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笔记:那些哲学家们

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活着是为了什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真实存在的?如何确定你不是生活中楚门的世界?不是生活在梦里?

在生活中,这些问题或某一个问题,肯定曾从你脑海一闪而过,在你茶余饭后的闲暇或是工作间歇的闲庭信步;在小说中,《苏菲的世界》里开篇就出现这类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在艺术里,保罗.高更也被类似问题苦苦困扰,无法自拔,于自杀前留下遗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

哲学的问题,当然需要哲学的答案,还有智慧。哲学Philosophy中,philo意为喜爱,sophia就意为智慧。

哲学无处不在,如《哲学家们都干了什么》中所说,当邻居大妈默念“人的命天注定”的时候,她信奉的是宿命论和决定论;当有人说,赚钱有什么用,钱再多早晚也是一个死 的时候,他讲的是虚无主义;当有人说“当下最重要,活出你自己”的时候,它其实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代言人。


要认识哲学,需要从古希腊三贤开始

第一位 苏格拉底

他说,不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他还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生活在中国的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享年70,他的特点是永远质问。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而从苏格拉底开始,哲学开始研究人类自我。


然后是柏拉图

活在(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教育家,原名亚里斯多克勒斯,柏拉图是体育老师给取的 花名,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富家子弟,柏拉图学院,academy ,现在的学院都叫这个了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看到的都是假的,而真理藏身其后。

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理想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 公民划分为 卫国者(哲学家)、士兵和普通人民三个阶级。

卫国者是少部分管理国家的精英。他们可以被继承,但是其他阶级的优秀儿童也可以被培养成卫国者,而卫国者中的后代也有可能被降到普通人民的阶级。卫国者的任务是监督法典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为达到该目的柏拉图有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他的理想国要求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要。但是在这个国家中,女人和男人有着同样的权利,存在着完全的性平等。婚配制度都严格按照男女双方的软硬件去匹配。每一个人应该去做自己分内的事而不应该打扰到别人。在今天看来,柏拉图描绘的理想国是一个可怕的极权主义国家、毫无自由,一切都是宿命.你可以根据理想国使用手册查到自己的未来。

在长达千年的一个时期里,欧洲被一个类似于保卫者的阶级统治着。在中世纪,人们习惯于把基督教徒分为劳动者、军人和教士。教士阶级虽然为数最少,却掌握着文化传播的工具和机会,并且有力地统治了地球上最强盛的大陆的一半——半个欧洲。

柏拉图式爱情

一种男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62岁,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有钱、有权、有闲。百科全书,写了400多本书,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

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

柏拉图说,“人”这个概念比“张三李四”这些具体的人更真实。“张三李四”生了又死,来去不定,只有“人”这个概念是恒久的。

亚里士多德则说,“张三李四”是具体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而“人”这个概念,完全是我们看过了这么多具体的人,然后在脑子中产生的。所以真实存在的是具体的事物,不是概念。

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人是有理性的动物,苏格拉底是个人,所以,他是个有理性的动物)(傅盛的创业三段论,目标、路径、资源。

后来哲学开始分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笛卡尔就是理性主义的代表,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公元1596年3月31日—公元1650年2月11日,享年54岁

他是近代第一位哲学家,数学派哲学家,曾参加荷兰雇佣军,没怎么打仗,不过瘾,后来又加入巴伐利亚军,参加了“三十年战争”。26岁的时候,笛卡尔离开了军队。

理性主义主要依靠演绎推理,笛卡尔想像中的哲学体系应该像欧式几何一样,先要有一些不言自明的公设。然后用演绎推理的方式推导出整个哲学世界来。

唯我论

在此之前先讲一下二元论,哲学上,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二元论是把我们讨论的世界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心灵,一个是心灵之外的部分。这种观点就叫做“二元论”。心灵一个元,外界一个元,一共二元。这两个元是相互独立的、平等的,虽然两者之间可以互相影响,但谁也不能完全决定另一个。

很多哲学家都被这个问题难住了:我明明知道我所生活的、所感受的这个世界无比真实。但是,到底怎么能严格地去证明它是真实的呢?

他想,不管我再怎么怀疑,“我怀疑”这件事是确定的,它肯定存在吧。也可以说,只要有了怀疑的念头,那么“我”肯定是存在的——“我”要是不存在就不会有这些念头了。

这就是名言“我思故我在”的意思。 

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只能确认我自己存在,外界的一切存在不存在我们不知道,哲学管这叫做“唯我论”。

唯我论还可以和目的论结合在一起。

目的论简单地说,就是认为世间万物是因为某种目的而存在的。比如“世上有苹果是为了给人吃的”。假如我是这世界唯一真实存在的事物,那么很容易就想到,或许这些幻觉都是为了我才创造出来的吧。《楚门的世界》

斯宾诺莎斯(理性主义)

(公元1632年11月24日崇祯5年-公元1677年2月21日,45岁),笛卡尔的继承者,完美地实现了笛卡尔的想法。发表《按几何顺序证明的伦理学》,简称伦理学。用公式来证明哲学问题。

他提 出了“实体”(绝对存在,不可能被怀疑的东西)作为公设。


洛克(经验主义)

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科学派哲学家,经验主义(培根:归纳法)。在《人类理解论》一书中,洛克批评了宣称人生下来便带有内在思想的哲学理论(公设、实体),他主张人所经历过的感觉和经验才是形塑思想的主要来源。由于他在这方面的理论,洛克可以被归类为经验主义者,

反驳:笛卡尔他们研究哲学,不都先要公设吗。问题是这公设它有什么根据吗?斯宾诺莎说世上存在实体,你能做一实验给我证明吗?说白了,笛卡尔和斯宾诺莎构建的哲学世界,整个学说不过只是那几句公设,而这几句公设还没什么根据!

人人生而平等,激励了法国大革命和美国革命


莱布尼兹(理性主义)

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洛克辩论,反驳经验主义者只强调经验,不承认必然规律。提出单子论。他的一句名言:世上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莱布尼兹的世界是由一群极小的精神(单子)组成,斯宾诺莎的世界里所有物体是一个整体(实体)。发明了微积分。

洛克说,理性主义者们所谓的一些先于经验的公设啊、理念啊,和动物的本能没有区别。莱布尼兹针锋相对地反驳:你知道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就是禽兽做事只凭经验,人却能根据经验总结出必然规律。禽兽不知道思考,总以为过去发生的事情,在以后相似的场合下还会发生。所以人可以利用禽兽的习性,去设计陷阱捕捉禽兽。

而你们这帮经验主义者,哼哼,你们只强调经验,不承认必然规律,那你们的联想能力不就跟禽兽一样了吗?

他把自己和洛克辩论的书信集结成了一本《人类理智新论》。但是当这本书写成的时候,洛克已经去世了。莱布尼兹认为对手不能答辩了,自己发表和他的辩论是不公平的,于是在自己生前一直藏着这本书没有发表。

牛顿(经验主义)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

牛顿热衷于做实验,跟洛克一样,经验主义者,他的成就也都来自于做实验,因此他有一句名言“我不发明假说”。潜台词就是,理性主义者们那些坐在屋子里空想出来的假设,哥们我是不同意的。

机械论

用物理学去解释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这种观点就叫做“机械论”。倾向于经验主义。

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机械论,但如果以物理学的观点看,骰子最终的点数,是被骰子的形状、密度、摇晃它时手的力气等一系列客观原因决定的,骰子的运动也得严格遵守物理规律。只要我们知道之前任何一瞬中全部的物理数据,我们就可以计算出骰子最终的点数。普通人以为骰子是随机的,只不过是因为所有数据的计算量太大,超过了人类能力的范围而已。

按照机械论,所有事情都是可以通过科学去计算的,

机械论发展成为决定论,既然世界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那么每一个事件之间必然要遵循严格的因果律。如果人的意识是完全由物质决定的,那肯定也得服从严格的物理定律。那么,整个世界该如何发展,该走向何处,都是由自然定律决定好了的。

除了建立在机械论上的严格的决定论外,在哲学史上,更流行的是部分决定论。也就是物理世界是决定的,但是人也有自由意志,这当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决定论和宿命论很像。用宿命论来安慰自己,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了。

怀疑论VS机械论、决定论

休谟(怀疑论)

公元1711年4月26日-公元1776年8月25日

业余哲学家,经验主义者,他怀疑一切,怀疑机械论和决定论,挑战整个科学体系。

他怀疑一切,所以在休谟这里,经验就是人的感觉印象。我感觉到了什么就是什么,至于这感觉从哪来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

我们能得到的经验就是面前的生活,在有明确的证据证明面前的生活都是幻觉之前,我们就照着自己平时的经验正常生活下去就可以了。我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去无限地怀疑世界。

辩证法 VS 康德及其他哲学思想

康德

1724年4月22日生于Königsberg(哥尼斯堡),1804年2月12日逝,年79岁。

终身未娶,继承 休谟。

名言:

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坐什么,自由是教你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发怒时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物自体”

世界的真面目,起个名字叫“物自体”(也译作“自在之物”)。人类感觉到的世界,也就是“物自体”经过“先天认识形式”加工后得到的东西,我们叫作“表象”。

这个负责加工的机关,我们起个名字叫做“先天认识形式”。类似有色眼镜。

康德认为,这世界上有一些东西(物自体)是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的,人类看到的是被扭曲了的世界(表象)。看到的物体(表象)是被有色眼镜(先天认识形式)过滤了的,而真正的本来面貌(物自体)是无法认识的。

康德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完全不可知,另一个部分则可以用理性把握。

这世上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无法认识的,不可知的那部分因为永远不可知,所以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影响,我们只要安于在能认识的世界里生活就对了。

黑格尔

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

存在即合理。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

自律是自由的第一条件。

历史总是惊人地重演。

真理并不是固定不动保存在世界某处的,真理就是世界变化不止的过程。世界越变化到后面,我们就越接近真理。他认为世界的变化不是无序的,而是有方向的。因为一个又一个新的理论代替旧的理论的过程要符合一定的规则。

这就是辩证法。庸俗点说就是,理论也会进化,是怎么进化的呢?只要有理论,也就会存在一个反对它的理论。这两个理论互相冲突,在冲突中最后会共同形成一个更高级的、新的理论。这个新的理论又会产生一个新的反对它的理论,继续冲突,继续产生新的理论。那么这些理论就是在朝着更高级的、更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下去。

而背后控制这个发展的力量叫做“绝对精神”。所以黑格尔也是唯心主义,他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绝对精神。世界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绝对精神成全它自己。

他在《哲学史讲演录》中,对孔子、孟子讲得很简略,一笔带过;但是对《周易》,——尤其是对道家的老子,的确很重视,并且用专门的章节特别讨论了《老子》中的“道”和“无”。他研讨每个命题,完全按照太极图的正、反、和的三维形式,采用三段式解读法。

黑格尔认为自己揭示了整个世界的规律,说明了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而之前的哲学家们的工作,都是为了黑格尔一个人作准备的。黑格尔说,他的哲学就是一切哲学的终结,哲学发展到他这里到头了。

叔本华

1788年2月22日—1860年9月21日,享年72岁,终身未婚。康德的继承者,悲观主义,30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名言: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所谓辉煌的人生,不过是欲望的囚徒

叔本华认为,物自体是可以了解的,而且万物的物自体是统一的,这个物自体叫做“生命意志”。生命意志就是求生的欲望。比如任何动物的食欲性欲,比如植物破土而出的欲望。但这个生命意志的概念比一般的生物欲望更宽泛,在万事万物背后都有它,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庸俗地说就是,我们以为自己生活,恋爱,结婚,工作是根据我们的理性选择的。而叔本华认为,真正驱动你的都是种种欲望:生殖的欲望,征服的欲望,等等。意志是充满欲望的君王,理性是头脑清晰的老臣。他认为欲望是痛苦的源泉,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作者认为呢叔本华的哲学一半是康德的形而上学,一半是佛教的禁欲观,他把这两者糅合在了一起。

生命意志是邪恶的,是痛苦的源泉。所以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痛苦。因为满足不了欲望,人会痛苦;满足了欲望,人又会产生新的、更高的欲望。

王尔德说的:“人生有两大悲剧:一个是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另一个是得到。”

对付生命意志,什么办法管用呢?

叔本华认为是道德,是通过提高道德、理性和毅力去苦修、去克制我们的欲望。

所有需要克制的欲望中,最重要的就是性欲。我们的很多行为受到性欲的驱使,性欲满足的目的是为了诞生新的生命,而新的生命就意味着新的痛苦历程。

除了苦修之外就是,欣赏艺术。我们在欣赏真正艺术的时候,内心是非功利的、不带欲望的,也就脱离了生命意志的控制。


尼采

公元1844年10月15日-公元1900年8月25日:崇拜叔本华,叔本华讲的是生命意志,尼采讲的是权利意志。这里的权利不是政治权利,而是指要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强壮,更富创造力的欲望。对于弱者来说,权利意志就是争取自由。对于强者来说,则表现为特立独行,勇于牺牲,勇于征服,善于创造以及追求权利。

人研究世界不是为了求知,而是为了去控制世界,这是人的权力意志的表现。

马克思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和黑格尔类似,认为历史的发展遵从辩证法。马克思认为决定历史的是物质,是生产力,不是黑格尔那里的“绝对精神”。

但是机械论的推论决定论一般人又不容易接受,没人觉得自己是被控制的。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决定论这讨人厌的地方给改造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不仅决定意识,意识还能反作用于物质,

罗素

继承黑格尔,英国段正淳,逻辑实证主义,出身英国贵族。他认为哲学必须要采用和科学一样严谨的研究方法,立足于经验,不容许一点儿独断论。

他的名言,三种单纯又极强的激情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一生都在不断地恋爱、分手、结婚、离婚,可记载的妻子或情人有8位)。

维特根斯坦

1889年4月26日—1951年4月29希特勒的同学。终身未婚。罗素的学生,家境富有,

他的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分别代表了横贯其一生的哲学道路的两个互为对比的阶段。

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哲学必须直面语言,“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

后者又把哲学回归哲学,在解构之后是建构,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所以哲学的本质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在“游戏”中理解游戏。

生命哲学

柏格森

首先,科学对生命的描述是分裂的。比如心理学描写一个人的性格,只能一个个描述他的各种属性,比如脾气好、性格开朗等等。但实际上人是一个整体,这么描写就把人割裂开了。

再者,科学对生命的描述是旁观型的。比如说,心理学描述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只能说,这个人是快乐的、痛苦的之类。然而,这种感觉只有人亲自体验到才能知道是什么滋味,文字写得再详细也没有用。

存在主义

萨特&加缪

第一个观点: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选择自由的。

另一个观点是:世界是荒谬的。

加缪的名篇《西西弗的神话》里讲述了一个希腊神话,说西西弗被众神惩罚,把一个巨石推向山顶。但是石头一到山顶,马上又自己滚下来。西西弗必须再次重复这苦役,一直到永远。这很像是咱们神话传说里砍树的吴刚。

结语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人生问题的解答在于这个问题的消除。”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道理在生活中,就相当于人小的时候要问“人为什么活着?”长大了,不问了,不一定是因为知道答案了,而可能是因为某些原因,不需要再问这个问题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657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66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143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732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83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036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2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68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1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4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73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470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2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5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95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584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76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