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天地万物之主宰,是天地万物消长变化的运行的准则,是大中至正的;良知是人之主宰,是促使人认知和掌握天地万物消长变化的运行的准则,亦是大中至正的;道和良知,同属一个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故而,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即是道。先天而成的东西就是性之源;又称先天之性,也称本性之能的本源。天生而成的东西就是性之本体;又称天命之性,也称天命所赋予的本性之能。后天而成的东西就是性之用;又称习性,也称本性之能的生发运用。性之源、性之本体、性之用;三者只是一性,是体用一源的。就人而言,心之源即是天地万物之性,是一切的本源;心之本体即是良知,是明觉一切的根本;心之生发运用即是意,是生成一切的条件。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是良知,是天命所赋予人分辨是非善恶的本性能力。是非善恶是什么呢?正确、适当的就称之为是,也称之为善;不正确、不适当的就称之为非,也称之为恶。良知不感应天地万物,则无所知;一旦感应天地万物,则无所不知。扩充心中良知于天地万物上,良知必然随天地万物而发动灵明觉知的感应,由此灵明觉知的感应而生成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意念行为;这就是在天地万物上,体现大中至正的良知。因此,良知是无知、无不知的;由无到有,是良知显明的表现;由有到无,是良知无所束缚的表现。无和有的相互转化,是以大中至正的良知为根本。故而,良知感应天地万物之是非善恶越精微全面,则心中良知的本性能力就越彰明显著。所以,良知没有固定的方体,以感应天地万物之是非善恶为本体;故而,良知凝聚则为一,发散则无限。良知以感应天地万物之是非善恶为本体,因此良知自然可以自天地万物之中,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故而良知无所不知的根本,就是来源自天地万物之中。良知的无所不知,必然是有其过程的,是循序渐进的,是笃行体察得越精微就越清晰的、越全面就越透彻的。因此,致良知就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对天地万物产生准确、真实的感知,而生成明辨是非之理,及正确、清晰的认知能力,并作出适宜于心性,乃至适宜于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上的至善行为。所以,人对于不清楚明白的,致力于去弄清楚明白,从而形成适宜、正确、有效的至善行为,这恰恰就是良知灵动显明的表现,这就是良知的生发运用;故而,良知是中正平和的,没有固定的方体,没有固定的形迹,是因时事制宜而灵活变化的中正之理;所以,良知是大中至正的,不是大中至正就不是良知的本性。大中至正的准则,做到恰到好处即是。知,是良知的本性;所以良知无所不知。能,是良知的本能;所以良知无所不能。因此,致良知就是彰明对天地万物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心性,且自发脚踏实地、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的笃行。所以,人在应对天地万物时,要常持中正平和的心态,才能够显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良知不是以私意杂念应对天地万物的,是以大中至正的准则应对天地万物的;故而,大中至正的良知的认知就没有不准确的、行为就没有不恰当的。
人在感应天地万物的是非善恶的时候,从中也会带来习气的影响,而滋生不正的私意杂念;不正的私意杂念越活跃,大中至正的良知被蒙蔽的状况就越严重,那么人就越发难以产生恰到好处的意念行为,这就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被蒙蔽了,受私意杂念所驱使的原故。私意杂念,又称之为恶念,是不正的习气;至诚中正的意念,又称之为善念,是大中至正的本性自发的意念;本性被习气扰乱,那是因为没有立定大中至正的志向。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性情和天赋,从心性上来说,人的想法除了由本性产生以外,还会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或是人,或是事,或是物,或是习惯,或是学识,或是思想,或是信仰等。每一种信仰都有着不同的想法来源,这些想法中也包含着愿望,学术,灵感,趋利,避害的信息等等。这就是心中良知在感应天地万物的是非善恶时,所留下的习气。故而,人没有固定的信仰和志向, 人的命运都决定于自己的性情,人的处境都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同样经历一件事,每个人的感受都不完全一样,同样说这一样的话,每个人给别人的感受是不同的。这就是人类受习气影响后,心中形成了不同的习性构造。而构造人类习性的本质,就是良知在感应天地万物时所产生的习气。 心性原本是无形无质、至诚中正、纯粹是至善的本性。因此,凡是做学问的,内心因不良习惯而改变,被不良风气所占据,就应该好好地反省,并端正自己的志向了。意念不正,即是认知不正;端正意念,即是端正认知;认知端正,行为亦即端正。故而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则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至诚无息。人欲即是习气,即是不正的意念。一个人的思虑杂念,是很难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制排除的,需要按照正确有效的办法来处理,才能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意念,达到没有私意杂念的状态,纯粹是专注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却蕴含着哲理,就是当思虑萌动的一刹那,在刚想出还未完全出现,或已出现的时候,良知觉察到了,马上集中精神,将心反观内照,细细体察这个念头存在的那种状态,看引起它出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管是什么也不要理会它,就只安心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上,洞察这个念头纯粹存在的状态,从而使这个念头,正确有序的消化,并转变成大中至正的意念;良知是大中至正的调节器,所有好的都因良知而来,所有坏的都因良知而去;这就是良知的正确认知的根本所在。欲要产生准确、真实的感知,从而生成明辨是非之理,及正确、清晰的认知能力,并作出适宜于心性,乃至适宜于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的至善行为;就必须要弄清楚天地万物中,具体人情事物的真实情况,搞明白具体人情事物的本来面目,并使具体人情事物各得其正;欲要清楚、明白这些东西,就需要发动本身的学问思辨行的工夫,去纠正不正、革除私意杂念,以复归全体之正;即是正确的调整心中的意念,在动心起念之间,都契合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大中至正的心境,必然是中正平和的;以中正平和的心境应对天地万物,从而就能够正确的调整心中的意念了。以此不断地精练心意之间,对天地万物的准确、真实的感知能力,而后生成明辨是非之理,及正确、清晰的认知能力,并作出适宜于心性,乃至适宜于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的至善行为。所以学问思辨行的目的,在于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即是在心意之间,对天地万物所发的意念上,纠正不正、革除私意杂念,以复归全体之正;故而彰明良知,就是使心中良知不被不正的私意杂念所蒙蔽,使不正的私意杂念在心意之间尽数消除,使不正的私意杂念再也不沾染间杂于心意之间,从而显露出良知原本清楚明白、通达透彻的本来面目,这就是致良知。然而分辨是非善恶是良知的本性能力,为什么还要去作学问思辨行的工夫呢?去作学问思辨行的工夫,大致是这样的,一个如此做的原因,是因为心中在感应天地万物的是非善恶的时候,从中也带来了习气的影响,而滋生不正的私意杂念,从而导致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被遮蔽了的原故,不得不作学问思辨行的工夫,彰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另一个如此做的原因,在于学问思辨行,是彰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一条坦途。既然如此,为什么学问思辨行,可以彰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呢?学问思辨行,就是真知笃行的过程,开始学习就是认知的过程、就是笃行的过程,认知、笃行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使本身的认知行为正确、无过失、无不及而已,即是在认知行为上,彰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这就是至善。所以学习的过程,即是认知的过程,即是笃行的过程;遇到学习上的困惑则有疑问,所学习的东西是否正确、中正合理呢?亦不能没有疑问。有疑问而询问,所以询问即是学习的过程,即是认知的过程,即是笃行的过程;所询问的结果是否正确、中正合理呢?又不能没有疑问,故而有思考,所以思考即是学习的过程,即是询问的过程,即是认知的过程,即是笃行的过程;所思考的东西是否正确、中正合理呢?又不能没有疑问,故而有辨析,所以辨析即是学习的过程,即是询问的过程,即是思考的过程,即是认知的过程,即是笃行的过程;所辨析的东西是否正确、中正合理呢?又不能没有疑问,故而有笃行,所以笃行即是学习的过程,即是询问的过程,即是思考的过程,即是辨析的过程,即是认知的过程;所笃行的东西是否正确、中正合理呢?又不能没有疑问,故而有认知,所以认知即是学问思辨行的过程;以此真真切切、踏踏实实的工夫,彰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则认知就没有不明白和不正确的地方,笃行就没有过失和不及的地方。所以学问思辨行知,这六种工夫是一体之体,只要有其一在,其余五者也相伴而在。学问思辨行知的本质就是至诚中正;以此在人情事物上磨练自身,从而彰明我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所以学问思辨行的工夫,即是知行合一的工夫;亦即是说学问思辨行,就是真知笃行的工夫,都是在致良知,其本质都是良知的生发运用。因此凡是知之不真切或知之不明的地方,笃行用功而后可以明白,笃行就是要努力践履致良知的工夫,使致良知的工夫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所以真知必然笃行,笃行必然真知,其本质只是至诚中正。意志坚定不移是诚意的凝聚,是大中至正的良知的特性;所以至诚中正必然是心悦诚服、坚定不移的专注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上的。良知的认知意志,拥有高度自觉的大中至正的认知本能,能够革除和纠正一切不正的私意杂念;如良知大中至正的认知意志在钟爱伴侣上,良知大中至正的认知意志,必然纯是钟爱伴侣的,对钟爱伴侣的认知拥有高度自觉的本能,不受功名、物欲、美色等一切外在的诱惑和迷惑;在钟爱伴侣上,其大中至正的本性,始终不受一切不正的影响,良知对钟爱伴侣的认知意志,始终是坚定不移的。因此欲要致良知,意志必须要坚定不移、中正无息、至真至诚。认知是发动笃行的主意,笃行也是使认知上不明的地方,变得真切明白的行为。所以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落实;知是行的过程,行是知的结果;行是知的过程,知是行的结果。认知是本性驱动的行为,行为是本性驱动的认知。凡是知中不见行,行中不见知者;都只是知之不真切,还有私意杂念在此中阻碍的原因。如果能够领会,只要说到知,行便在其中了;只要说到行,知便在其中了。因此,真知必然笃行、笃行必然真知;故而两者由始而终、由粗而精、由不能而能的过程都是知行并进、互相存养、互相促进、互为其根、内外本末、体用一源、一以贯之的一体之体,这就是知行合一之理,这就是致良知。良知的本然状态是完美无瑕的,良知的本身没有精粗;人致良知的工夫有所精粗。孩童心中的私意杂念微小薄弱,故而良知显现的认知学习能力强,然而孩童对天地万物之是非善恶的感知极其粗浅,所以孩童心中良知显现的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认知能力也极其粗浅,这也反向的印证了良知感应天地万物之是非善恶越精微全面就越彰明显著。所以丰富自身对天地万物之是非善恶的感知,那么良知的知是知非、知善知恶的本性能力则越彰明显著,是心性大中至正的本来面目。心性大中至正的本来面目是最本质的、最纯粹的、最至诚无伪的。使性情正大光明、使心态中正平和、使意志至诚坚定、使觉知灵动显明、使志向高大光明、使志趣鼓舞欢乐、使心身勤快积极,这就是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根本方法。
意念的显现,是天地万物中具体人情事物,在我心意之间的呈现;意念的消长变化,是天地万物中具体人情事物,在我心意之间消长变化的状况;因此纠正心中的意念,使意念之全体正确无误,则人对天地万物中具体人情事物的认识就正确无误,这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这就是在彰明良知;良知显明,自然就会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至诚中正的至善本性上,而后在待人、接物、处事上,就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动心起念间,就是立诚的起点,于此处立定,就能够彰明至诚中正的至善本性。以此彰明大中至正的本性,从而对人情事物产生准确、真实的认知能力。对人情事物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要在相应的人情事物上不断地学习,仔细地询问,审慎地思考,清晰地分辨,忠实地笃行。学了还没有学会就不中止,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思考了还不懂得就不中止,辨别了还不分明就不中止,实行了还不够真切笃实就不中止。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十倍的工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工夫。这个过程就是不断地彰明大中至正的良知的过程,以大中至正的良知对人情事物的是非之理,产生正确、清晰的认知本能。人若是对上述的工夫都能忠实地这样去做,即使愚笨也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变得刚强。要是都做到了这些,那么致良知的工夫做到准确、真实的感知就可成了,从而生成明辨是非之理,及正确、清晰的认知能力就可成了。以准确、真实的感知,而生成的明辨是非之理,及正确、清晰的认知能力,去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就能做出最适宜的至善行为了,则是实行中正之理了。扩充实现良知要懂得量力而行,步步推进,在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时,该主则主,该次则次,该做则做,该停则停,该先则先,该后则后,该重则重,该轻则轻,该应当怎样则应当怎样,及其以光明、彰显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为目的的种种行为,都是致良知。因此,致良知的工夫,就是在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上,作出灵活适宜且中正的行为。己所不及,而强行为之的行为,就不是大中至正的本性行为,即不是致良知。因此,我辈致良知,是各随自身能力所及,今日致良知能力如是,就随此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所明觉,便由明日之知扩充到底。如此不断地推进、不断地明觉、不断地突破,致良知的工夫则越发真切、昌明、清晰、透彻,这才是惟精惟一的工夫,是不断地精练致良知的工夫的过程;是不断地循环这个维持和改善的过程。维持是稳定的根基,改善是进步的动能,不断地循环这个过程,则可以不断地向着稳定中进步。因此,致良知就是真心实意、力所能及的扩充实现良知的本性行为,并且不断地循环这个维持、精练和优化的工夫,从而使致良知的意识,在心意之间达到高度自觉的本能;即是扩充心中良知于事事物物上,良知所到之处必然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那么心中对事事物物的全体性质功用,就没有不明白、没有不准确、没有不尽性的地方。
主宰人的意念行为的就是心,心的灵明就是良知;心所生成的东西就是意念,这是心感应人情事物而生成意念;意念是自身的认知意识,对人情事物的反应。因此,意念必然是作用到人情事物上的。意念的产生,就是行为的开始;行为作用到人情事物上,就是意念的呈现;而心所生成的意念,就是人情事物在心意之间的呈现。故而行为上准确、笃行的地方,就是认知上正确、真切的表现。认知上正确、真切的地方,就是行为上准确、笃行的表现。意念的核心,即是认知。心中对人情事物所发的意念不正,即是心中对人情事物的认知不正。心中对人情事物所发的意念大中至正,即是心中对人情事物的认知大中至正。所以欲要认知正确无误,就要纠正自己心中对人情事物所发的意念;以公正无私的心念,对人情事物进行全面精微的扫描明察,则人情事物内外本末的是是非非都无所遁形,那么心中对人情事物的认知就正确无误,这就是知行合一之理。因此认知和行为是同一个根源,同属良知的生发运用。意念真诚是知行合一的关键所在,意念真诚就没有私伪的杂念,那么意念和身体的行为就是一致的至诚中正,是由良知生发运用,所以致良知的工夫在于意念真诚。意念的真诚与否,与心境的愉悦有直接关系,愉悦的心境流露出的意念是最真诚的。因此心中最真诚的意念必然是愉悦的,所以致良知是心悦意诚的行为。大中至正的良知的心境是心满意足的,且积极、自信、安定、从容、愉悦、而又快乐的。所以致良知就是真心实意、坚定不移、积极快乐地,扩充实现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行为;只要有一丝自欺虚伪之意,就不是真心实意,不是真心实意就不是致良知。在人情事物上,只有革除、纠正心中的不正意念,以成全体的中正之理才是致良知。心中良知对人情事物的中正之理,拥有高度自觉的本能,而不受环境、事物及其他杂念所局限与影响。良知高度自觉的本能,是它本然的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本性。所以在人情事物上,心中的意念行为凡有不合于中正之理的,良知都可以明觉到,依良知的这个灵明去正其不正,以复归全体之正,即是致良知。这个良知的灵明,即是整个澄明的意识状态;即是自省;即是明觉;即是准确真实的感知;即是正确清晰的认知;即是明辨是非之理的本能;即是天理;即是中正之理;即是主宰。良知的这个澄明的意识状态,是整个脑海里都是澄明清晰的意识,没有丝毫的私意杂念及识见,但感应人情事物的时候,就会呈现出最正确清晰的认知,这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本能,这是一种无知、无不知的状态。欲要进入这种心中纯是澄明清晰的意识状态,心意之间必须只是致良知这个唯一的意识,而没有丝毫不正的私意杂念,那么心意之间就有了明确的定向,继而心身就能进入动亦定、静亦定的安定平和的状态,这样心身就会安宁、从容、自若,那么心意之间这一个致良知的意识就会扩充开来,而后心中就会纯是澄明清晰的意识,而后心意之间就形成纯是致良知的本能,而后扩充到事事物物上,心身就会体现出澄明清晰的真知笃行,这就是良知无所不知的法门。然而良知无所不知,是有其过程的,是循序渐进的,是笃行体察得越精微就越清晰的、越全面就越透彻的。如在敬爱父母上,亦只是要心意之间纯是敬爱父母的,没有其他不正的私意杂念,敬爱父母的心意就会自然流行,心身就会笃行于敬爱父母的行为上,良知敬爱父母的大中至正的本性就会彰显出来,良知对敬爱父母的认知,笃行体察得越精微就越清晰、越全面就越透彻。如在钟爱伴侣上,亦只是要心意之间纯是钟爱伴侣的,没有其他不正的私意杂念,钟爱伴侣的心意就会自然流行,心身就会笃行于钟爱伴侣的行为上,良知钟爱伴侣的大中至正的本性就会彰显出来,良知对钟爱伴侣的认知,笃行体察得越精微就越清晰、越全面就越透彻。如在爱护子女上,亦只是要心意之间纯是爱护子女的,没有其他不正的私意杂念,爱护子女的心意就会自然流行,心身就会笃行于爱护子女的行为上,良知爱护子女的大中至正的本性就会彰显出来,良知对爱护子女的认知,笃行体察得越精微就越清晰、越全面就越透彻。良知对于兄弟姐妹、亲戚朋友、所有的人,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等天地万物也是一样,没有不去真实地爱他们的,以此来光明、彰显良知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故而良知就没有不知道的、没有做不成的,从而就可以做到天下共和、万物生长化育了。春气到来草木就生长,秋气到来草木就凋零。生长与凋零,是节气变化的因素造成的,不是它们自然而然会这样的。所以变化的因素一出现,万物没有不随之变化的,变化的因素不出现,万物没有可以发生变化的。古人能够审察天地万物发展和变化的因素的运行情况,所以天地万物没有不能被自己掌握和运用的。这就印证了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生长化育的一体之源。这就是《大学》所说的使光明的本性在普天之下彰显出来,也就是《大学》进一步所说的家庭和睦、国家安定和天下太平,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充分发挥人类和万物的本性功能,即是尽性。
良知,是洞明天地万物的根本。致良知,就是扩充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于天地万物上,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正。致良知,即是在天地万物中,彰明显著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从而洞明天地万物本质的核心功能;天地万物本质的核心功能彰明,则可以发挥天地万物的全体性质功用。所以在天地万物上扩充大中至正的良知,或在天地万物上彰明显著大中至正的良知,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欲要在天地万物上,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要纠正不正、革除私意杂念,复归大中至正的心体,从而洞明天地万物的全体性质功能。天地万物的本源是大中至正的,天地万物之生长,必然有其生长的中正之理在;天地万物之消亡,也必然有其消亡的中正之理在;天地万物之转化,也必然有其转化的中正之理在。即如易经上所说的阴阳之消长变化,皆有消长变化的中正之理在。因而,天地万物发展的消长变化,皆是中正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去做纠正不正、以复归全体之正的工夫呢?所谓天地万物发展的消长变化皆是中正的,是以天命之性适宜于其本身发展的消长变化而言的,即是这个天命之性完全符合天地万物本身的消长变化;然而天地万物的天命之性各有差异,即是其本质各有差异,故而必然是各有各的适宜之处,这些各不相同的适宜特性,落实到具体人情事物上,必然有适宜的或不适宜的,因而就产生了合理的和不合理的、正确的和不正确的、善的和不善的、有利的和不利的、遵循的和抵抗的、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等等,这样相对的正和不正的东西。所以就有了纠正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的工夫。譬如:四季气候与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某一些农作物的生长,有不利于某一些农作物的生长;这就是适宜与不适宜的结果,是遵循了大中至正的准则。至于培育反季节生长的农作物,是良知使人掌握了大中至正的准则,从而使反季节的农作物得以顺利生长,这也是遵循了大中至正的准则。又如:将帅是全军指挥的主帅,本是要遵从他的指挥的,若是将帅的指挥不当,副将就不能遵从,这是因为不当的指挥,会导致全军覆灭的惨败。父母是家里的主导者,本是要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的,若是父母的主张不当,儿女就不会遵从,这是因为不当的主张,会导致行为不当的原故。所以,将帅欲要指挥全军得当、副将欲要遵从得当,父母欲要教导儿女得当、儿女欲要遵从得当;唯有心意之间复归了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而后以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明察分辨事事物物,则心中对事事物物的天命之性的明辨就没有不精准、没有不正确的地方,即是心中对事事物物本质的核心功能的明辨就没有不精准、没有不正确的地方,从而就能够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正了,也就可以做出最正确、最适宜的行为了;明白通达大中至正的本性,就掌握了天地万物发展的消长变化的准则;这就是中正之理的扩充和运用。所以在人情事物上,心所发之意对人情事物的作用,其意识中有善的意念和不善的意念,及正确的意念和不正确的意念之分。凡是不合理,且没有效益并不适宜于心性及人情事物的意念,都是不善的,且不正确的意念。凡是合理,且有效益并适宜于心性及人情事物的意念都是善的,且正确的意念。凡是不善的,且不正确的意念,要坚决全部纠正和革除,从而彰显善的,且正确的意念。对善的,且正确的意念,实行合理、有效的布局和规范是致良知的工夫;不断地完善,及优化善的,且正确的意念的布局和规范,亦是致良知的工夫;不断地纠正、革除无效且粗糙的意念也是致良知的工夫;心意之间不滋生、不滞留不合理且无作用的意念也是致良知的工夫;及时实行正确、有效的意念并且使心中有清晰、明白、顺畅的布局和合理有序的规范行为,也是致良知的工夫;心意之间无所留存、无所滋生不善的和不正确的意念,心意之间无所拖延、无所滞留善的和正确的意念的施行,亦是致良知的工夫。然而大中至正的意念是变动不居、恰到好处的,有在此处正确的,而在别处就不正确的;有在这时候正确的,而在别的时候就不正确的;因此,意念行为本来无是非善恶,只因在具体人情事物上有恰当与不恰当的分别,才讲是非善恶。故而,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即是以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调整转动意念行为的生发运用,使之意念行为的生发运用处处都中正适宜、恰到好处;这就是致良知。在人情事物上,坚定不移地推行这个大中至正的至善工夫,从而反复的笃行、精练、优化、扩充这个大中至正的至善工夫,这就是致良知的工夫越发精纯的过程,这就是大中至正的至善工夫做到极尽精微。认知的自我检验,就是本身以致良知的工夫实行自我审视和反省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产生真知灼见。这个认知的自我就是心中的灵明,是每个人的真己。心中的这个灵明就是良知,是明觉一切、主宰一切的根本,在人情事物上,心所发之意,有善或不善的,心中良知都能够明察觉知得了,在良知的审视之下,意念行为的善与不善,都将无所遁形。从而在人情事物上,心中所发之意就能够正其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因此,圣人一定会审察行动的原因与方法,使认知、行为无不中正,不是圣人故意这样做,是大中至正的良知自然而然的结果。
彰明显著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是道;遵循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修养自身,就是教化。所以由诚挚之心自显明白通达,是天性使然;由明白通达自发诚挚之心,是教化使然;这就是中庸所说的自诚明和自明诚。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纯粹的至善,是完美无瑕、不增不减的,是无过、无不及的,是独立而不偏不倚的,是不离却人情事物而又流行不息的;大中至正的良知是人人皆有的本性,是众人都能理解并能身体力行的。众人大中至正的良知是一样的,而众人致良知的工夫有所差异,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最后众人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知的根本,都是在光明这一个大中至正的良知;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而直到众人成功,都是在笃行大中至正的良知这一个工夫。大中至正的良知既广大又精微,平常人虽然愚昧,但还是可以知道它的,但大中至正的良知的至善处,即使是圣人也有知之不尽的地方;平常人虽然不贤明,但还是可以实行它的,但大中至正的良知的至善处,即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故而致良知是永无止境的,没有什么地方是不可以应用的,良知大中至正的至善处,即是大中至正的本性在体用一源上做到极至的精微广大。所谓‘至善’,就是遵循中正而不偏不倚的大中至正的本性。良知的天命性质是精纯的至善,它那灵明而不暗昧的特质,就是至善的显现,就是明理的本体,是大中至正的。在人情事物上,至善的显现,表现在肯定对的、否定错的,是非善恶、轻重厚薄、主次先后,都能根据当时的情景而感觉展现出来,它富于变化而没有固定的形式,然而也没有不公正的地方,使事事物物都得其中正。所以它是天地万物最正确的准则规范,是大中至正的判断。其中不容许有丝毫的私意杂念、私意用智、增益减损存在。其中若稍微有一点私意杂念、私意用智、增益减损,那只是出于私欲的意念和简陋的智慧,而并不是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光明良知做到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人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后来的人,因为不知道达到至善的关键,就在于光明、彰显我们自己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而是用自己掺杂私欲的智慧,从外面去揣摩测度,从而变动了大中至正的心体,因此蒙蔽了良知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心为统帅的简单道理,变得支离破碎、四分五裂,人们的私欲泛滥而大中至正的良知被蒙蔽阻塞,至善的学养由此在天下中变得无比混乱。在古代就有想使至善昭明于天下的人,然而因为他们不知道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在人情事物上彰显出来即是至善,所以使得自己夹杂私欲的心过于膨胀、拔高,最后流于虚妄空寂,而对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真实内容无所笃行,道家和佛家两种流派就是这样的。古来就有欲要匡正国治、亲仁爱民的人,然而由于他们不知道复归大中至正的心体,而使心意之间陷于卑微的琐事中,因此将精力消耗在玩弄权谋智术上,从而蒙蔽了真诚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春秋五伯这些功利之徒就是这样的。这都是由于不知道光明、彰显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过失啊!所以光明、彰显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对于匡正国治、亲仁爱民来说,就像规矩定义方圆一样,就像尺度丈量长短一样,就像计量称量轻重一样。所以说:“方圆如果不以规矩定义,就失去了准则;长短如果不以尺度丈量,就会出错;轻重如果不以计量称量,重量就不准确。而匡正国治、亲仁爱民不以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来规范,就会杂乱无章、失了分寸。”因此,彰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从而规范自身致良知的扩充和运用,这就是人对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学养。人生求取至善而迷茫,只是不知道至善即是在人情事物上,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因而从外面的事物上去寻求;使得求取至善的方式、方法变得杂乱无章、零散不一、错杂纷纭,并不知道求取至善有一个确定的方向。如今既然知道至善就是在人情事物上,彰明显著我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而不用向外面寻求,这样意志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从而就没有杂乱无章、零散不一、错杂纷纭的弊病了。没有杂乱无章、零散不一、错杂纷纭的困扰,那么心就不会妄动而能处于安静。心不妄动而能处于安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安宁从容、积极自信的面对任何的处境。能够安宁从容、积极自信的面对任何的处境,那么只要有一个念头产生,只要有对某事的感受出现,它是属于至善的呢?还是非至善的呢?我心中良知自然会以详细审视的大中至正的本能,对它进行全面精细的扫描明察,因而就能够达到虑事精详的效果。大中至正的心性能够虑事精详,那么分辨就没有不精准、没有不正确的,处事就没有不恰当的,这就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彰明显著的必然结果。
“大学”,讲诚意;“中庸”,讲诚身;两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意念真诚,身体行动必然也真诚;身体行动诚恳,意念必然也诚恳;身体行动不诚恳,是意念不真诚的原故。真诚是自己成全自己,良知是自己引导自己。真诚,是心中良知的能力能贯通到事事物物上的工夫;没有真诚,良知的真意就会被私意杂念所阻隔,就阻碍良知的能力扩充到事事物物上,那么事事物物之理就不能够各自清晰明白。因此,心意之间必须纯是良知的中正之理,然后扩充到事事物物上,则事事物物各得其正。若想辨别是非善恶以使意念变得真诚无妄,其关键在于光明良知,按照良知的判断去行事而已。要想正确运用自己的良知,就不能落入空洞无物的说辞中,必然是有其实在内容的。良知必然是落实在感应人情事物的是非善恶上的,并遵循好善恶恶的至善本性,凡有意念产生时,必然是落实在人情事物的某一件事情中,良知所知道的善,虽然人们真诚地想去喜欢它,但若不在所在的事情上,去实实在在地笃行善的意念行为,那么在具体的事情上,就有不正的地方,从而可以说那喜欢善的意愿,还有不诚恳的成分。良知所知道的恶,虽然人们真诚地想去讨厌它,但若不在所在的事情上,实实在在地去纠正、革除恶的意念行为,那么在具体的事情上,就有不正的地方,从而可以说那讨厌恶的意愿,还有不诚恳的成分。如今在良知所知道的善事上,也就是在善意所在的事情上,实实在在地去为善,使为善的工夫没有不尽善尽美的。在良知所知道的恶事上,也就是在恶意所在的事情上,实实在在地去纠正、革除恶,使去恶的工夫没有不被纠正的、没有不被革除干净的。现在在人情事物上,对于良知所知的善意,没有不真诚地去喜欢的、笃行的,对于良知所知的恶意,没有不真诚地去讨厌的、革除的,这样由于不欺骗、不蒙蔽自己的良知,在具体的人情事物上,就没有不正的成分存在,我的良知所知道的内容就没有亏缺的地方、没有被掩盖的地方、没有不真诚的地方,从而它就得以达到纯正至善的极点,就是大中至正的。这样心中才会愉快坦然,再也没有其它的遗憾,从而真正做到心满意足。在人情事物上,心中产生的意念没有自欺不实的成分,才可以说我们的意念真正诚实无妄了。真诚不是只成全自己就完了,还要成全万物;良知不是只引导自己就完了,还要引导万物。成全自己、引导自己,得其中正之理是智慧;成全万物、引导万物,得其中正之理是道德。修身的所有行为,都必然与天地万物发生互动,保持灵动明觉的状态,去调整自身的意念行为;也就是通过调整自己的意念行为,与天地万物间实现有益的相互影响。一方面通过自身意念行为的调整修养,能够触动天地万物的具体人情事物,从而去影响和变化具体的人情事物;另一方面,也只有通过调整自己与具体人情事物的互动行为,才能够更好的修养自身。因此,成就天地万物也就是成就自己的必然途径,是成就自己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是良知发自天性的德行,是合内外而为一的道。最高境界的致良知是坚定不移、永不休止、自强不息的,坚定不移、永不休止、自强不息就会长久,长久就会有效应,有效应就会深远无穷,深远无穷就会博大深厚,博大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博大深厚能够负载万物,高大光明能够覆盖万物,深远无穷能够生成万物。良知始终以大中至正为根本,不停滞于事物和见闻上,而又流行于事物和见闻上;故而大中至正的良知,超然于事物和见闻之上。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不居留于内外,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灵动不息,正大光明。故而大中至正的良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天地万物有所消长而大中至正的良知不会消长;所以大中至正的良知恒定、恒在,能够贯通一切、能够自成万法、能够生成万物。故而大中至正的良知可以负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
扩充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于事事物物上,从而使事事物物之理,各自清晰明白,即是大中至正的良知在事事物物上,扩充中正之理,从而使事事物物的是是非非都明明白白。只有天下最至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良知的天性能力。能充分发挥良知的天性能力,才能充分发挥事物的天性能力。至诚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会通晓事理;通晓事理,就会至诚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能够达到至诚的人,就不生一毫私伪的杂念于心意之间,就能够明察到人情事物的发展轨迹和变化。以清静无欲、大中至正的心境,反复明察人情事物的发展轨迹和变化,就能够充分发挥人情事物天赋的本性。能够控制人情事物的发展轨迹和变化就能够掌控发展的必然结果;透过人情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就能够了解人情事物的发展轨迹和变化。因此,大中至正的良知是掌控因果的准则。凡事都不事先存有成见,而后才能无私见,而后才能有真见。因此,致心中良知于人情事物上,那么意念必然是使人情事物之理得其正当,而没有丝毫不当和偏离的不正意念,从而才能使人情事物消长变化的运行,向着至善的方向发展;认知和掌握天地万物运行的消长变化,就是我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在天地万物上彰明显著的表现;这就是中正之道。中正之道的工夫,只是念念诚于此中正之理上,由此培育它去,心志就会坚定于中正之理上,那么心境就是大中至正的,然后扩充到修身、治学、处世、成事,至扩充到天地万物之中,则天地万物各得其正。以昌明良知的德行于天下之中,则可以教育天下之万民;以良知引导养育天地之万物,则可成为天地万物的主宰。所以这就是天地的大道,这就是天地的大德,这就是中正之道的至善之境,这就是中和的最高境界,这就是一以贯之的良知。故而天地万物的本源动力就是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
心之未发的气象,就是心境清静无欲的状态,即是中;亦即是心之未发时的中正气象。心之所发之意作用到人情事物上,是完全出自心中良知的中正之理,由此而达意成事,即是和,亦即是心之已发时的中正气象;中的气象就是天下之大本;和的气象就是天下之达道;中的气象就是没有过失和不及,即是保持中立无欲,且具有明辨是非之理的能力;和的气象就是没有不当和偏离,即是准确无误的气象;中的气象就是本然如此;和的气象就是最适宜的行为;中的气象就是最本质的;和的气象就是最恰当的;中的气象就是事情的真实情况;和的气象就是解决事情之道;中的气象就是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和的气象就是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正;中的气象就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的气象就是天下共同遵循的。因此,扩充心体的中正之理于天地万物之中,就是复归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并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正,实现全体的性质功用。故而,中和之道即是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从而理解和接纳各种人情事物的不同,使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与自身,乃至于其他人,及鸟兽草木等天地万物,相互之间达到中和。中和之道即是适宜于心性,乃至适宜于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的至善行为。中和之道即是中正之理;即是中庸之道。无善无恶,心之本体;说的是这个心之本体,不事先存有成见,而后才能无私见,而后才能有真见;就是立中正之道而不偏不倚,是全体的大中至正,是至善的本性。有善有恶,意之动;说的是这个意念的萌动,是由心中感应人情事物而产生,故而必然有善恶产生,所以这个意念从善的则善,从恶的则恶,该是的则是,该非的则非。知善知恶,是良知;说的是心中对于人情事物上的意念行为,在良知的审视之下,其中意念行为的是非善恶都将无所遁形。为善去恶,是格物;为善是全体之正,是至善纯粹的本来面目;去恶是纠正和革除不正的地方,故而真诚地去作好善恶恶的工夫,即是作纠正不正、革除私意杂念的工夫,从而复归全本之正。所以格物说的就是在人情事物上,明辨是非善恶之别、纠正不正、革除私意杂念,从而显露大中至正的心体本来面目,而后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正,这就是正其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就是做到最中正适宜的至善行为,这就是复归大中至正的本性。欲要复归全体大中至正的本性,就要在具体人情事物上,切实的笃行这个纠正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的格物工夫,只有笃行了这个纠正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的工夫,心体才能复归大中至正的本性,而后扩充到天地万物上,则天地万物的天命之性、核心功能各得中正之归。所以人的心体和天地万物的心体,都是源于这一个大中至正的本性。故而众人在天地万物上的工夫,只是要纠正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所以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就是明确复归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在认知行为上纠正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即是纠正心体上对事事物物所发的意念,从而使心体上对事事物物的认知正确无误的意思,亦即是纠正心意之间不正的意念,复归完全公正无私的心体,对事事物物进行全面精微的扫描明察,则心意之间对事事物物的是是非非的明辨就没有不明白、没有不准确的地方。致知:就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完全显露出来,使自身对事事物物的认知没有丝毫的偏差和错漏的意思,即是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诚意:就是心意之间无一毫私伪的杂念,使私意杂念在心意之间完全消除、永不复起、再不滋生,使心意之间完全纯粹是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正心:就是完完全全的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即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在心意之间发挥高度自觉、坚定不移的本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具体内容上,彰明显著大中至正的良知。故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在不同的具体形体上,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体现,目的都是在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所以“大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根本指的就是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而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工夫,只是始终至诚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而已;至诚的人的良知必然一天比一天显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会自然流行,因此良知所到之处就没有不明的了。致良知就是循序渐进的彰明良知、笃行良知、扩充良知、实现良知,所以致得良知光明就复归了大中至正的心体。良知的本源是大中至正的,故而天地的大道就是良知的这一个中正之理,致良知就是彰明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行为。天地万物只是一性,这一性无不吻合天地万物各具的天命之性,即是这一性吻合天地万物本质的核心功能,这一性就是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动力。
致良知是简易的,依心中良知的明觉处扩充到底即是;致良知又是独立而不偏不倚的,心中良知自始至终、周而复始都只是这一个大中至正的本性;致良知又是流行不息的,因此天地万物的发展流行不息,致心中良知于天地万物上,则天地万物各得其正;所以良知可以生发无穷变化、用之不竭。良知没有自欺虚伪之意,故谓之真。良知能够引导和发挥天地万物的天性,故谓之善。良知能够释放心中良好的天性,故谓之美。良知对天地万物之是非无所不知,故谓之知。良知能够扩充流行于天地万物之中,故谓之行。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良知有不同的称谓,但实质只是这一个良知。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是真知笃行;这是惟精惟一;这是心中纯是一个天理;天地万物之性就是心的本源,就是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因为心体是大中至正的;不偏不倚的;没有不当没有不及的;只是一个贯通天地万物的中正之理;看到心里去、听到心里去、读到心里去、学到心里去、熟练到心里去、把人情事物放到心里去,则天地万物都在我心,我心即和天地万物共同复归这一个大中至正的本性,从而使以上种种行为都各得中正之理。这就是真知笃行的工夫;这就是惟精惟一的工夫;这就是大中至正之理的工夫;这就是心中纯是一个天理的工夫;这就是致良知的工夫。因此,致良知就是专注于中正之理的行为。
心体是大中至正的;是至善的;所以,大中至正的心体,是完本无缺的、不可增减的。有所过或不及,即不是心体的本来面目;故而大中至正的心体的特性是守恒,既不会凭空增益,也不会凭空减损,它只会从这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这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它那不增不减完本无缺的大中至正的特性,是始终不变的。而这种转化或转移就是心意之间的运用。这就印证了大中至正的良知,没有固定的方体,没有固定的形迹,是因时事制宜而灵活变化的中正之理。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即是中正之理。致心中良知于事事物物上,则事事物物各得其正;即是以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把事事物物引导回适宜、中正的本性上,从而使事事物物向着适宜、有利的方向发展,这就是中正之理的自然流行而产生转化或转移的结果。所以天地万物的消长变化,是中正之理的自然流行而产生的转化或转移的结果。如土生木、燃木生火、制木成桌、水的动力转化为机械的动力到转化为电力、心体产生意念的萌动到身体的行动再到作用到人情事物上的动力等,都是因为得到中正之理而可以达成转化或转移的特性。所以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可以把难过、失落、悲伤、苦痛、愁闷、抑郁、怨恨、不安、惊恐、畏惧、忧烦、焦虑、愤怒、暴躁等等的一切不快的情绪和不正的观念,转变和转化成大中至正的情绪和观念;所以当转变和转化自身感受的一瞬间,一切就改变了,痛苦可化为动力,挣扎可化为享受和乐趣。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可以认知和掌握天地万物的特性,所以能够转化和转移天地万物的特性;当转化和转移天地万物的特性时,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会彰显出生生不息的造化之理。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能够推动天地万物消长变化的根本,就在于纠正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的这个至善工夫上。用心去体会这个纠正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的至善工夫,就能够认知和掌握良知的这种转变、转化和转移的特性,同时也印证了大中至正的良知可以负载万物、覆盖万物、生成万物。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即是生生不息的造化之理。故而,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至大而无外;至小而无内;至善而无不正。这就是大中至正的良知,极尽精微而广大的表现。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极尽精微而广大,则认知就没有不明白和不正确的地方,笃行就没有过失和不及的地方。这才是彰显了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能力。
把自己走过的所有脚印连接起来,就是自己的路。把自己作出的全部行为连接起来,就是自己的人生。在人生的路上,所经所历皆是在修行,凡是经历都是在彰明心中的良知,都是一种收获,这一切自当好好去品味,以求更深的体会。想一想行走怎么样的道路?想一想选择怎么样的人生?人在选择命运,命运也在选择人;做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命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啊!在人生中确立了目标,就不可有片刻的忘却、就不可有片刻的间断、就不可有片刻的懈怠、就不可有丝毫的私意杂念、就不可有丝毫拔苗助长的行为、就不可有丝毫的不切实际,以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去笃行扩充致良知的工夫,从而就会坚定不移地向着目标行去。立志是人生的根本,志向确立后,就要做到矢志不移、永志不衰、循志而行、笃志诚成。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是构建清晰的人生的开始;它可以使自身,始终不脱离于目标而奋发向前。确定了目标,心身就有了导向,良知就知道应该向往什么地方,不应该停留在什么地方。良知知道应该向往什么地方的时候,心意之间就知道应该向什么地方进发。充分发挥良知坚定不移、永不休止的本性,这样心意之间,就不会被庞杂的事物和杂念所干扰,就能够静下心来。能够静下心来的时候,心身的表现就会安宁、从容、自若。心身的表现安宁、从容、自若以后,心身就不会妄动、不会浮躁,而后心意之间,才能够把实现远大志向的决策、步骤、内容、布局思虑得周密、周详。能够思虑周密、周详以后,就能够准确无失的不断地向实现目标的全过程上推行、进发。能够准确无失的不断地向实现目标的全过程上推行、进发以后,才能够成就远大的志向。所以,欲要成就远大的志向,就在于致良知;致良知的本质就是至诚中正;至诚中正的关键就要使人的意念行为,真诚无妄;使人的意念行不会迷失方向;使人的意念行为,避免出错和偏差;使人的意念行为,始终向着灵活通变的大中至正的至善方向发展。立定心中大中至正的志向,就会成就人生中,既高远而又广大的格局;我曾经听过这样的一句话:有道的人,贫困时不影响心中的快乐,显达时亦不改变心中的快乐;心中快乐的,不是贫困和显达,而是无论自身处于任何境况中,都依然遵循心中的道。
主宰人的身体行为的就是心体,亦即是心性。心性的灵动显明处就是认知,认知作用到天地万物的具体形体上,就产生了意念的萌动,意念遵循于良知大中至正的独立不改处即是诚意,诚意的流行作用处就是行为,行为所反应的就是自身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即是所产生的具体相应的知识。心性灵动显明的本性,赋予了人认知的本能,认知催生了意念的流行,意念大中至正、真诚一致,认知、行为就是一体之体的至诚中正。认知、意念、行为至诚中正即是真知笃行。在某一事之中发动真知笃行,则在某一事之中形成相应的知识。而所产生的知识又会反馈回人的认知上,从而形成知行合一的循环优化系统,使人真知笃行的工夫不断地稳步提高、升华。这是一个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的修行体系,这就形成了知行合一图。
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纯粹至善、中正无息、至真至诚、流行不止、随感随应、随去随寂的;知善知恶是良知的本性能力,而心意之间所发的意念又必然是有善有恶的;所以在心意之间,良知对人情事物所发的意念,必然产生知善知恶的感应。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纯粹至善、中正无息、至真至诚、流行不止的,所以良知对人情事物的反应,必然会作出大中至正的为善去恶的意念行为。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纯粹至善、中正无息、至真至诚、流行不止的,所以良知对人情事物所产生的为善去恶的意念行为,必然是随去随寂的。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纯粹至善、中正无息、至真至诚、流行不止的,所以良知必然会复归于无善无恶的心体上。因此至善修行的循环体系就形成了。所以这个修行的工夫就是无中生有的工夫,到得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时,便是无有相生的工夫。这就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灵动显明的必然结果。这就形成了至善修行图。
心体是大中至正的至善,本质上是无善无恶、中正无息、至真至诚的,是随感随应、随去随寂的。意念是心体感应人情事物之事而生成,人情事物的发展,必有适宜和不适宜的分别;所以善恶由此而生成。良知的知善知恶的能力,是天命赋予人的本性能力。因此,人有了这个能力就能够分辨善恶,从而为善去恶,且能推动人情事物的发展步入正途,并实现持续良性、稳定向上的发展。欲要始终做到大中至正的至善,就要使正其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的工夫,做到没有一毫的私意杂念,完全是纯粹的至善。完全纯粹的至善,必然会循环往复于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修行体系上的。为什么要复归无善无恶的心体上呢?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都是良知大中至正的生发运用;大中至正的良知,是变动不居、至诚中正的;所以大中至正的良知不会执着于某一个意念上,只是纯粹扩充大中至正的良知于天地万物上,并使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明明白白,这就是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不参入一丝一毫的人欲识见于心体上,是实行大中至正的明察觉知的根本,由此扩充展现出来,从而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就能够始终显明,这便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气象。
知行合一图和至善修行图的目的,都是为了致良知,都是为了使自身在此中做到循环往复不断升华。知行合一图的工夫,就是始终在意念上正其不正,以归于全体之正,从而使认知、诚意、行为、知识无不中正。所以知行合一的着落工夫处,就是在意念上正其不正,以复归于全体之正,即是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至善修行图的工夫,就是诚意在大中至正的本性上用功,从而体现高度自觉的大中至正的本性能力。诚意大中至正,则心体、意动、良知、格物的工夫都大中至正,那么整个至善修行的体系都通畅无阻。因此至善修行的着落工夫处,就是在诚意上,始终遵循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这就是在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所以知行合一图和至善修行图,自始至终、周而复始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大中至正的至善。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至诚无息、周行而不止的;所以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流行于每一个环节上,而又不停留于每一个环节上。致良知,就是致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灵动明觉。灵动明觉就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认知意志,这个认知意志对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是坚定不移、真诚无妄、至诚无息的,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至善体现。天下的工夫只是这一个诚意,诚意的至善处即是至诚;至诚必然是真爱的、愉悦的;真爱必然是坚定不移、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因此至诚必然也是坚定不移、义无反顾、一往无前的;至善的本性,必然是至诚于大中至正的良知,所以至善的本质就是至诚中正。
人怎么样才能始终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呢?其根本就在良知这个认知意志上,良知这个认知意志是至诚中正的,那么这个认知意志的灵动显明处,必然是大中至正的,亦即是心中所发的意念与具体现状之间,具有适宜性和即时性的切合点,这就是大中至正的意念,亦即是天理。当这个意念不再具有适宜性或已成为过时性,那么这个意念就是不正的私意杂念,亦即是人欲,又称作习气或习性。所以大中至正的良知,流行于人欲识见上,而又不停留于人欲识见上,故而大中至正的良知,是中正无息、至真至诚的。人的意识往往容易迷失在人欲识见上,所以本性的认知意志,要始终坚定不移、永不衰竭的笃行于中正之理上,随时调整好心中所发的意念,使心中所发的意念始终是大中至正的。无善无恶,是心未发时的大中至正;有善有恶,是心之感应时的大中至正;知善知恶,是良知本性能力的大中至正;为善去恶,是心之所发时的大中至正。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纯粹至善、中正无息、至真至诚、流行不止、随感随应、随去随寂的,认知意志始终遵循于这个准则灵动显明,那么人就能够始终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既然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纯粹至善、中正无息、至真至诚、流行不止、随感随应、随去随寂的;那为什么还要有事无事都在做念念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呢?因为这是恢复完本的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工夫。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纯粹的至善,其本质是纯粹无欲的中正,其本体是纯粹的灵动明觉,良知的认知意志,在这一个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知善知恶、为善去恶的至善体系内流行不止、灵动明觉,并且遵循中正无息、至真至诚、纯粹至善的本性,而后就能达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境界。如果不实是用功的去做这个工夫,恢复完本的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不能够在至善修行体系上,达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境界;那么人的意识就会迷失在人欲识见的习性上,那么心中所发的意念与具体现状之间,就不再具有适宜性和即时性的切合点,从而人的意识就会偏离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大中至正的良知,变动不居,周行不止,显化无常,无有相易,能除识迷,至诚中正,唯适所宜。易经所说的时中;儒家所说的中庸、合符时宜、因事制宜等,都是在说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
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灵动明觉,是积极向上、自信快乐、坚定不移、造化不息的,是彰显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行为。人本身的灵动明觉就是大中至正的本性的显露,知道了这个根本,那么认知意志就是大中至正、坚定不移、清静有序的,认知意志大中至正、坚定不移、清静有序,那么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是安宁快乐、从容自若的;那么就能够快乐地对天地万物进行真切笃实的明察思虑,而后就能够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正。这个大中至正的认知意志,扩充到天地万物上,从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明察、不断的发现,就能够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正了。天地万物都有其根本和枝末,所有事情都有其开始和结束,把握其中的主次先后,以大中至正的本性扩充展现出来就是至善;这个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就是道。良知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必然是有其过程的,是循序渐进的,是笃行体察得越精微就越清晰的、越全面就越透彻的。故而人的自修和教学,必须循循善诱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并以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规范自身的扩充和运用,这就是彰明显著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过程。这一个过程,即是以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对天地万物产生准确、真实的感知,而后生成明辨是非之理及正确、清晰的认知能力,而后作出适宜于心性,乃至适宜于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上的至善行为。即是我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指导着我无论处于何种境地中,都能给自己找到,并置身于最舒适快乐的节点上,且使本身的行为适宜于待人接物及应对种种事变。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必然是至真至诚的本然快乐,以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彰显快乐、理清过去、做好现在、谋划未来,这样的人生必然是自由自在、快乐从容的。
现在的有些人,有这样一种观念,认为理性和感性,是人性中两个完全对立的意识,判断人的行为,要么就是认为是理性的,要么就是认为是感性的。常人往往也在这两种意识之间摇摆、躬行,甚至是迷失于此间,这都是人被这两种意识所驱使的弊端。但无论是人们认为的理性或是感性,都出自人性之中,都是可以由人去主宰的,这种由人去主宰理性和感性,并使之融合为一的行为,儒学上称其为中庸,我把其称之为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行为。所以圣学的关键,在于使人的认知行为能始终主宰着理性和感性,并使之融合为一,而不是反被其主宰人的自身。简而言之就是:由人驱使习性,而不是习性驱使人,并且由此做出灵活适宜的大中至正的行为。人主宰习性的关键,就在于适宜、灵活、可控、成效显著、至善这五种关键因素,这就是大中至正的方向的指引。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至诚无息,就可以使人为之感觉到安心舒畅,使人为之感觉到开心快乐,使人为之感觉到志趣鼓舞;亦使人为之而当仁不让,使人为之而义无反顾,使人为之而一往无前。
学问源自生活,而又用于生活。一个人在本性上追求更高深的学问,必然也是在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因为学问是离不开生活的,所以追求高深的学问,就是在追求美好的生活。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会时时刻刻都能把学问应用于生活中,也能在生活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学问。学问,是要从日常的思想行为上体现出来的;学问和日常生活的思想行为,都是发自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上。如果实是这样做的人,在生活中必然是快乐的,在修养学问上必然是愉悦的。人若真切笃实地如此修行,必然会开心快乐;但若是能有朋友相伴修行,一起分享、共同精进,就会更加快乐。这就是所谓的一个人独处可以快乐,俩个人相伴会更加快乐。俩个人相处,个性和行为必然会有所差异,能够始终以大中至正的本性去包容和理解对方的差异,在对方误会我、不理解我、反对我的时候,我也不生气、不愤怒、不怨恨,并且能够以中正平和的心态、恰到好处的方式与之相处;以及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做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这些都是大中至正的至善行为。孔子认为舜是有大学问、大智慧的人,舜是怎么做的呢?舜喜欢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去追根求源;并从中发现这些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真正的原因,并进一步区分出那些是善的,哪些是恶的,把恶的抛弃掉,把善的吸收进来发扬光大。当要把学问落实到制定政策措施的时候,一定要从多个角度来综合考察,考察这个政策措施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利弊得失,从而选择出最佳的方案,以及最佳的行动路线,再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舜又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和理解别人浅近话语里的含义。不宣扬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过与不及两端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最适宜、最有效的用于老百姓。这样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的造福于民,也容易让民众乐意接受,赢得民众的拥戴。所以懂得修养自身的人,也会懂得怎么样去管教治理别人;懂得怎么样去管教治理别人,也会懂得怎么样去管教治理家国天下;这里面的根本工夫,都只是至诚中正而已。仁人处理事务的原则,一定是为家国天下兴利除害的。对家国天下发展有利的就会去积极提昌、推进,对家国天下发展有害的就会坚决抵制、根除。仁爱的管教治理者,会教导家国天下的民众注重个人自身的修养,要彼此相爱、互相帮助;不彼此憎恶、不互相伤害,从而就可以避免发生冲突。提拔品性好的人,管制品性差的人;使好善的人更好善,使好恶的人不作恶;推行对家国天下发展有利的政策和行为等因素,根治对家国天下发展有害的因素,这样家国天下的发展就会越来越好。人最根本的就是重视人生中真实的内心感受和需求,快乐是人生中最真实的需要。论语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由此可见,快乐乃是人生最真实的需要,亦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快乐的根本,在于人是否能做到心安理得。
再用一个王阳明教子礼做学问的事例,印证我的做学问即是生活,生活即是做学问的观点。事件是这样的:子礼在诸暨做知县,他来请教如何做好县政工作。王阳明给他讲如何做学问,闭口不谈如何管理县政。子礼回去后认真反省自己,克治自己急躁易怒的脾气,检讨自己急躁发怒的根源,从自己生气的根源,知道县内民众最讨厌什么;节制自己的欲望,由自己的欲望知道县内民众最喜欢什么;不与民争利,不自私自利,因而知道县内民众向往什么;警惕自己容易疏忽的地方,因而知道县内民众最容易疏忽什么;排除伤害自己的因素,因而知道是什么东西在危害县内民众;明白自己的心性,因而知道县内民众的共性。这样做了三个月,县政工作面貌一新。他感叹说:“我现在终于知道,做学问就是做官!”第二次,子礼来请教如何做学问。王阳明给他讲如何管理县政,闭口不谈如何做学问。子礼回县后,认真履行职责,清理民众讨厌的弊政,因而也清除了,惹自己生气的根源;采取了一系列惠民、利民措施,因而节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为民众谋取福利,因而舍弃了自私自利;提醒和防范民众容易疏忽的事项,因而也提醒和防范了自己容易疏忽的事项;排除对民众造成的伤害和苦难,因而也排除了对自己的危害;通过教化激发出民众的善心善举,因而明白了自己的善良本性。这样做了一年,县政工作欣欣向荣。他感叹说:“我现在终于知道,做官即是做学问!”第三次,子礼来请教做学问和做官的秘诀。王阳明说:“明德和亲民是一回事。古代官员明明德是为了亲民,通过亲民来明明德。明明德是体,亲民是用。亲民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即是在明明德。”子礼回去后,在为官上一心追求尽善尽美,由此他的良知逐渐彰明显现。他说:“我现在终于知道,做学问就是做官,做官即是做学问,做学问、做官都要致良知,都可以致良知。真是呀,尽善尽美即是至善!”人与人之间,有其共性,但亦有其差异性。只要肯下工夫去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自然可以洞明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就可以做出最适宜、最正确的行为了。
圣人的学问,只是为了彰明人的本性,而不是彰明人的知识。本性是人之本体,知识是人之运用,本性是不变之体,知识是变化之用,本性是用之体,知识是体之用,知识发自本性,本性通晓知识,知识是本性的运用,本性是知识的本体。本性若真切笃实的想要通晓知识,知识则因本性而生发。故而一切知识和方法都起源于本性,彰明了本性,本性就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生成灵活适宜的知识和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即能自生万法。也用一个事件去印证我这个观点。古代有这样一个人,他得到了一卷经书,花费了几年的时间去钻研,但还是不甚了解其意。听说当时有一个叫惠能的人很是高明,就决意带上经书前去拜访,以求解惑。待见到这个叫惠能的高人后,并向他说明来意。惠能对这个人说明,我不认识文字,你读一遍吧!我定当解开你心中的迷惑。这个人又发出疑问了,惠能大师,您不认识文字,当真能解得了经书吗?惠能这样回答他,解经的根本不在于认识文字,而在于拥有解经之能,经书只是圣贤留下来,指引人明道的语言文字;人如果要想明道,还得在本性上用功,如果只知在语言文字上求见解,不能在本性上映照出来,终生亦不能明道。人学经的目的,不是人为经而转,是经为人而转,做到以本性运转于经,而又不被经影响自身的本性,这才是明道的根本。这个人听到惠能的这翻话,终于放下疑心,诚恳的读起经文,并得到了惠能的教导,解开了心中的疑惑,自身大受其益。所以明白这个道理的人,就知道只要人的本性明白通达,就拥有通变之能,可生成万法,能成就万物。这都是因为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没有固定的方体、没有固定的形迹;所以可以形成任意的方体、可以表现任意的形迹,这就是心中良知,始终能遵循大中至正的本性的根本所在。
有朋友曾问我,修养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真的可以让人拥有自信、积极、快乐等,这些正能量吗?世间上很多人,都迷茫、消极、苦痛的呢?世间上的那些迷茫、消极、苦痛的人,都只是自身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被不正的私意杂念遮蔽了的原故;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自然是自信、积极、快乐的;彰明了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必然会使自身对天地万物,产生通达透彻的正确认识和理解,那么人的自信就已经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出来了,不用另自去寻求,所以自信是大中至正的良知本身自带的特性;大中至正的良知,必然是始终遵行于至善;凡有一念善意的产生,就必然会坚定不移的去笃行、实现;凡有一念恶意的产生,就会坚定不移的去革除、纠正;那么人的积极性情,就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出来了,不用另自去寻求,所以积极是大中至正的良知本身自带的特性;大中至正的良知,必然是至真至诚的;人有了至真至诚的心意去笃行,那么心意之间就会流露出愉悦的情绪,就会有快乐的感受和举动,那么人的快乐性情,就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出来了,不用另自去寻求,所以快乐是大中至正的良知本身自带的特性。这就是儒学上所说的“这些东西,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本来都俱全自足,不用另自去寻求”。朋友又问,世间的事复杂多变,比如遇到抵触、挫折、伤害等,这些不如意的事,如何用大中至正的良知,那至真至诚的心意去笃行,从而使自身快乐呢?心意之间若是对大中至正的良知至真至诚的,那么必然能使人在应对各种情况上,做出最舒适、最适宜、最合理的应对,那么抵触、挫折、伤害等,这些不良的因素都影响不了自身,反而会给自身带来成长的磨练,快乐也在这个过程中彰显出来了,不用另自去寻求。凡是被外在所影响自身快乐心境的,都是受到不正的私意杂念所蒙蔽驱使罢了。言语、挫折这些东西之所以能伤人,是人太在乎于言语、挫折这些东西,若人对大中至正的良知是至真至诚的,就能够无视这些不正的言语、挫折,只在乎自身快乐的大中至的本性。那么这些不正的言语、挫折就如同春风拂面一般,就不会让自身产生不快的感受,反而会让自身彰显出一种能应对和无视困难的快感和乐趣。不仅仅只是自信、积极、快乐这些东西,为人处世及对天地万物的培育和创造等,这一切都可以由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扩充展现出来。朋友又问,既然快乐是良知大中至正的特性,那么人为什么会伤心和难过呢?人之所以伤心和难过,必然是受人欲的感触所致,人欲把握到恰当适宜处即使天理,契合了这个即时性和适宜性的恰到好处的切合点,就是大中至正的;然而也不能过度的伤心和难过,复归积极乐观的快乐心境,才能更好、更有效的应对和处理人生中所面临的问题。一个人若是带着消极的情绪和不正的观念去做事情,就会事倍功半、不尽人意,从而就会很快使身心疲惫,导致做不好整件事情了,但是如果能以至诚中正的心去做某件事,身心敞开,全心全意地投入,这种状态就契合了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这时就会从内心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积极而又愉悦的能量,就不会有劳累和辛苦的感受,就会使自己办事的效率也高起来。朋友又问,常人的快乐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然快乐有什么不一样吗?常人的快乐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然快乐是一样的,但常人的快乐是因外在的牵引而发;这种由外在的牵引,而使自身的快乐显露出开心情绪的,就是快乐的应用;当失去了外在的牵引,置身于不同的境况中,就完全开心快乐不起来;这就是没有认识到快乐的心体,自身快乐的心体被蒙蔽了的原故。而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然快乐,就是无论处于任何境况中,都不蒙蔽快乐的心体,从而让自身置身于最舒适、最适宜、最合理的状态,这就是发自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然快乐的必然结果。朋友对我学问中的“天地万物会消长,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不会消长”这一思想有所疑惑,同时提出疑问,比如人死之后,他的良知不是消亡了吗?为什么说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不会消长呢?让我给他解惑。自古至今,乃至于未来的无穷时间上,道只有一个,是唯一的,不是有千千万万千个道;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是天地万物的良知,天地万物遵循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就是彰明了道的本体;就譬如人可以认知很多东西,但认识的这些东西,并不是人本身的认知本体,不管人有没有去认知这些东西,他认知的本来面目,就已经存在的,不是因为去认知了这些东西后才存在,也不会因为没有去认知这些东西而消失;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也是一样,不会因为人的出生而后才产生,也不会因为人的消亡而消亡;大中至正的良知,是恒古恒今、无始无终的恒在着,并始终不离开天地万物之中,故而大中至正的良知,至大而无外、至小而无内、至善而无不正,自由自在的在天地万物中流行不息。朋友又问,既然我们心中的良知就是天地万物的良知,而良知又是天地万物各自的真己,那么天地万物必然是同属一个本体,为什么天地万物还各有分别,且形成各个不同的主体呢?譬如人一样,有很多的器官脉络等东西组成,但都是同属一个本体。朋友又问,那天地万物的消长变化究竟为什么呢?譬如人的新陈代谢。朋友又问,既然众人的良知是一体的,为什么世间的人的交情有亲疏深浅的分别呢?众人各有各的根本,有根本就必然有枝末,故而交情就有亲疏深浅的分别。朋友又问,大中至正的良知,自由自在的在天地万物中流行不息,那么人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又有什么意义呢?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意义,在于使人恢复显明自由自在、至真至诚、大中至正的至善本性,从而使人在任何境况中都能做到快乐自在,这就是孔子所遵行的从心所欲而又不逾矩的至圣境界。朋友又问,世间的事情交互相接,很多事情都一起纷至沓来,人在同时面对世间各种各样的人情事物时,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如何应对的呢?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必然是体察其中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而一一应对开来的。朋友对至善修行图未能理解,希望我用通俗的话来给他讲解;天地万物的本来面目,都是无善无恶的,这个就是心之本体;比如人用刀这件事情来讲,无论是用刀的人、刀或与之有关联的其他东西等,任何一个本身都是无善无恶的,当用刀斩了该斩的东西或斩了不该斩的东西时,善恶就在这时产生了,该斩的东西斩了即是善,不该斩的东西斩了即是恶,所以只有落实到具体事情上,善恶才会产生,这就是有善有恶,意之动;在具体事情上明白什么东西该斩、什么东西不该斩、斩什么东西是善、斩什么东西是恶,这个就是良知;根据良知的指引,真诚地去喜欢和笃行善的意念行为,真诚地去讨厌和革除恶的意念行为;这就是良知至诚愉悦、自动自觉地笃行善的意念行为,良知至诚愉悦、自动自觉地革除恶的意念行为;这种根据良知贯彻为善去恶的行为,即是格物。这整个过程就是至善修行图的体系。所以想要修行至善修行的体系,就要在对待天地万物运行的消长变化上,以毫无私欲的心态,去觉知明察天地万物的消长变化,良知就能够从天地万物运行的消长变化中,觉知得了其中善与不善的地方;那么无善无恶、有善有恶、知善知恶就在这个过程中做到大中至正了;笃行善的、革去不善的,从而也可以使为善去恶的工夫做到大中至正了。只有诚意的工夫真切笃实的落实到具体形体上,至善修行的体系才能够真正运转,才能够在这个至善修行的体系上,循环往复的修行;从而就可以使自身实现不断的进步和升华。朋友又问大中至正分辨图如何去理解呢?大中至正分辨图的本质,就是在彰明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认知和行为没有自欺不实的成分,都是出自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上,所以认知和行为都是自动自觉的做到大中至正。所谓,认知和行为都是出自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上,就是说认知和行为都是出自本能的、自然的、至诚于大中至正的至善反应;所以至诚中正是本性自然而发的。
生命是人生存的根本,是人之所以存在的本质。人珍惜生命,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使然的结果。当今俗世中的人,危害身体、放弃生命去追求身外之物,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呢?这是大中至正的良知被蒙蔽了,受私意杂念所驱使的原故。谈论贵贱,即使是天下最有权势、尊贵的位置,也不能与生命相比。谈论轻重,即使有天下的财富,也不能换回生命。如果拿生命的安危来议论,一旦失去就永远都不能够再得到。贵贱、贫富、安危这三样东西,是有道行的人所谨慎对待的。谨慎对待生命反招来损伤,是没有明白通达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的原因。不了解大中至正之理,小心谨慎又有什么用呢?不知道亏损、伤害的根源,又怎么能避免得了危害呢!大中至正的良知显明,就能够明白通达对生命本性有亏损、伤害的根源是什么了。还有一些不知道谨慎的人,不知道对自己的生命谨慎的人,对于生死存亡、可做或不可做的事,从来没有分辨过其中的不同。那些从不去分辨问题的人,他们所说的"对"不一定就是正确,他们说的"错"不一定就是错误,他们把对的说成是错的,把错的说成是对的,这就是大中至正的良知被蒙蔽了的表现。像这样的人,容易招致天所降临的灾祸和人为的祸害。用这种态度修身,必然遭殃或死亡;用这种态度治理国家,必定祸乱或灭亡。遭殃、死亡、祸乱、灭亡,都不是自行来到的,而是大中至正的良知被蒙蔽所招致的;若是大中至正的良知显明,自然就能够消除和规避这些事情的发生了。人活得健康长寿,也是大中至正的良知显明的原故。所以有道的人不去考察已招致的结果,而是考察招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这样的话,遭殃、死亡、祸乱、灭亡和健康长寿等的到来就能够进退有据、从容自若了。这其中的道理不可不体察啊!所以人若要生命健康长寿,就必先使心中大中至正的良知显明,规避和消除对自身生命的亏损和危害。圣人深深思虑天下,最看重的是人生。眼、耳、口、鼻、身、意,是为人生服务的。眼睛虽然想看到美艳的东西,耳朵虽然想听到动听的声音,口舌虽然想品尝爽口的滋味,鼻子虽然想嗅到清新的芳香,身体虽然想享受美妙的感受,意念虽然想获得最大的成功;但如果这些危害到生命、影响到人生,就应该规避。由此看来,眼、耳、口、鼻、身、意,不能胡乱妄动,必然要由大中至正的良知发动。这就和处理事情的道理一样,不能胡乱的去做事,做事一定要中正适宜,这是重视人生的必然结果。唯有重视生命,才能够重视人生。真正重视生命的人,不会去招引危害;不招引危害的工夫在于遵循大中至正的准则。
健康长寿,就是不夭折而且让生命延续下去,直到用尽自己的命数。能寿终正寝的要领,在于规避危害、消除危害和隐患。什么是规避危害、消除危害和隐患呢?伤人的人,也会被人伤;害人的人,也会被人害。为什么呢?因为习惯去伤害人的人,就容易招致别人的怨恨和反击;这就是危害生命的根源;凡是对自身生命的成长有益的因素,就称之为善的根源;凡是对自身生命产生危害的因素,就称之为恶的根源;积极使善的根源发挥为善的作用;积极使恶的根源不能作恶,并根除掉恶的根源,这就是规避危害、消除危害和隐患的根本法门。因此,规避危害、消除危害和隐患就是远离危害、杜绝危害,使危害不能降临到自身上。所以为人的根本,在于中正平和、为善去恶。天灾人祸都是危害生命的因素,所以一定要懂得如何去规避和消除危害自身的隐患。很甜、很酸、很苦、很辣、很咸,这五种味道过度的充斥身体,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过分的高兴、生气、担忧、惊恐、悲伤,这五种情绪扩充到神经中,就会对神经产生危害。过量的寒冷、酷热、干燥、潮湿、刮风、下雨、降雾,这七种气象扰动了体内的精气就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凡是对生命有所亏损和伤害的因素,都必须去规避和消除。所以凡是保养生命的事,必然要知道生命的特性,知道生命特性的这个根本,就能够规避和消除危害自身的隐患了。想要健康长寿,就必须使精气在人体内通畅流动。流动的水不会腐臭,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烂,是因为运动的原因。形体和精气也是一样,形体不动,那么精气就不流动,精气不流动,那么就郁结住。郁结在头部就产生肿痛和头风,郁结在耳部就会产生重听或耳聋,郁结在眼睛就会对眼睛产生伤害或看不见,郁结在鼻子就会鼻塞和感冒,郁结在腹部就会腹胀,郁结在脚就会脚麻或脚痛。喝水太少就容易使身体产生疾病,喝水太多也会对身体产生危害;凡是吃东西,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该吃多少,都要以自身为衡量准则。吃能定时,懂得以饮食养生,身体一定没有病灾。吃东西的原则是不要吃得太饱,又不要挨饿,这就是保护五脏的方法。因此,有利于生命的就择取,有害于生命的就舍弃,这就是保全生命的方法。
一般来讲,每个人都喜欢吃好吃的,都喜欢看好看的,穿好看衣服,喜欢漂亮异性,都喜欢听动听的音乐,都喜欢过舒适的生活:总之,每个人都在被自己的各种欲望所驱使,追逐自己制定的各种目标,穷尽自己的精力去看、去听、去想,从而使自身被物欲所驱使;就好像牛被人牵着鼻子走一样。眼睛的作用是想看到东西,心里不快乐,五彩的颜色在眼前也不会注意。耳朵的作用是想听到声音,心里不快乐的话,美妙的五音旋律在耳前,也不会倾听。鼻子的作用是想嗅到芳香,心里不快乐,芳香在鼻前,也不会被芳香所吸引。口的作用是想尝到滋味,心里不快乐,美味的东西在口前,也不想吃。眼、耳、鼻、口,这些器官要想发挥其作用,心一定要中正平和;心境中正平和才是快乐的根本,心中快乐,耳、目、口、鼻,这些器官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快乐的要领是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就在于意念行为中正适当。所以快乐有益于身心的成长,是生命健康长寿的秘诀。
开一扇要拉开的门,费尽力气去推它,也开不了;因为用力的方向错了,是方法不对的原故;这就是大中至正的良知,被蒙蔽了的表现。爱惜生命,是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使然的结果;不论是谁,没有不想生命健康长寿的,但是每天他们都在违背自己的生命生长的特性,这样又怎么能够健康长寿呢?凡是生命的成长,要遵循生命特性的本质,顺应着它;不可有丝毫的亏损和伤害生命的本质。世上万物无所亏缺,如果用来伤害生命,生命不可能不被伤害的;如果用来利于生命的成长,生命没有不被培养成长的;所以圣人支配万物来保全生命的天性。天性得以保全的根本在于人的自身,心灵安宁、心情愉悦、精神饱满、思绪通达、耳聪目明、鼻子灵敏、口齿伶俐、血气通畅、脉搏有序、全身三百六十个窍门关节都通畅利索,生命健康长寿的奥秘都在这里面了。圣人由珍惜生命而懂得珍惜家人,通过珍惜家人而懂得珍惜时间,通过珍惜时间而懂得珍惜世间的一切,通过珍惜世间的一切而懂得仁爱世间万物,通过仁爱世间万物而懂得治理天下;治理天下的根本,在于使天下归于正道。所以生死存亡、快乐、健康长寿、仁爱、治理天下之理等,都在珍惜生命的过程中,彰显出来了。珍惜生命虽然是扩充良知大中至正的切入点,但不能因为珍惜生命而蒙蔽大中至正的良知。比如为了保存生命而恶意伤害家人及亲近的人,这样的情况就是大中至正的良知被蒙蔽了的表现。大中至正的良知是变动不居、至诚中正的;不可迷失在本性生发运用的意念上。因此,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是超越生死存亡等一切束缚的。这其中的道理一定要明察啊!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是在心中良知大中的本性上得来的。
要治理天下,就不得不说,惩罚、刑罚、征伐这些整治了。家中如果没有适当的惩罚整治,小儿犯过错的事就会立刻出现;国中如果没有适当的刑罚整治,民众互相侵夺的事就会立刻出现;天下如果没有适当的征伐整治,国与国互相侵犯的事就会立刻出现。所以家中的惩罚整治不可废止,国中的刑罚整治不可废止,天下的征伐整治不可废止,只不过在使用上有的高明、有的笨拙罢了;最高明的是攻心为上,没有比使之心悦诚服更好的了。为什么这些整治的手段不可以废止呢?如果因为发生了吃饭噎死的事,就要废止天下的一切食物,这是荒谬的;如果因为发生了乘船淹死的事,就要废止天下的一切船只,这是荒谬的;如果因为发生了进行战争而亡国的事,就要废止天下的一切战争,这同样是荒谬的。战争是不可废止的,战争就像水和火一样,善于利用它就会造福于人,不善于利用它就会造成灾祸;还像用药给人治病一样,用良药就能把人救活,用毒药就能把人杀死。正义的战争,正是治理天下的一服良药啊!再说战争的由来相当远久了,没有一刻不用。人们无论贫富、老少、贤明与不肖,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只是在使用上有大有小罢了。考察战争的细微之处就可以发现,争斗之意隐藏在心中,尚未表露出来,这就是无声无色的战争;思绪起伏是战争;凶相呈露是战争;恶语互怼是战争;思想交锋是战争;能力比拼是战争;手脚相搏是战争;刀枪相斗是战争;三军攻战是战争;挑战自我、战胜自我是战争。以上这十种情况都是战争,只不过在规模上,有小和大,有轻和重,这样的差别罢了。因此,斗争也是治理天下的根本办法,斗争的由来相当远久了,是不可废除的,是禁止不尽的。如今世上极力鼓吹废止战争的人,他们终身用兵,却不知道自己言行相背;他们的游说虽然有力,言谈虽然雄辩,引用文献典籍虽然广博,仍然不被人听取采用。所以古代的圣王主张正义的战争,从未有废止战争的。如果战争确实相符正义,用以诛杀凶残的敌人,拯救苦难的人民,那么人民对它的喜悦,就像孝子见到了慈爱的父母,就像饥饿的人见到了甘美的食物;人民会呼喊着去赞赏和拥护。惩罚和诛杀凶残的敌人是保全性命的法门,因此人民都会喜欢和拥护,所以圣王不反对正义的斗争,但是反对不正义的斗争。不正义的斗争,是祸害的根源。因此凡是斗争,都是为了保全性命,争取自由的生存空间为根本的。尽量规避有伤残死亡的斗争;以性命相搏的战争,是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凡事都是讲求一个中正适宜而已,符合中正适宜,即可做;不符合中正适宜,即不可做。如今的人们,很多都不先去确定是非善恶,还没有到迫不得已的关头,却先急急忙忙地斗争,这是大中至正的良知被蒙蔽了,受私意杂念所驱使的原故。所以,天下的根本,在于体现良知在天地万物上的应用。
战争就要懂得把握趋势,把握趋势的发展,在于审慎地选择战争的时机,并且有办法控制和引导整个战争局势的发展。凡是用兵,贵在善于借力。所谓借力,是指利用敌人的险阻来作为自己坚固的要塞,利用敌人的谋划达到自己的目的,做到知己知彼。还要明察所能够借力的条件再采取行动,那就可以掌握胜利了。用兵贵在不可被敌战胜,不可被敌战胜的根本,在于自己本身;能不能战胜敌人,在于敌人是否胆怯失去谋算。圣人一定能够使自己立于不败,自身的生存不会依赖敌人的过失,所以掌握着不可被战胜的策略,以此同可以战胜的敌人交锋,像这样用兵就万无一失了。凡用兵获胜,是敌人有过失的缘故。战胜犯有过失的军队,一定要隐蔽,一定要潜藏,一定要积蓄力量,一定要集中兵力。做到隐蔽就能战胜公开的敌人,做到潜藏就能战胜暴露的敌人,做到积蓄就能战胜力量零散的敌人,做到集中就能战胜兵力分散的敌人。我是怎么知道这些的呢?是在心中良知大中至正的本性上得来的。
治理国家没有法度就会出现混乱,死守法度不加改变就会发生谬误,出现谬误和混乱,是不能保守住国家的。社会变化了,时代发展了,改革变法是应该的了。这就是大中至正的良知,变动不居、随感随应、中正适宜的原因。就像高明的医生一样,病情万变,药也应该万变。病变了药却不变,就不能够药到病除;这样的话,原来可以长寿的人,就会成为短命的人了。所以凡是做事情一定要依照法度去行动,改革变法的人要随着时代而变化,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没有错误的事了。那些不敢议论法度的人、死守法度的人,必然是平庸、愚昧的人。顺应时代改革变法的,是贤明的君主。因此,古代圣贤的君主,他们的法度都不相同。并不是他们有意要彼此相反,而是因为时代和形势不同。法度的变动,是契合大中至正之理的变动而变动的,不可任意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