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书时有一个习惯,无论课本或是练习册,上面除了我上课时的笔记和感想,便是我平日里随手蹦出来的“小牢骚”。
写稿的初衷,只是简单的认定文字是最浪漫的交流方式,同感受着“写”时的宁静和发丝披散在肩上的温暖,在分享的同时也能检测一下自己的文笔能力。
尝试写稿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我看了很多的征稿函和例文,以及新媒体写作技巧和投稿需要注意的细节,喝下数碗有毒或无毒的鸡汤,而后进行了神圣的“投稿”。
不意外的,邮箱陆续收到被拒稿的信息,我呆坐看着拒回来的稿件,我不太知道我写的好不好,也不太知道我哪里写的不好。
我是一个习惯揣摩的人,但却又不是一个擅长揣摩的人。
人对于自身、自身所处的环境,是没有十足的自剖与分辨力的。
我反复斟酌修改退回来的稿件,再一次投递,再一次被拒......
怀疑人生,大概是有着十足的信心却还是切实的失败,生活有许多诸如此类,例如:科目二!
我是个感性的人,时常感叹万物往复循环,文字亦如此。
被输入匡扶着,注入新的思悟输出,再匡扶着他人。混和融合,周而复始。
白岩松曾说:“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到自己。”
在读例文时,一位号主的推文深深打动了我,满满真诚地记录着一步一步经营的历程,我翻着翻着甚至翻到了她2019年的推文。
偶尔心灰之时,回想起她的推文,自己便也逐渐坚定了持之以恒的信念。
经过反反复复地修改以及坚持,终于有一篇文章过稿了!
收到过稿信息的那日早晨,天空乌云密布,隐约雷鸣,我的心却是碧空万里,云兴霞蔚。
彷徨、迷失乃是世间常态,用心努力,世间必定会回馈你惊喜。
我喜欢的月是月牙,这意味着渐渐变成满月的过程中,还带有无限的可能。
无论选择什么,都希望这件事情是真心热爱的,激情随着热爱升华,不要光去奋斗,而是要去热爱。
曾见过一句话:“黄河入海前准备了一万多里,准备了足够的力量,最后才能奔腾入海。”
写作也是一样,不必急着“入海”,在“入海”前,请问一问自己,我走了多少里。
仅以此文献给起步的新手。这条路,慢慢来,比较快。
以上,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