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深圳取消期末考试及五大关系

深圳

近日,深圳市教育局开历史先河,取消了2020年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期末考试,这一爆炸性的消息转瞬间成为深圳十大热点新闻之首。应该说,这是百年难遇的疫情期间的非常规举措,旨在化解学生考试压力,这也是在疫情四起的全球环境下以人为本,考试让位于生命的人性化措施。深圳市教育局从实际出发,面对学生课程学习质量差、线下教学时间短、学生应试压力大、心里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取消期末考试,还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还学生一个轻松的氛围,还学生一个休养的暑假,愚以为这是教育局的一种担当,一种超越考试的大局观,具有跳出考试看教育的大格局,我为深圳市教育局点赞。

      本次深圳市教育局取消期末考试的背后,潜藏着一座评价的冰山,期末考试关涉教育评价问题,教育评价在我看来有五大关系需要厘清:

一,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深圳以往的常规期末考试属于终结性评价,更具体点说属于唯分数的应试教育评价。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平时学生和老师各种素质教育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到期末考试前两三周就偃旗息鼓了,音乐美术等非应试学科教学就停课了,这些课被分配给语数英等应试学科了,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如临大敌,陷入书山题海中拼命复习,备战期末考。这就是深圳教育乃至全国教育在期末考试前夕的真实写照,这种景象几十年未曾改变。愚以为,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一锤定音的终结性评价,过于重视中高考和期末考试,而对过程性评价严重忽视,在总的评价体系里,过程性评价显得可有可无,无关痛痒,学生努力的过程被无视,只看结果的大环境,助长了功利主义和短视的行为。过程性评价的权重有待提高,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关系有待重塑。只有摆正两者的关系,划分两者的地位,才能解构期末考试的压力,凸显发展性评价的目标!

二,质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关系。期末考试全部以分数呈现,甚至一些非应试科目的过程性评价也要打分来衡量。量化的数字世界和分数世界充斥着整个教育世界。但须知,有些定性的,显露特殊才能的、本质性的奋斗过程、奋斗成果是不适宜数字化、分数化的。例如,我们无法给鲁迅和齐白石的作品比较打分,一些独一无二的学生才能的显露,舍己救人行为的出现,只能定性给予高评价,无法量化。因此,在学生考核、教师考核等一切都定量化的氛围下,能否重新思考质性评价的价值和意义?给予一些模糊性评价,让评价更科学,更全面?

三,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的关系。期末考试一方面体现绝对评价,但另一方面更多体现相对评价,即通过期末考试来给班级的学生各科排名、总分排名,给班主任、学科老师排名,给学校与学校排名,排名大行其道,排名充斥整个教育界。愚以为,排名意味着选拔,不可废除,如中高考录取本质上就是依靠排名,因为每个高校录取名额有限,排名凸显公平公正。但需要纠偏的是,教育界过于注重排名,过于注重通过排名将学生分三六九等,教育通过排名走向功利化,走向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间的白热化竞争,走向你死我活的应试备考,相对评价带给学生和老师太大的压力。绝对评价在相对评价的蚕食下,显得羸弱无力,绝对评价只在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等只要求及格万岁的科目中彰显价值,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能否在更多的学科,更广的范围推行绝对评价,推行及格万岁的理念,值得思考。

四,评价内容的五育并举与唯智、体的关系。期末考试本质上就是考文化科目及体育,在这样的唯智、体的考试中,德、美、劳三育难觅其踪,视而不见。期末考试从未考过德、美、劳三育,因此,期末考试这种终结性评价其内容还有拓展的空间,需要从三育缺位重新设计,真正走向期末考试的五育并举,全人教育需要全面评价来支撑。

五,个性与共性评价的关系。期末考试是一种共性评价,所有人做同一份内容的试卷,具有单一性。这样的评价是目中无人的评价,是忽略个性的抽象性评价。须知,有些学生具有个性特点,具有偏科的特殊才能,有着为其量身定制个性化期末考试的需求。是否可以在普适性期末考试的设计之外,留出一部分空间,做一些个性化期末考试的尝试,给那些因各种原因需要单独考试、个性考试的学生一些自由度?

我的家乡湖北至今没有开学,北京开学后又重新停学,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多一次或少一次期末考试真的没有太大关系,何况,期末考试只是评价体系中的一种方式,在一个健全、科学、进步的评价体系里,少一次期末考试是不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的,多一次期末考试也不会让学生跳楼、不会让众人紧张愤怒。深圳市此次取消期末考试,做法很好,兼顾了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虽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取消来的太突然,为什么不提早规划,提高教育谋划和治理水平?不过,瑕不掩瑜,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借此次深圳市取消期末考试事件,重新反思我们的评价体系。

2020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会议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

从会议内容来看,评价的五大关系将有变革性改善,我们所期待的全人教育时代、全面科学评价时代即将开启,我们拭目以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