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爱的又如何,智者才无忧

结婚前(往下念)

男:太好了!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女:我可以反悔吗?

男:不!你甚至想都别想。

女:你爱我吗?

男:当然。

女:你会背叛我吗?

男:永远不可能。

女:我能相信你吗?

结婚后(向上念)



你最接近死亡的时刻是何时?

自己病危或至亲离世总是能突然明白很多过去想不通的事情。

在电视剧里看到灵堂布置,吊唁,谢礼都会内心生疼,浮想联翩回忆过往,直到泪流不止,才恍然鼻头一酸,红了眼眶,湿了衣衫……

至亲去世的瞬间其实是没有任何感觉的,待到一切平静,某一个下午,清风拂过窗帘的声音,洗衣机轰隆隆的声音,厨房水壶冒热气的声音,阳光铺进阳台的样子,张口叫人却一愣,这一切都在提醒你,那个人走了巨大的空虚与孤独。

其实真正让人难过的不是他突然离世这件事,而是在某个特殊的日子或者某个温馨的瞬间,你恍然意识到他离开了,是彻底离开了,这个人永远也见不到了,而你,还抱有遗憾,还有很多来不及说的话和未完成的事,此时才是最难过。

见不得人间疾苦是善良,见不得别人的幸福瞬间是因为自己缺失那份温暖,没得到过自然渴求。

都说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是一辈子的,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可来自不幸福的原生家庭,有的人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自己父母的复制品;而有的人则能从父母失败的婚姻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成为经营自己婚姻的镜子。来路不由己,但前路依旧可期。

很多事其实根本无法治愈,能治愈的必然是伤的不深,面对那些根本无力改变的事时,那种深深的无力感真的让人抑郁,能得抑郁症的人,大多是善良到不忍心伤害别人只能伤害自己的人。

父母希望的无非是儿女能早日结婚生子,为此你可能跟他们斗智斗勇几百个回合了,没有人乐此不疲,可是尽管大家都心累,还是无法改变世俗的眼光。

我们年纪不小了,我们也想恋爱了,但我们宁缺毋滥的保持单身,为什么?

因为我们自身条件就不高不低,择偶标准不高不低,所以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抉择中。

我们喜欢的,要么已经错过了,要么名花有主了。喜欢我们的,又总觉得少了点欲望冲动的感觉。

于是,我们抱着追求真感情的态度渴望寻找真诚的爱情,可是过程中又觉得交际圈太小,没有机缘能认识到自己理想的类型,这样那样的原因有很多,最终导致我们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自由着……

有个朋友说她真的很怕很怕很怕结婚,害怕处理婆媳矛盾。毕竟,至亲之间还有拌嘴吵架的时候,何况婆媳关系呢。

婆媳关系相处不易,若真结婚,只希望婆婆能对自己视如己出的关爱,相敬如宾的对待就足矣。

很怕很怕很怕结婚,害怕变成世界灰暗的家庭主妇,没了工作,没了朋友,没了自我,没了话语权,跟社会脱节,还要看老公和婆家一家人的脸色吃饭。

不是女人没有能力挣钱,而且你需要她在家里相夫教子柴米油盐。

二十多岁了才终于明白,爱情这种东西和自身价值密不可分。

喜欢一个人有多快,同样厌倦也会有多快,我终于懂了。我宁愿用一年半载去了解一个人,也不要匆匆在一起然后一年半载后分手,连朋友都做不了。暧昧是世界上最美的事之一,但它像是泡沫,一触即碎,所以过了暧昧看清这个人再来决定不是坏事。

女人可能会被感动,但男人一定不会。

有人说女人现实,男人其实更现实。没人愿意做净输出的事,所以,爱情一定不是追求甚至乞求来的。不是你对我好我就必须回报你。

如今几乎不会再去主动追求一个谁,大概是已经到了无所图的阶段,我想要的我都有或者我在追梦的路上,而不是期待他人。

女生根本不是追求来的吧,一定要相互吸引,精神品质、外在形象、学识见地缺一不可。她有的,男人一定要会有而且更优秀。

爱情婚姻的本质,无非感情、钱、性三件事。人性不可挑战,放下低级趣味的单一肉欲,追求是一种精神状态,而非某个具象的人,所以,读书思考、写日记、努力工作、坚持健身,尽最大的努力经营两性关系。

爱不爱的又如何,智者才无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