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员工虽然平时都在一起工作、就餐,但因为分工不同,正式交流也不太多,时间长了闲得DAN疼,背后说同事容易被人听见,在仓库工作又接触的人有限,所以就有好事者拼命传播小道消息:张家长、李家短、三个蛤蟆六个眼什么的。这事王二也不便于管,但老是觉得一群大老爷们向老大妈看齐,不是个味。
还有就是仓库的员工文化程度相对不高,讲话比较直接了当,熟人还好,如果是生人,一听跟骂人似的。即使仓库内部的员工,偶尔也会出现一言不合就吵起来的情况。
王二觉得大家还是缺乏正常的交流渠道,员工参加工作的时间不同,年龄从22到50岁的都有,互相缺乏了解。如果能彼此了解生活经历,是不是会好些呢,可以试试。
王二于是在例会上提议,每个人讲讲自己学习、工作、恋爱经历,找些好玩的事分享给大家,每月安排一个人,从年龄最大的员工开始。事是王二提的,被员工起哄要求先带头。
作为开场,王二认真准备了两天,下次会议上开了头炮:“位于鲁西北的一个小村子,在一个伸手不见黑夜的五指,小嗖风风地吹着,外面下着瓢泼大雨。当时,没有红霞满天,没有鲜花铺地,尽管是夏天,连雷都没打一个,王二默默地出生了,……(此处略去10万8千字)”。还好,因为工作、学习经历比较复杂,趁此机会好好吹嘘了自己一把,把一个伪学霸的求学过程描述的淋漓尽致,收获眼镜片、点赞无数。
后续活动时,员工有回忆起故去的亲人痛哭失声的,有感恩公司热泪盈眶的,也有转战中国各大城市打工让人惊叹不已的。虽然大家都是工人,没那么多神奇的际遇,但经历也是五花八门,让人大开眼界。其实,任何一个企业中,不管哪一个岗位,如果把大家的经历都写出来,完全可以出一本书了。
王二后来总结道:进行团队建设,不一定非要吃吃喝喝、旅游观光、拓展训练。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让员工能够互相加深了解,很多矛盾自然就化解掉了。人们互相之间出现争执,很大程度上就是互相不熟悉、交流少。作为管理者,应该在工作中随时创造机会,让员工彼此之间增进了解,不一定非要花多少钱,需要多么大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