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以为是天还没亮,其实是进了迷路的森林里出不来。
有没有一束光指引你,或者说这其实不是一束强烈的光,可能仅仅是一只萤火虫,一点点微弱的光亮,就能指引着你摸索着道路往外走。
Ⅰ “可是旭漫你要知道,你已经比大部分人都好很多了,我觉得你真的很可以的!”
就是有个人会跟你说,会不止一次地跟你说:你蛮不错,你可以通过你的努力做得更好!怕是现实生活中少有能这么鼓励肯定自己的人了,算不上是少有了,一个都没有,nobody。
总是听多了好多的言语,关于什么周围的人才巴不得你好呢,你过得不好别人才会开心。哼,才不是呢,遇见美好的人儿,所见即美好。
今天看书的时候,有个地方我觉得写的很在理,大致是这么个意思,总有人看不起那些鸡汤书,觉得是什么low东西,但是能量不足的时候还不能看看鸡汤吗?看看鸡汤,补充补充能量,何乐而不为呢?
我当然知道我自己还是个小菜鸡,但是有个小仙女说我还不错,那我就是very very开心啦!
Ⅱ “摆烂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觉得自己做不好。”
我总是会自己觉得:哎呀,这几天状态不好,调整调整再说吧,再过几天,调整调整再说吧。
后来我发现,状态最好的时候是动起来的时候,而不是调整的时候。就像肌肉拉伤,最好的恢复方式,一定不是一直躺着坐着,而是慢慢运动康复。
一直摆烂不想开始做的原因呢,好像是这样的,比起开启新篇章新东西,倾向于避错,但是这种避错,会加剧对外界的威胁识别,再加上外界的弱刺激,从而裹足不前。
或许我可以做的是,记下来别人平时给我的肯定和认可,闲暇的时候翻出来看看,没事就翻翻看,给自己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
有意识地记录并感知哪些是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的,我自己的优势和长处是落在了哪里。一点点来,事情不就做成了吗。
又想做、又不做,心怀大志、又踌躇不前,及其矛盾、来回横跳是因为自己不太知道自己做什么,或者说其实没有完整的做好过一件事情。
我之前总是觉得,我是一个经常尝试些新东西的人,比较容易的突破从0到1,但是一到1就止步了,再也不动弹了,三分钟热度马上换其他事情做。突然间听到这一点 “矛盾其实可能是因为没有完整地做好过一件事情”。
而我只做了一个开端,只是简简单单地突破了0到1,仅此而已,除此之外别无其它。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美做精看作是100,而我只做了1%,却还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好像突破了什么大的方面。
从状态导向转移到行动导向,开始做,慢慢做,一件一件地做好。找到困住的自己点,慢慢改变,说不定就会慢慢好起来啊~
Ⅲ “我花钱干嘛呢?撒着玩吗?那水里让它飘走吗?”
太对了!!我直拍大腿,真的绝!
现在是一个流行知识付费的时代,似乎是只要你不曾知识付费就低人一等一样。面对着商家给自己创造的一个又一个需求,那些其实我短期压根用不上、甚至是说不定半年之后也不一定能用上。
恩可说“我花钱是因为我有目标,我想去做什么东西我就花了”。我想我这个问题犯得就比较严重了,我花了钱,难道是为了让知识、信息束之高阁?
当然不是,问题来了,那我为什么还要买?
以后长长心,看准自己的真实需求再下手。有需求,学了才有机会立马去做,自己才能得到即时的正反馈,一点小反馈带来另外一点小反馈,再形成一个闭环,带来大的反馈,这不就学成了吗?
“所以你花钱也要花得好看一点,至少这个钱你能拿回来50%。对不对?”
Ⅳ “可是我emo的时候,该做的事情也一件不少。”
“你想想看你,你自己的时间跟我的时间比一下,然后你还要 emo 然后那个再打折一下 emo 的时间。你想想看 emo 我去年一整年都在 emo 但是我干了那么多事情。”
我一定会变好的,你们自己看了那么多期意愿,你们自己没有办法坚定下来是没有办法靠外力阻挠你的,你只可能就是自己想清楚。说我相信每天自己来一个,我觉得我今天一定可以变好。
我觉得我今天所做的一切,我所受到一切挫折,都是为了让我自己变得更好。
Ⅴ “我今天晚上可以 emo 某一个晚上,但明天我一定会加倍地努力。”
学会和自己对话,不开心的和自己讲讲,需求在哪里,情绪在哪里。每天跟自己对话:我做得不好,然后我××也有问题,但是那能怎么办呢?今天这个地方做的不够好,明天就继续加油。
如果在这一个期间没有办法对一下子解决掉这件事情,那就先放一放,反正暂时地放一放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我要去积极地想怎么样去解决方法,可是放一放并不代表扔在一旁什么都不做。
我可以今天emo,但是明天势必又是光芒万丈的一天。
不是带路者,是指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