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基数要足够大,尽量做最大的市场
“如果全中国每个人给我一毛钱,我就成了亿万富翁”,这听起来要实现王健林所说的“小目标”似乎是挺简单的。想的是挺好,但是凭什么别人要给你一毛钱?这是问题的重点。有没有可能实现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把这个问题拆解一下,要让别人心甘情愿给你钱,你必须做到下面这几件事:
首先,得有渠道让别人能够便捷的给你钱。在20年前,要实现这一点,必须通过渠道商进行铺货,这种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要做到全国渠道都打通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在互联网时代,要做到这一点已经非常容易,任何人都能够通过一部手机找到你,而你只需要准备一个二维码。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往往经过2、3年的发展,就能够超越传统行业中的企业十几二十年的经营。
其次,让别人愿意给你钱。要别人掏钱给你,总得有个理由吧。用商业手段是最容易实现的——为他们创造价值的同时获取一定收益。早期的工厂-批发-零售模式最为普及,但是市场上又不会只有你一家提供产品,一般的私营企业是无法做到垄断市场的,在中国,只有国企有这个资格,石油和烟草行业是个典型。怎么办?
这时候,差异化、建立品牌就显得无比重要。
中国市场虽然已经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但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出现BAT这样的超级巨无霸。对于个人来说,三十年很长,但是对于历史来说,三十年不过一瞬。美国发展了两三百年,在各个领域依然还存在大量机会,更何况只发展了30年的中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行业也在不断被重塑,机会也在不断涌现。
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某个行业的巨头退出了某个地区的市场,甚至破产的新闻。比如今年,家乐福退出中国,作价48亿人民币将80%的股份卖给了苏宁易购。而相比之下,樊登读书通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如今600多万会员,年费365元,年营收达25.18亿人民币,重要的是,这个数字还在每年增长。
能够边际成本递减,并实现“指数级增长”
传统的商业模式下,开一个读书班或者培训班,就必须租一个场地,一个老师最多能够带60个学生,每增加60个学生,就必须增加一个老师,以及30平方的场地,随着学生的增加,老师和场地面积也随之按比例增加。300个学生,至少需要18位职工,600平方的场地;30000学生,需要1500位老师,60000平方的场地。
试想,如果因为政策或其他原因,招生不理想,收入没了,老师的工资和场地的租金却要照发,这是一笔非常沉重的成本。
就算一切顺利,教室的装修会折旧、翻新的费用都会吃掉不少的利润。规模越大,消耗越大,营收实现指数级增长的同时,你的成本也在指数级增长(成本与收入同步增长)。新东方是教育企业的鼻祖,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的财报数据显示,一年的营收是30.96亿美元,而净利润仅有2.38亿美元,净利润率仅有7.6%,也就是说,每100块收入只有7块是属于自己的利润,其他93块钱都是成本。不过近几年,新东方在线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资源了,今后可能改观。
在互联网模式下,就不存在这样高成本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初创公司来说,首先,不需要什么场地,在自己家的车库就能展开工作,你所需要的只是一部手机、电脑,加一个网线。并且,用户的数量不再跟员工和场地存在强比例关系,这完全突破了讲师和场地的限制。更重要的是,一旦你的做到产品足够好,就能用几乎可以忽略的成本(边际成本递减)实现利润的指数级增长。樊登读书会、得到APP、每天听见吴晓波、WhatsAPP和Instgram等,都是互联网应用的典范。
樊登读书会,二三十个员工,服务全国700万会员,会员的年费是365元,一年营收25.55亿。
吴晓波的“每天听见吴晓波”,180元一年,用户约50万,一年营收9000万。而单独做这个产品,只需要几个人就能实现。
WhatsAPP包括21位技术员在内,总共50个员工,却为10亿用户提供服务,创造了190亿美元(大约1330亿人民币)的价值,每个人创造的价值为26亿人民币。
Instgram全部员工只有13人,创造了7.5亿美元的价值,平均每人创造的价值达4亿人民币。
(以上数据来源于网络,尚未查证。如果你有可靠的数据来源,请在留言区给我留言,感谢。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一种思路。)
我对这些的思考,很早就有了。在2018年跟身边的人聊到我对未来的设想时,还提出过一个完整的、基于互联网的方案。但一直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操作,做着做着却做回了“实体”机构——重资产、局限于某个区县的某一个地方的市场。在过去那些时间里,我总感觉哪里不对,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做,首先,身边几乎所有人都在这么做,更重要的是,这些利益就在你看得到的眼前,而互联网模式,看起来是“虚无缥缈”的,一个肉眼可见,一个只能靠心去感受。有意无意之中,就没再多去深入思考自己的“初心”如何实现。时间一晃,就到了现在。
重要的是未来的潜力:做最有发展潜力的事
这个星期一跟朋友谈了一下这个话题,他担心,这个市场牛人那么多,像我们这样的人能做出什么样的成绩呢?我的答案是:“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做最有发展潜力的方向。然后差异化,做你擅长或者发自内心热爱的方向。”
我看到,很多人在做选择时,考虑更多的是“安全”,比如进入体制内,或者做自己眼前能够立即带来回报的事,哪怕这些选择的“潜力天花板”显而易见。
从大方向上来看,体制内对于大多数人,天花板是最明显的,领导岗位就那么几个,并且越高的职位越稀缺,有几个人能上的去?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能够到达基层领导的位置就是很好的结果了。而体制外的天花板则相对要高,其中又以创业为最。
但哪怕同样是创业,选择的行业不同,前景也不尽相同。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凭什么你能成功?前面说了,中国市场还有很多机会,就算你做不到别人几十、上百万的用户,但是,投入三五年的时间在一个深耕领域,一万用户还是很有机会做到的,这是大概率事件。年费收200块不贵吧?这就到了200万,而在实现规模化的同时,你需要付出的成本微乎其微。
更重要的是,不管现在的你看起来多么不可能,至少这个选择让你有了做大的机会——这是这个方向天然具备的潜力。你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差异化的、自己热爱的的方向,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剩下的是耐心等待。
指数级增长,将发生在产品成熟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