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了肖总一个问题,我说,你做这行多少年了,他说八年了,我说你一开始就做大客户吗?他说是。我就说那大客户的关系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呢,他说这个只要想找,会找到的。
深入的聊一下,才算学到了东西。
肖总说,人的社会关系在四十五岁的时候会是巅峰状态。你身边的亲戚朋友还有同学到了这个年龄,如果一直做生意的会有做起来的,一直在体制内的也会有在领导岗位的。
他说如果想做家里哪个公司的生意,只要多问问人,总有能说得上话的。他说了几个同学,目前混的都很不错,也能帮上他的忙,他挨个说一下为什么跟他的关系这么好。
说他高中之前一直在家里乡镇上学,那个时候他家在镇上做生意,有很多同学在乡下农村,以前山路不好走,穷人多,他家里条件班里最好,很多同学条件差的,吃不上饭的,都吃过他家里的饭,他爸跟他说,有需要帮助的同学就领家里来。
后来有些同学长大出息了,没有忘记肖总当年对他们的恩情,有事他们能力范围之内都很愿意帮忙。
肖总说,包括现在也是这样,过年他们走外地回来了,如果想聚一聚的话都是来厂里找他,他这里对他们来说是个大本营。
而且肖总说他当年学习不好留了几级,导致他的同学数量比平常的人多一些。主要还是肖总的人员好,小时候家庭条件好的时候没有看不起过比他差的同学,反而帮助他们,那个时候的无心插柳,变成现在绿树成荫为他纳凉。
其实就是人心好,我想起来上学的时候有个姓李的同学,是个反面教材,我对他印象很深,我们在一起打篮球,有次他跟对方的人有技术上的冲突,我去给他们劝和拉开,就抱着他的肩膀往一边走,结果他当时把我的手臂拿开,并且摸着自己白衬衫被我碰到的位置,说给他衣服弄脏了。
我当时就很纳闷,怎么还有这样的人,后来没有跟这个人再联系过,不是一路人。我认为他不可能走到肖总这样的高度。
其实我高中时期跟肖总的经历差不多,很多同学都去我家吃过饭,也去我家睡过觉,我家在县城,在乡镇的同学有时候回不了家会到我那里去。包括现在过年的时候,我会给他们打电话,约一下初几到县城来见见面。
我跟肖总维护同学的关系思路类似,就是诚心对待,不问以后。
好了,今天就到这,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