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上了九天班后终于放假,买票前本想着休息一天再回家,转念一想,三十过年,二十九才回家仿佛不大好,还是在当天中午踏上归途。
没有买到高铁票,火车站人山人海,这倒也没什么,但火车站的设计不比高铁站,有那么多电梯。无论是进站或是出站,全部是一个又一个台阶,不拎箱子倒也罢了,背着包拎着箱子,确实累得够呛,加上天气热,出门前穿多了衣服,大冬天反倒出了一身汗。加班后酸胀的肩膀没有得到休息,愈加疼了起来。
火车上一如既往地难闻,混合着各种体味、食物和垃圾的味道。我戴上口罩,耳朵里塞上耳机放音乐,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并不算远。前面坐了一对夫妻,带着一双儿女,大一点的是女儿,约摸两三岁,小儿子还不到一岁,只能抱在手上。许是饿了,又或者车上太嘈杂,小婴儿哭闹个不停。做妈妈的只好起身,抱着婴儿在车厢里来回走动,逗一逗他,分散注意力。大女儿见了妈妈起身,也不肯闲着,在过道跑来跑去,爸爸也出来逗着女儿,抱起她作势要甩出去,引得小女孩尖声大叫。
有这样一个调查结果,子女出生率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越是受过高等教育,不愿意生孩子的家庭愈多。而越是教育程度偏低,越会不停地生孩子,更加巴不得多生男孩,继承香火。
我又没有一个亿给你继承,急着生那么多孩子做什么。不能给孩子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教育,而草率地认为只要能养活就行,然而,“养活”与“养好”的差别极大,寒门再难出贵子,不是虚言。
忽然想起也是有一晚坐公交车,车上一个年轻妈妈抱着小孩子,孩子一直哭个不停,妈妈可能也是新手妈妈,抱着他不停地晃,但效果甚微,这样哭了好几站,后面一个乘客看不过眼了,下车之际告诉她,小孩子不要这样晃,他可能是晕车。然后逗一逗他,果然小孩子被她吸引了注意力,睁着眼睛望着她也不哭了。
我当时站在她的身后,想的却是,若是我以后生孩子,带着这样的小人儿,是决计不肯搭乘公共交通的,更加不会一个人带他出门。
就算是出远门,在有其他交通方式选择的情况下,也绝对不会坐火车。人头攒动、气味难闻、声音嘈杂,这种环境下一个人都够呛,更何况孩子。
但你我不过普通人,以后想要给自己给子女体面的生活,非得很会挣钱才行。
爸爸妈妈倒从来不会操心我找对象的问题,一致认为我还小,不着急。但总有替你操心的亲戚和邻居。一回家就开始问怎么没有带男朋友回家。
关于这个问题,他们有一套近乎完美的说辞:女孩子不比男孩子,男孩子到了三四十岁有钱了照样可以娶到年轻貌美的女子。女孩子就不同了,现在不找,再过几年,人家就会嫌你老不要你了,挣再多钱也没用。女孩子就是要找一个好对象,有个依靠。
这个大概是中国被逼婚一族所面临最普遍的逻辑了,在这些人的思维方式里,女性是完全不需要独立自主的,说白了就是一件物品,找到好对象就升值,找不到就是他们眼中的“老姑娘”,理所当然被贬值。
晚上有邻居来串门,开口第一句话也是,今年没带男朋友回家?那个谁谁可是带了对象回来。我不做声,她又说,哎,她对象都已经买房子装修好了,据说家里很有钱,还是装的中央空调呢!
我诧异,她跟我同龄,二十出头就打算结婚了?!邻居就说了,你以为你还很小呢。这年龄也该结婚了。
呃...平心而论,我的确认为我还小,大学刚毕业,大好的人生在向我招手,结婚就等于自己把自己的青春葬送了。
这样亏本的买卖我才不干。
很早以前就记得一句话,优秀的男人,优秀是他自己的,与你何干。就好像,所有人都告诉我,一定要找个家庭条件好的,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究竟是他自身优秀,会挣钱,还是他的父母有积蓄。花着父母的钱,住着父母买的房子,又谈什么真正意义上的人格独立。
人生呐,总要自己拼才有意义。
再回到之前的话题,如果你没有让自己变优秀,又凭什么认为优秀的人会喜欢你。
就好像,你自己不挣钱,就想找个人平白无故养着你,这不是自私自利是什么?
现代女性已经过了思想的愚昧期,挣钱是第一要义,在没有足够的本事和底气之前,谈结婚都不过是在逃避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