
五、说话是门技术活
说起来,这位魏征老先生当真可算是贞观时代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关于他那些直言诤谏的故事,相信大家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
在那个名臣良相一抓一大把的时代,还能混出如此高的知名度,真不是一般的人生赢家~~~
不过您要是觉得,魏征出名是靠着无比正直且死硬的做派往死里得罪皇帝,那就真被忽悠了。
凭他当初曾在李建成手下混饭吃的黑底子,要是跑到李世民这边再那么不知进退,估计坟头草早就不知道长多高了。
确实,贞观时代的魏征曾经多次改变了李世民的主意,其中甚至包括取消封禅泰山这样的重大政治活动。
而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些,除了因为他准确把握了李世民的思维方式外,更重要的是他拥有相当高明的话术技巧。
和大多数的人物传记不同,翻翻魏征的传记,基本就是由一段段各式各样的对话和进言构成,其中甚至直接大段抄录了他几次上疏的原文。
如果我们仔细揣摩一下其中的一些对话就会发现,古人写史书的功力真是不白给。
在那个惜字如金的年代,大家之所以会花费精力记下大段的魏征语录,原因很简单,这些话说得实在太有水平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年李世民玄武门一战成功之后,便开始着手逐个处理原太子府中的一批骨干。轮到魏征时,李世民上来便冷着脸问他:“当初就是你在挑拨我们兄弟争斗,事到如今你又有什么话说?”
面对李世民的发问,魏征丝毫不显慌乱,只是平静而简单地回答了一句:“太子早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乍一听,这话简直大义凛然得让人不忍直视,可仔细一琢磨,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儿。
太子不听我的建议,所以才有今天的下场。首先,这话的潜台词显然是在说李建成无识人之明,这是当着新老板的面狠踩李建成一脚。
其次,说自己早就给李建成提出了制胜之道,这又是在老板面前不露声色地抬了自己一手。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就是,这话表面上听上去又满满都是刚直不阿的忠臣味。
看到了吧,这才是真正的魏征式对答。
难怪就连李世民都曾亲口评价:“人言征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妩媚耳!”啥叫妩媚?说话让人听上去顺当嘛。
不过值得说明的是,魏征虽然善于把握领导心思,但与当初同样以此功见长的封德彝却有着本质的不同。
尽管对李世民有着足够的了解,但魏征终究没有以此去一味逢迎上意。
正如魏征自己所言,他希望自己做一个有表有里的良臣,而不是只求虚名的忠臣,更不是只求私利的奸臣。
正是基于这一点,每当看到李世民举动不妥时,魏征总会想方设法积极进言。个别极端情况下,他甚至不惜冒着惹皇帝不爽的风险,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总体看,魏征的绝大多数意见还是比较靠谱的。
所以,真实的魏征不是一个古板的礼教卫道士,不是一个只知道在皇帝面前大放厥词的所谓清流。他是一个既深谙帝王心术又敢于坚持原则,既赋有见识又善于表达的聪明人。
正因为有着这些过人的能力与品质,他才最终成为李世民心中那只能够鉴别为政得失的镜子,更成为整个贞观时期的一面旗帜。
六、必须得到我想要的
让魏征这样一个办事既讲原则,又讲技巧的聪明人教导太子,无疑比那些整天把仁义道德挂在嘴边的教条先生们要好得太多。
而且综合看,魏征也的确有足够的声望和办法能够保得太子一路平安。
但不幸的是,这个任命来得实在有些太迟了,此时魏征已经身患重病。
他无奈地告诉李世民,自己可能时日无多,恐怕无法完成教导太子的重任。
面对魏征的推辞,李世民依然不肯轻易放手。在他看来满朝文武虽多,但能够在这个时候力挽狂澜的却只有魏征一人。
李世民随即下诏,引用汉代吕后以商山四老陪伴太子的典故,告诉魏征,你只需要接受太子少师的任命就足够了,哪怕你卧病在床一样可以保全太子。
然而魏征的身体状况其实比李世民想象的还要糟糕。
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在接受太子少师的任命仅仅三个月后,魏征便因病离世。
原本李承乾以为顶着魏征这块金字招牌,自己终于可以过上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日子了。谁成想安稳日子刚过了没几天,居然就一夜回到了解放前。这让他顿时陷入无比的焦虑。
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皇位离自己越来越远?
就在李承乾几乎绝望的时候,另一位貌似关键先生的人来到了他的面前。
高昌一战,侯君集就此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综合后面发生的事情看,这应该不是一句值得高兴的话,因为过了巅峰剩下的肯定就是下坡路了。
得意中的他分分钟就暴露了自己那流氓本色,先是纵兵在高昌各个城池大肆劫掠,而后居然又将当年班超在这里留下的石碑磨平,再刻上自己的功绩。
侯君集这一系列行为让李世民大为恼火,虽然念及功劳,最终免去了对他的处分,但征讨高昌的功劳也不了了之。
这个结果,让侯君集倍感失落。
在侯君集看来,纵兵抢掠那是为了保持士气,反正抢的又不是自己家,这算哪门子错?
至于刻碑,那也是为了宣扬大唐的国威,就算不该损毁文物,但绝也不至于为这点事儿就一笔勾销了自己征伐高昌的功劳吧!
按照他原本的期望,凭着这次出兵高昌的表现,回朝之后立马就应该成为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可最终的事实却是,他不仅在官位上原地踏步,而且声望比起房玄龄、长孙无忌、李世勣这几位依旧是差着好几个段位。
很多时候,人就怕有想法。尤其对侯君集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狠人,希望落空这种事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即使面对千难万险,他也坚定地要把心中的想法变成现实。
高昌之战的结局让侯君集意识到,单凭沙场上的厮杀恐怕很难支撑自己到达理想中的高度,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在官场上做出点文章。
于是,原本叱咤疆场的一代名将在这一刻改行成了一个野心家。
他要通过李承乾的上位,来拿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七、破绽
在女婿贺兰楚石的暗中牵线下,侯君集顺利加入太子阵营,并获得了李承乾的信任。
当看到侯君集举起双手,向自己发誓效忠时,原本绝望中的李承乾仿佛一下子又被点燃了生的希望,看样子自己似乎已经得到朝廷实力派的支持了嘛~~~
不过李承乾不会想到,侯君集即将带给他的不仅不是生的希望,反而是更加彻底的绝望。
虽说靠着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此时的侯君集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文不成武不就的小角色。
可问题在于,官场并不等于疆场。那些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远比刀光血影的厮杀来得更为凶险。
在这个战场上,若只知道去一味地好勇斗狠那是根本走不远的。
疆场之上,侯君集或许是敌人最大的噩梦,可到了官场上,只能说他的道行还是浅了。
侯君集在这个时候选择加入太子阵营,显然是高估了自己当年在李世民夺嫡争位过程中的价值。
他没有意识到,当年之所以成功,除了李世民本人能力出众外,秦王府本身也聚集了一大批忠心耿耿且足智多谋、骁勇无敌的能臣悍将。
反观李承乾眼下的队伍,除了太子本人刚刚从叛逆期缓过神外,剩下的便是那帮整天念着仁义道德的学究师傅外加一帮头脑简单的贴身侍卫。
嗯,能力差点还则罢了,更要命的是,这些人在最关键的忠诚问题上还打着折扣。
要知道,当年若是没有张亮、尉迟恭、程咬金等人死扛,李建成绝对有无数次整垮李世民的机会。
都说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在与李承乾统一战线并成为集团骨干之后,侯君集很快便发觉自己这次当真是玩大发了。凭这点家底儿就想在李世民眼皮底下搞动作,实在是过分难为大伙儿了。
于是,那段时间,侯君集常常在深夜中被噩梦惊醒。
但即便明知事不可为,又能如何呢?不光是他内心那执着的个性,更要紧的是,贼船这玩意儿从来都是好上不好下。
所谓骑虎难下。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到如今,侯君集也只能硬着头皮一条道走到黑了。
考虑到团队整体素质的确有限,所以侯君集最终为李承乾量身谋划了一个相对保守的夺权计划。
准确地说,这其实只是一个以预防为主的应急预案。
如果李承乾在正式继位之前,能一直稳坐太子宝座,那大家自然不要没事儿找事儿。可若是一旦中途有变,那么则利用太子身居皇城的优势,直接组织人马冲入皇宫,挟持李世民传位。
老实说,凭侯君集的权变水平,能想到这主意已经很不容易了,估计还没少借鉴当年玄武门的实操经验。
然而包括李承乾在内,所有知晓这个方案的人都忽略了一个致命的漏洞——时间。
练武的人都知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因为只要出招,必有破绽,只有速度够快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小破绽暴露的机率。
同样道理,世上从来都没有真正完美的计划,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的缺陷必然会被暴露并放大。
当年李世民从召集房玄龄、杜如晦谋划到玄武门发难前后不过几天时间,恰如高手出招,干净利落、一击必杀。
再看侯君集等人,看似制定了一个可进可退、攻守兼备的计划,但实际上从一开始他们便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原因很简单,最终的暴力手段是以太子被废作为发动的前提。
至于这个前提啥时候会被触发,可能是几个月、几年,也可能是十几年、几十年,反正这是个连鬼都不知道的答案。
想要平安度过如此漫长的预备期,估计就算祖坟上冒了狼烟都甭想办到。
而事实远比大家想象得更加残酷,因为别说几年,仅仅几个月后,太子党的全盘计划便被一字不漏地摆在了李世民的案头。
八、当阴谋变成阳谋
说起来,这真是个不算意外的意外。
这年三月,身为李世民第五子的齐王李佑在远隔长安千里之外的齐州举兵叛乱。
类似这种王子大臣谋反的事情在史书上从来都是一抓一大把,至于结局基本上也都个死,说多了真没啥意思。那么问题来了,李佑谋反和太子李承乾又有啥关系呢?
必须有关系,不然我也不会搁这里提这茬儿。
讲道理,李佑谋反本身倒是和李承乾半毛钱的牵连也没有。
甚至当李佑谋反不成、身死道消的消息传到长安后,侯君集还颇有些幸灾乐祸地对李承乾说,丫离着长安那么远就敢举兵作乱,咱们与皇宫就一墙之隔,一旦起事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李承乾和侯君集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已经再也没有动手的机会了。
因为李佑虽然身死,但他的案子却没了。拔出萝卜带出泥,谋反这种事儿向来不是一两个人的问题。既然事情已经发生,那大家就顺藤摸瓜慢慢往深里刨吧。
很快,一个名叫纥干承基的刺客被牵连了进来。
刚开始,大家只是把他简单地当做李佑的一个同党,顺手扔进了大牢,然后按程序判了死刑。
可出乎办案人员意料的是,这个纥干承基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他是太子李承乾的亲信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李承乾未来可能的夺权计划也了如指掌。
眼看自己就要人头落地,而太子那边却急着撇清和李佑的关系,对自己没有半点搭救的意思,绝望中的纥干承基决定坦白从宽,戴罪立功。
显然在他眼里,自己的命比起李承乾的前途还是重要得多。
就这样,时间最终让李承乾露出了破绽。
看起来一切只是个意外,但其实一切却早已注定,因为所有的破绽都指向那两个最要命的字:忠诚。
回望那浩如烟海的历史,我们似乎总能看到这样一条规律,每一个胜利的故事都是一曲忠诚的颂歌,而每一次失败的背后又总笼罩着背叛的阴影。
得人心者得天下!说得更直接点,所谓人心便是忠诚。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是胜负天平上最沉重的一块砝码。
非常遗憾,这块砝码李承乾没有拿到。
在纥干承基的主动交代下,原本说好的阴谋直接变成了阳谋。
虽然李承乾的所作所为顶多只能算是个预备犯罪,但对于皇权,别说预备,就算动个念头那也足够判个满门抄斩了。
考虑到案情重大,李世民特意指派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世勣四人会同大理寺、门下省、中书省组成了堪称帝国最高级别的审讯团。
而最终的调查结果也很明了,纥干承基所言句句属实。
昨嫌紫蟒长,今日枷锁扛。无论侯君集之前在李世民心中有着怎样的分量,立过多大的功劳,只要和谋逆扯上边,那就是神仙也救不回来的下场。
其实,以侯君集的性格和为人走到这一步也是迟早的事。
他是一个执著的人,一个敢发狠的人,但终究不是个洞悉权谋之术的聪明人。
不过侯君集走得倒也并不孤单,陪他一起被处死的还有汉王李元昌、杜如晦之子杜荷等一大批太子党成员。
至于这场风波的核心人物李承乾,虽然最终保住了身家性命,但却被废为庶人并流放黔州。
九、跑龙套都不合格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李承乾倒台,最兴奋的当然是魏王李泰。
帝国的皇位终归是要有人去继承的,如今放眼天下,又有谁比我更适合坐上太子宝座呢?
的确,表面上看,李泰替代李承乾继任太子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于是,许多朝臣开始通过各种渠道纷纷上书,表示支持李泰上位。
在他们看来,此时的政治形势已经相当明朗了,再不抓紧时间上桌下注,买定离手更待何时?
可令人费解的是,就在李泰摩拳擦掌,准备接受自己的新头衔时,那封关键的册立诏书却迟迟不见发出。
册立太子这种事,李世民肯定不可能忘到脑后,那么他究竟在犹豫什么呢?
李世民自然有他犹豫的理由。
短短一个月时间自己的长子李承乾、七子李佑、七弟李元昌便在权位争夺中或是丧命,或是被废。联想到当年玄武门下兄弟相残、血流成河的惨剧,李世民再次意识到自己屁股下面坐的根本不是龙椅,而是一头择人而噬的凶兽。
如今连最根正苗红的李承乾都莫名其妙地葬送在了这头凶兽的口中,那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呢?
若不想眼睁睁看着儿子们前赴后继地走上绝路,那么就必须将老实厚道作为挑选继承人的最高标准。
那么,李泰是个厚道人吗?
开始,李世民以为答案是肯定的。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却让他不得不改变了最初的看法。
发觉老爹犹豫后,李泰很快也通过自己的渠道搞清了李世民内心的顾虑。
忙活了这么多年,眼看生米就要煮成熟饭了,咋能因为只差最后这一把火就功亏一篑?
无论如何也要让父亲相信,自己才是最人畜无害的那个选择。
于是,李泰找到机会,当着李世民的面发下了一个毒誓:若自己继承皇位,百年之后一定杀掉自己的儿子,然后再把位子传给自己的三弟李治。
说实话,就凭李泰演的这出戏,我们就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在文学上或许有点才华,但在政治上实在还差得太远。
要知道,宫斗向来讲究的是要做到不动声色、出手无痕。用发毒誓这种方式表明心意,实在是low到了姥姥家。
光做法low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他居然会做出杀子这种承诺。只要稍微有点判断力的人就会知道,这纯粹就是裤裆里拉二胡——扯淡。
演戏必须掌握好火候,一旦演过了火那就是穿帮。
像李泰这样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猛火填进去,结果不仅饭没做熟,反而烧糊了锅底。不得不说,比起他那个影帝级爷爷李渊,李泰在这方面连跑个龙套,做个群演估计都不合格。
不过李泰的这番表白倒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他提到了那个最关键的人——李治。
虽说这同样是一段三兄弟争位子的故事,但之前我们却一直没给李治同志露脸的机会。
不是我不想写,实在是没得写。从现存史料看,在李承乾倒台之前,李治几乎就是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色。
可历史又是这样神奇,当它选择你的时候,从来不会在乎之前你活得多么低调。因为它总能一眼看穿,那个隐没在黄沙之下的你,究竟是不是一块真金。
而李治也用实际行动中告诉我们,他的确当得起历史的这次选择。
十、老实人的办事方式
比起自己的那两位哥哥,从小生于皇宫、长于大内的李治应该算是个相当低调的人。
如果不是李泰主动挑衅,可能在这出大戏里,他连这唯一的一次登场机会都不会有。
对李世民发下毒誓仅仅几天之后,李泰便发现自己确实是走了一步臭棋。不仅没给自己树立起疼爱兄弟的正面形象,反倒因为那个拙劣的誓言让自己彻底和厚道二字无缘。
一步错,步步错。原本李泰完全不必如此急切,但他实在压抑不住内心对于权位的渴望,他迫切想要摘到那枚胜利的果实。
于是,一心上位的李泰再次出手。这一次他将目标锁定在了自己的九弟,晋王李治身上。
算起来李泰的想法也没错。按照礼法,太子人选通常会优先在正宫皇后所生的儿子中产生。加之李世民本人对长孙皇后一往情深,所以这个入选范围基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所生的三个儿子中,李承乾已经倒台,下一任太子显然只能在自己与李治二人中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搞定了李治,那么太子之位又舍我其谁呢?
考虑到此时的李治不过刚刚年满十五岁,再加上一直以来给人感觉比较胆小懦弱,李泰决定直接耍个流氓,把自己这个弟弟吓唬出局拉到。
于是没过几天,李泰便趁着四下无人的时候,堵住老实巴交的李治,然后拿出一副社会大哥吓唬小学生的姿态,对李治说:“汉王李元昌因为参与李承乾谋反如今已经被赐死了,你小子和李元昌关系那么好,这事儿将来也肯定脱不了干系。”
按照李泰的算计,这句狠话撂出去之后,凭李治那没出息的性格,多半会把这些话转述给李世民,求老爹做主。只要到时候自己来个死不认账,那李治自然就是在诬陷兄长。无论结果如何,起码他那个老实孩子的形象就算是崩了。
李泰想的没错,李治确实将这事儿告诉了李世民。但他没有想到,李治用了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汇报方式,一种根本不需要求证辩驳的方式。
在被自己二哥一通吓唬之后,李治迅速变得忧郁起来。尤其在面对李世民的时候,更是愁眉不展,活脱脱一只受到惊吓的小白兔。
孩子出了状况,做父母的自然要关心一下,这一点贵为天子的李世民同样也不例外。
可谁知,无论李世民怎么问,李治始终表现出一副受了气还不敢说的小媳妇姿态,扭扭捏捏,只说没事儿没事儿。
李治越是如此,李世民自然越要问出个究竟。几次三番之后,眼看李世民的耐心已经被耗得差不多了,李治最终才心不甘情不愿,小心翼翼地说出了四哥李泰对自己的威胁。
没错,这才是老实人处理问题的方式。
啥叫老实,很多时候,老实其实就是被动的同义词。
虽说最终目的都是要把发生的一切告诉李世民,但做出被动的姿态,让对方自己去寻求答案,远比主动将一切和盘托出更具说服力。
因为任何人都会天然地去相信那些自己亲自探索到的答案。
所以,当李世民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从李治嘴里听到事情原委之后,他根本没有去怀疑李治所言是真是假,只是下意识地感觉到,若李泰继位,未来帝国恐怕又会是一场血雨腥风。
这小子还没上位就敢如此吓唬自己的弟弟,一旦他得了势,其余那些龙子龙孙们能有好果子吃才怪。
于是乎,老实孩子李治一招漂亮的佛山无影脚,便悄无声息地将李泰踹进了坑里。
对比一下之前在李世民眼前哭天抢地发毒誓的李泰,只能说,李治的胜利来得的确没有半分侥幸。
十一、反对者与支持者
还记得电影《建党伟业》里面的毛泽东曾经有过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
不管毛主席他老人家当年是不是真说过这话,至少在我看来此话确实讲得一针见血。
事实上,李泰和李治之前的斗法顶多算是各自下场亮了个身段,无论好坏,两人都只是在李世民那里拿了个基本的印象分,还远不到就此决出胜负的地步。
在这场堪称贞观年间帝国最高水准的政治角逐中,最终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其实来自那些与皇位完全无缘的人。
第一个无缘之人,是已经被废黜的前任太子李承乾。
事败之后,李承乾一直处于被软禁的状态中。考虑到他终究是曾被自己给予厚望的嫡长子,因此在将其流放之前,李世民还是找机会同这个不成器的儿子见了最后一面。
当然,李世民见李承乾绝不是为了抚慰儿子那颗受伤的心灵。
他要李承乾当面说出那个问题的答案:你究竟为何要阴谋反叛?
“臣已经身为太子,岂会再有其他想法?只不过因为李泰逼迫,才不得已向他人寻求自保的方法,最终误入歧途。如果陛下再让李泰做太子,那正好是让他的谋划得逞!”
一语诛心。即便我不解释,大家也能轻易想象出李承乾的这番回答意味着什么。
对于这个已经失去一切的儿子,李世民实在没有理由再去怀疑他说这些话的动机以及这些话本身的真实性。
就这样,因为昔日敌人的一句话,李泰就此与太子之位擦肩而过。
而与此同时,李治则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在一夜之间得到了另一群无关之人的力挺。
准确地说,其实只是三个人:长孙无忌、李世勣和褚遂良。
长孙无忌作为李治的亲舅舅,加之半生与李世民并肩作战,其影响力自不必说。
而李世勣在李靖隐退、侯君集被杀之后,也已隐隐然成为了军方的代表人物。至于褚遂良,则在魏征死后,坚定地接过了那支直言进谏的接力棒。
外戚、武将、言官,三人加到一起几乎就是小半个朝廷。如此强大的声援团,李世民又岂能小看?
至于这三人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突然站出来明确表示支持李治,历史上向来有诸多解读。
比较流行的观点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看中了李治懦弱的性格,扶持他是为了以后把持朝政做打算。综合这二位日后的做所作为,这个说法应该是比较靠谱的。
但问题是,李治真能如他们所愿吗?
十年后,李治将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作为这场斗争最后的胜利者,所有的软弱都不过是表面文章,只要他不愿意,那就没人能看到他那锋利的爪牙。
当然,这么讲也并不完全准确,因为至少还是有一个人看到了。
长期以来,李世勣作为山西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一直负责防御这片李唐的龙兴之地。碰巧贞观五年李治被封为晋王,封地正是山西。从那时起,李治便在理论上成了李世勣的顶头上司。
不知道二人在那段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有过怎样的互动,但至少李世勣最终成了唯一一个对李治做出正确评价的人。
十年后,在那次决定大唐命运的对话中,这三个人将分别基于他们对李治的不同判断押上自己一身的荣辱。
十二、必须面对的对手
十年后的事儿咱们回头再说,因为眼下就有人要为错误的判断去买单。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四月七日,所有的悬念随着李世民的一纸诏令终于尘埃落定。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储君争夺战中,原本最不被看好的晋王李治在最后关头神奇逆袭,成为最终的赢家。此后六年里,他将以帝国未来继承者的身份,稳坐太子宝座。
而作为失败一方,李泰输掉的不仅是曾经触手可及的太子头衔,连他名字前原本那一长串的官位也都被李世民一次性统统收回。
看上去似乎挺惨,但比起当年的李建成、李元吉,李泰和李承乾应该还算幸运。
在处理太子争斗问题上,李世民显然比他老爹李渊做得更漂亮。因为李世民深刻地认识到,要让子孙活命,那就只能让他们一无所有。
面对最高权力的诱惑,所有道义、原则都会变得那样苍白无力,所以这么做看似在打压,实则在保护。
至此,贞观年间最大一场政治风波总算告一段落,然而这件事情的影响却才刚刚开始。
从小到大,李治在李世民的眼里都是一个软弱的孩子。而如今这个软弱的孩子却成了整个帝国未来的继承者。
无论从一个父亲的角度,还是从一国之君的角度,李世民都下意识认为,自己应当在有生之年尽可能帮李治解决掉他日后可能会遇到的麻烦。他要想方设法让帝国在自己的手上变得更加稳固。
于是,在贞观十七年太子事件发生之后,李世民渐渐少了之前的那份从容不迫的气度。
在这之前,李世民一直秉持着谋定而后动的行事原则。无论是平定北方的东突厥,还是经营西域的丝绸之路,他都力求做到以最小代价换得最大胜利。
在这之后,李世民在处理国家大事时,则开始变得急迫起来。
更要命的是,自从长孙皇后与魏征离世后,满朝文武便再也没有一个能时时规劝住李世民的人出现。至于褚遂良,虽然他在名义上接替了魏征,而且很多时候也算是个敢说话的人。
不过敢说话不等于会说话,更不等于能说对话,在这一点上他比起魏老爷子,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选手。
如今放眼天下,北方的东突厥十几年前就已经消停,西边的西域诸国也在大唐强有力的攻势下逐步归附,唯一不怎么服气的,就只剩下一直霸占着辽东半岛的高句丽。
需要说明的是,所谓高句丽其实和今天朝鲜人所谓的祖先高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高句丽是一个从西汉时期就活跃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如果简单一点理解的话,高句丽更加类似于后来契丹、女真这些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原始版本。
只不过与契丹、女真不同的是,由于长期以来在同中原政权对抗中始终没有讨到太多便宜,所以高句丽最终别出心裁地将扩张方向转向了朝鲜半岛。
当然,作为中华文明圈的一份子,高句丽从来也没打消有朝一日入主中原的念头。在汉帝国崩溃后,中华大地陷入了几百年的大分裂时代,而高句丽也趁此时机,开始了对辽东地区的蚕食。
到了隋唐时期,高句丽不仅占据了今天辽宁、吉林全境,连三分之二个朝鲜半岛也在它的实际控制之下。
想想大宋,再想想大明,一个如此强悍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对中原王朝意味着什么,想必不用我多说大家也能领悟。
正因如此,当年杨广才吃了秤砣铁了心,宁肯拼上血本,也要坚决将其灭之而后快。
可惜尽管杨广前后动员了上百万的军队,压上了整个王朝的气运,但最终依旧落了个惨败而归的下场。
讲道理,杨广输这么惨既不能说党国无能,也不能说共军太狡猾。关键的原因其实只有一条,这片地儿实在太冷。
无论之前打得多顺,只要中途对方随便守住一个据点,将战事的节奏拖下来,等到冬季来临,那么进攻的一方就只能老老实实选择撤兵。
这简直就是在高纬度地区作战中的一个死结,别说杨广没能耐破局,就连当年打遍欧洲无敌手的第三帝国对此也照样没辙。
而如今,李世民要征服的,正是这样一片充满危险与挑战的苦寒之地。
(如果喜欢的话,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飞瓜侃大唐』,那里是本作品首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