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己比广泛社交更高效

初入职场,难免会遇到很多没接触的东西,大大小小的问题着实让每个新人措手不及。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也许是因为这句话,很多人外出总不忘到处留电话、要微信。曾几何时,不少人把要到别人电话或合影当成炫耀的资本,做事莫名多一分“底气”。

可别人终究是别人,你的职场你的问题终究要你自己解决,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才是日后真正值得炫耀的资本,没有能力,认识谁都没有用!


不禁想起多年前,偶然机会接触到某位行业大咖,交流甚欢并相互留了电话。原以为这是很重要的人脉资源。不久,刚好遇到一困难,想到了这位“大人物”。于是,长长地发一条短信,没回!又打去一个电话,结果,听到二个字:没空!说实话,当时很有挫败感。

这样的例子,也许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拒绝,以为和对方留了电话存了微信,日后彼此应该能帮忙,但是你却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只有资源平等,才能互相帮助!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无效社交”,很多社交行为并没有实际效益,看似互相留了电话,可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外人看来只不过是白打了一个电话,因为你不够优秀。虽然很残忍,但是谁又愿意帮助一个几乎素不相识的人呢,况且你还不优秀。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年轻的博士生问他导师:“自己正在忙工作,常碰到一些不速之客,该不该拒绝?会不会失去人脉?”导师只回了一句:“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得到有用的社交!”这位年轻的博士生感悟道:“在没获得博士学位之前,很少有人主动找我,我懂现在为什么有人主动找我了”。最后,他肯定地表示应该多花时间在自己科研项目上,没必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社交上。如果你不够优秀,人脉是不值钱的,它不是追求来的,而是吸引来的。只有等价的交换,才能得到合理的帮助——虽然听起来很冷,但这是事实。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很多经理层管理者都喜欢社交,认为认识的人越多越好、微信通讯录的人越牛越好。其实能对你产生价值的,也就是少数几个人,因为大家的精力都有限。要让别人为你产生价值,要么是你们之间的情分足够,要么是你本身有价值因而值得别人的投资,就这么简单粗暴。

这也不是让你做个没原则的老好人,在职场中,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多表达善意与诚意。特别是举手之劳的事情,顺手就帮了,何乐而不为。少麻烦别人还会让你的领导觉得你是一个会主动思考和动手的人。对于职场新人,大家总会觉得多做一些分外的事,多帮助别人,多锻炼自己。多锻炼自己是没错,但是这不代表可以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去端别人的饭碗,首先你得在企业,在这个制度里游刃有余。


要记得,人脉的实质是人情的消耗和利益的交换,提高自己比广泛社交更高效、半衰期更长。

认识的人多,不代表人脉广,能对你产生价值的,才叫人脉。

会交朋友的人都是聪明的人。如果一个人还在向别人炫耀他的朋友如何如何多,我觉得这个人是非常幼稚的。有一句话:朋友是奢侈品,越往后走数量越少。

会交朋友,并不意味着需要结交很多朋友,相反,聪明人不愿意去结交过多的朋友。可能在多数人的认知里,朋友越多越好。朋友多,意味着人脉广,交际能力强,圈子广,看起来好处很多。其实未必。交友,本质上还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朋友广遍天下,交心的却寥寥无几。酒肉朋友甚多,可真心待你的不多。要让别人为你产生价值,要么是你们之间的情分足够,要么是你本身有价值因而值得别人的投资。

前者,一个正常人只能维持在个位数。后者,才是真正没有上限的,且不需要你主动钻营的,人们自会向能产生价值的人靠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12,963评论 4 26
  • 微信公众号:欧某人的世界观 最近打算通过写公众号的方式,花点的时间来重新读读孙子兵法的想特别的强烈。 我越来越觉得...
    clairexyu阅读 5,057评论 2 4
  • 终于得到了某某人的认可与支持,终于可以重新鼓起勇气,坚持我的梦想。 团队一直在进步,我要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
    賰賰阅读 5,317评论 0 0
  • 生命总会有几个人,走进你的心里,陪伴着你的成长,鼓舞着你的信心,照亮着你人生路上的灯塔。 峰,对于我来说,就是我的...
    奔__阅读 1,085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