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受清宫戏的影响,不少人都称康熙为千古一帝。不少人在谈论着他智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战北极熊、亲征葛尔丹的辉煌战绩。但是又有多少人细细品味过。
康熙智擒鳌拜,有没有人拿鳌拜和辉煌时期的多尔衮对比过。多尔衮最盛的时候,正黄旗和镶黄旗是作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指挥的,而正白旗是多尔衮的嫡系,镶白旗是多铎的,正蓝旗是豫王多铎之子多尼的(说白了其实是多铎的,说是多尔衮的也不为过),也就意味着八旗中多尔衮掌握了5旗,而鳌拜始终是镶黄旗,另外他是辅政大臣的身份,而且鳌拜也没当过旗主。就八旗的两黄旗均为皇帝亲军,所以不可能为鳌拜卖命。而且从最后康熙给鳌拜定罪是结党专擅,勿思悛改等等一共36条,但就是没有谋逆罪。而且雍正即位后,直接追封鳌拜为超武公。所以这些表明鳌拜只是权臣而已,但清朝的制度决定鳌拜不会像曹操和献帝一样,因为曹操的地盘是曹操一寸一寸打下来的,而清朝鳌拜显著的是攻皮岛、打洪承畴、战李自成,但是军队都不是他自己的。另外鳌拜也不是满清皇室血统,所以他反不了,对于清朝来说他是功臣忠臣、但是对于康熙来说他是自己收权的一个障碍。康熙这样做只是为了巩固皇权,就像乾隆把和珅留给嘉庆一样,如果拿鳌拜和霍光对比,对皇帝的威胁一定没霍光的威胁大,毕竟外廷是霍光的,内宫也是霍光的,而鳌拜真正掌握外廷了吗?显然没有众多大臣只是怕他不敢明着跟他作对而已。总的来说鳌拜不可能谋反,甚至不一定有废康熙的能力(别忘了康熙后面还有孝庄那个老女人,玩手段应该不会比鳌拜差)。
再看一下康熙平三藩,平三藩其实主要针对的是吴三桂和耿精忠。尚可喜是在吴三桂反叛三年后替清朝坚守广东,被尚之信软禁几个月后才死的。要知道当时吴三桂本部兵马才3万人,在加上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兵也不超过5万。致命的是康熙二年清廷都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而且“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康熙六年下令云贵两省督抚听命中央,还剥夺他司法权。所以吴三桂自己凭借的仅仅是云南的兵力,还有其他的一些墙头草,在整个战局来看吴三桂最多占据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几地但是都是偏远之地,从兵力来源和动员能力还是财力上吴三桂远远都比不上清廷。虽然有在永兴重创清军,但是清军的有生力量太强,这些都不是吴三桂能比的,也就意味着吴三桂被剿灭是早晚的事。另外再从道义上,吴三桂可是叛明投顺、叛顺投清、又叛清,最致命的是他杀了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他可是有旧明臣子的身份的,所以由他提出来的“兴明讨虏”更像是个笑话,更不用说后期他公然称帝,国号好歹像刘备、刘渊改成汉一样,他可以改成明,但他却用了大周的国号。到了1644年,清军已经入关30年,战乱差不多已经平息,他再起战乱所以从所谓的人心上也就不得势,就像徐敬业扬州造反一样,武则天是乱宫室而不是乱天下。综上,吴三桂从人事上、财力上、兵力上、所谓的“道义和人心”上,均不得势,被平定是早晚的。
第三要说的就是平台湾这一赫赫战功了。其实在康熙平三藩之际,盘踞台湾的郑氏就与三藩进行交集,等到1676年10月清军大军压境,耿精忠被迫请降,郑氏才断绝与三藩的联系。回看平台湾最主要的人物是施琅。施琅原郑芝龙部下,1646年随郑芝龙降清,后施琅随李成栋剿灭东莞、增城等地的义军。1648年投奔郑成功成为郑成功部下得力干将,1652年曾为施琅部下的曾德利用在郑氏家族军队的关系成为郑成功的亲随。施琅不听郑成功命令擅自抓回曾德斩首,并判断施琅要反,施琅逃出台湾投靠清朝后,郑成功处死施琅的父亲和弟弟。两度成为郑氏重要将领可以说对郑氏内情了如指掌。再如《清史稿·施琅传》琅募荷兰国水兵,以夹板船要击,斩绩千余。更何况在二度投郑与郑成功冲突的一个原因就是粮饷。再加康熙的东南沿海几省迁界,明明就是对症下药的节奏。所以有知情人,对症下药、有外援平台焉能不胜呢?
然后看康熙战大名鼎鼎的战斗民族“北极熊”。1685年6月清军动用3000人用红衣大炮围攻雅克萨三天,然后俄军乞降,俄军原本只有450人。而到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就暴露出来了,清军动用了2100人,俄军增加到了826人。但是第二次雅克萨之战却在清军的围攻之下坚持了10个月,要知道在人数比上是5:2,在火炮比上是20:3(雅克萨城中俄军只有3门火炮),而且俄军只是把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的木质堡垒换成了土木混合结构,远远不是24年前郑成功对荷兰时的糖水调灰砌砖,当然郑成功当时也是用了28门大炮炮轰了数个小时,最终在围城7个月之后消耗完荷兰军队的物资才迫使荷兰投降。康熙是不是应该庆幸他遇到的不是当时欧洲一流的荷兰军队,而是彼得大帝改革前的不入流俄军,甚至过来的还不是俄军的正规军,数量还是只有不到1000人。设想一下如果当时清朝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位置呢?或者是遇到击败荷兰的最盛的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军队呢?所以是不是只能说康熙运气好了?而且雅克萨之战时彼得还未亲政,俄国还受瑞典和波兰的威胁。当然从最后的《尼布楚条约》来看,清朝还是丢掉了贝加尔湖,反正清朝不在乎。康熙也不曾感受到危机。凭人数和火力的优势才取得围困的胜利值的骄傲吗?
最后再看一下康熙数次亲征葛尔丹。对于葛尔丹怎么说呢?自我感觉他有那么一点生不逢时的感觉。设想一下他在林丹汗的时代会有怎么样呢?或者更早一点(毕竟林丹汗的时候,漠南已经科尔沁、内喀尔喀、土默特、鄂尔多斯已经各自为政、漠北外喀尔喀也不承认蒙古大汗、漠西卫拉特与蒙古为敌(而葛尔丹就是漠西的以后的卫拉特部),在葛尔丹夺取准格尔统治权时,清朝已经入关24年,距离皇太极降服蒙古东部以及漠南也快40年了。更不用说等到18年后的1688年葛尔丹进军乌兰布通威逼北京。要知道他此时的势力仅仅算是半个蒙古,而用来对付半个蒙古、一个女真、加上一个传统的汉人王朝。所以不知道他有几分的胜算。而且此时的他仍然是部落形式,而不是像辽、金、元、清一样步入封建社会呢,特别是清朝此时已经是高度集权了。所以他与三藩一样固守大西北不知道从军队动员能力上、物资上有多少能和入关长达44年的清朝对抗。所以从1690年的乌兰布通之战和1696年的朝莫多之战被清朝打得彻底没脾气,毕竟两次康熙发兵10万大军,而葛尔丹恐怕连5万的军队都不一定有吧,而特别是记录昭莫多之战前只提到了葛尔丹率骑兵3万攻入喀尔克蒙古,所以10万对3万自然可想而知。第二年的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从以上五次来看鳌拜只是个权臣、战三藩、沙俄、葛尔丹均有人员和火力优势、而平台更有对内知情人。所以只能说康熙在做这些上算是个明君,不能称之为千古一帝,更不值得众人的大肆吹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