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北京第二天,全城便飘飘洒洒的下起雪来。一个下午的时间,白皑皑的覆盖了屋顶、街道、草丛……,已是花枝招展的梅花、桃花、梨花裹了白白的一层煞是好看。刚到京城的南方人惊诧于这一场清明时节的大雪!
陪闺女北中医面试的日子也便从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中开始。房东的小二层在学校附近的小区内,楼上是卧室,楼下是客厅兼厨房,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住上几天倒也是方便的。
离真正面试还有两天时间,由于闺女提早一周向导师递交了自我推荐书,因此在导师的“邀请”下提前到实验室进行前期的适应。
头一天报到,早早地骑车送她去了。回来时小区楼下的市场已开始热闹起来,想着闺女接下来的三年将在这里度过,便又多处走了走,探探路、摸摸道,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当初闺女舍近求远要考北中医我们是反对的,但最终没能拦住,闺女还是以初试第一的成绩考到了北京。了解到闺女联系的导师在业内闻名遐迩,即师承名门又是国内学术带头人,一家人的心中也算是喜悦的。
但生活总有些意想不到的插曲让你措手不及。
傍晚时分,“在家”守了一天的我们终于听到闺女的开门声。但看到的是一张失落的臭脸!
“我不想上北中医了,明年我再考别的学校”
“啊?……”闺女语出惊人,着实把我们吓得不轻。
是今天实验不顺利?环境不适应?学姐学长不好相处?种种疑问扑面而来!
晚饭后,“酝酿”了许久的我们弄了些水果,开始引导闺女向我们讲述她这一天的“遭遇”。原来,上午刚进实验室报到,学姐学长们就纷纷跟她吐槽导师种种严苛:不许学生有业余爱好、没有节假日、实验室早到晚归、工作到凌晨更是家常便饭。闺女本就是“懒散”之人,被这紧箍咒一念,不免有些心惊胆颤。到了下午,好不容易见到了导师,又被一通“嫌弃”!嫌弃她是南方人、嫌弃她是独生女、嫌弃她打排球、嫌弃她中国舞九级......。
“老师,我还可以选别的导师吗?”
“选也没用,别的导师都是我的学生,而且我会说你是个逃兵”
一时间,闺女进退两难,边说边嚎啕大哭起来!
真是“好事多磨”!事已至此我们只得尽量地给闺女分析、解释、开导。那一夜未眠,心里想着:这闺女要是一时性起,该不会就像当初高考和这次考研一样,一定要选中医专业一定要考北中医一定要明年重考吧?
熬到天亮起来准备早餐时,偷偷观察闺女已没有了昨夜的悲伤,刚吃完早餐就骑车去实验室了,多少让我们松了口气。
第三天是正式面试的日子,一早送闺女到了校门口,看着赴考的孩子们鱼贯而入,校门口竟只有我和孩子他爸,不免心中暗自想到:没有陪考的吗?家长们心够大的。转又一想:该放手时且放手吧!
第四天实验考试回来时,闺女已是欢喜雀跃的样子。实验考的是给小白鼠灌肠,需考生独自在众导师面前完成。
“这孩子不错,动作挺娴熟的”
“什么不错,她就是个跳舞的”闺女向我们描述起实验考试时导师们对话的情景。
“看来导师还是不怎么认可你呀”我故意说道。
“唉,这个先不管了,反正考也考了,来也来了”其他导师无意间的认可多少让闺女忘记了先前的不爽。
转眼到了与导师签约的日子,早上出门时,我故意问道:
“你还是原来的导师吗?”
“不签她签谁呢?” 看来闺女已经从先前的“紧箍咒”里走出来了。
当天导师因赴肿瘤医院出诊,无法参加师生签约,委托她的助手把闺女签了下来。“进京赶考”终于落幕!
回想闺女自上学以来,从3岁幼儿园面试到22岁硕士面试,19年的时光陪伴她一路走来,从看着她进校门到等候她出校门,每一次的等待都是成长的跨越。陪考的日子是一份期待也是一份关怀。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多路口需要孩子们自己做出选择,但默默地陪伴更是一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