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我们村匪夷所思的八卦轶事---往事如烟(连载之一)

往事如烟,事情发生远在我出生之前。

那时候都是靠挣工分吃饭,谁家都不富裕,爷爷虽然是村长,但是家里孩子众多,四儿一女,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常听父亲说起,他小时候常常是衣不敝体,每次上学都是破衣烂衫,挂着两道鼻涕装上干粮就走了。那时候的鸡蛋是奢侈品,上有哥哥姐姐,下有两个弟弟,父亲说那时候对能吃上一个鸡蛋是想都不敢想的事。诚然如此,当这些孩子都慢慢长大,却不知有更大的灾难在等着这个家庭。

都说农村民风淳朴,我只能说,呵呵,不存在的!我们村的老杨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恕我不能用尊称称呼这个老人)。如今的他已经八十有余,村里跟他同辈的老人大都已经不在了,唯有他还硬朗。有了重孙的他,应该是安享晚年的时候,但如今的境况却让人稀虚不已。老杨头的儿媳是个厉害角色,年轻的时候两家不要说来往了,不打架都算好的。经常看到在农田干着活都能掐起架来,骂两句就能抬起手里的家伙什,所谓能动手绝不BB。至于原因,都说老杨头嘴极坏,一天到晚说人是非,自己的儿子儿媳也不能幸免,还夸大其事无中生有。

如今孙子也长大了,也绝不和这个爷爷家有半分亲近,闹得最厉害的一次,出动了110。但清官难断家务事啊,警察来了也没法处理,只能说家务事自己调解。等到孙子娶妻生子,老杨头想趁头重孙女还小,还没有被大人灌输于他不利的思想,想亲近亲近,奈何人家根本不给他机会。每次他儿媳抱着孩子从他家门前走过,愣是老杨头在门口眼巴巴地瞧着,等着,儿媳也绝不踏进他家半步,甚至把孩子的头扭到一边,不让他看。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晚景如此凄凉,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想当年,我爷爷不知何事,跟老杨头起了冲突,情急之下,爷爷拿起撂子打在老杨头头上。从那以后,他就讹上了我们家,能吃,能睡,能跑的老杨头愣说自己脑震荡了,但凡家里有只鸡了,就跑来跟你说,头疼想吃鸡,巴巴地给他送上门。哪怕家里孩子多,粮食不够吃,只要是他看上了的,就是一个鸡蛋他也不放过。就这样过了好多年,家里是越来越穷,直至几个孩子陆续长大成家,爷爷一狠心,分家吧,总比拴在一起饿死好。

分了家的父亲一贫如洗,家里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锅碗瓢盆,全靠着母亲娘家的接济,才算把这个家撑起来了。父亲每次说起这事,总会落泪,为父辈的无助和对母亲的愧疚。

每次回家,看到这个颤颤巍巍的老人,心底五味杂陈。上一代的恩怨已经过去,历史无法改变,但要铭记。选择善良并不是因为懦弱,天道轮回,因果不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个善念,一份机缘。 一声召唤,一次相见。 这是作者在开头的感慨。 但是世间纷杂,心存善念,又谈何容易? 不如从小...
    淡堇流年阅读 102评论 0 0
  •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小柚子童书) 2017年最后一天, 许多网友都被胡歌的一次爱心行动“暖到”, 必须要和大家分享...
    摘一只星星阅读 340评论 0 2
  • 在没赶集之前,总以为赶集就是卖牲口,卖农作物的地方,离城市很远,乱哄哄的没啥意思。我和朋友上周六去了一趟鸡冠山的集...
    双子朗读啦阅读 480评论 0 4
  •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文/桂花 前天,女儿放学归来,气呼呼地说:“妈妈,我觉得《蒹葭》里的男主人公太恶心了!”我正...
    清风不识字_8cb1阅读 38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