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到说 第一篇育儿篇

我叫李源,按照家族排辈,是"大“字辈,我跟亲戚开玩笑说,可以叫我李大源。

我爸爸是个比较内向的人,他也没有把我培养成一个善于沟通的人,虽然他特别希望我跟他在这方面不一样。不过他没有办成的事情,我在我们家老大的身上看到了希望。这里的两个诀窍就是:第一不用催促,不用责备,不用比较,相信他一切都ok;第二,改变沟通模式,从我自己做起。(我之所以没有说老二,是因为老二是一个天性外向喜欢社交的小朋友 :-))

我天生的内核就是一个内向的CPU,比较内敛的花火 :-) 相信学理工科的童鞋里面跟我一样的应该不少吧。

在过去的经历里,我都是认真听老师讲课,投入的听同学讲故事,半听半走神加抵触的听爸妈唠叨,小心翼翼的听老板指教,即使在和老婆的沟通里,也是听的多说的少。所以我收到的评价里,除了学习工作表现很出色,好学上进博学多才,之外,还有一些小杂音,比如,有城府,不知道脑子里想什么,酷酷的,有距离感,冷漠等等。这种听多说少,思想都只在自己脑子里出生的模式,现在回首看,就好象没有完全打开的蛹一样,那个壳,把我的感受与世界隔绝,当然也包括所有人。当然蛹里面是蝴蝶是蛾子那另说哈。

有了孩子之后,我发现人生的挑战突然倍增。我一生里之前学的那些逻辑思维啊,人生道理啊,对小宝宝都失灵了。因为小宝宝是沟通天才,他从你的表情里,从你的声音里感觉你的情绪并汲取安全感。当你讲大篇的道理的时候,不耐烦的时候,吹鼻子瞪眼的时候,你的大道理和逻辑思维这些东西就全失灵了。而且不仅他不受你控制,他还把你自己的情绪天平也搞得稀巴烂。所以那些能和小孩子打成一片的,不用说,都是情商和沟通的高手。

孩子不是上帝送来给我们养育的,孩子是上帝送来给我们机会变得更好的。

这个时候我老婆带着我去上课,去看书,去沙龙,慢慢的我的蛹的壳慢慢的裂开了。从那个时候,我开始学习挖掘我自己的感受,表达它们,理解他人的感受,通过感受的交流和认可,从新学习和宝宝以及这个世界的交流。以前,我对宝宝说,不害怕,别哭,现在,我说,哦宝宝害怕了,这很正常,想哭就哭吧,然后来跟爸爸说说。

我以前不跟老婆吵架,觉得自己是情绪控制的高手,觉得自己特平和。但是老婆觉得她想吵架的时候面前的我不是人,是一堵墙,现在我们变得”会“吵架了,吵完了老婆说正常情绪发泄一下就可以继续沟通了。

以前如果孩子的行为不合我的心意,或者我和老婆闹矛盾的时候,就觉得一切都失去控制了,我也觉得自己突然变得很糟糕。现在的我,遇到这样的状况,仍然会觉得不舒服,但是我慢慢允许这样的感受,我觉察到我的愤怒和委屈,把它们表达出来,而不是否认它们的存在,允许世界按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我想的方式运行。认识到,孩子老婆有情绪,那和我的处理能力直接没有等号的关系,然后我发现双方在那些愤怒和委屈说出来之后,在允许的心态和爱的心态沟通之后,会转化会消逝。所以,闷着不沟通,真的会闷出病来。

我也特别感谢老婆时常提醒我,是不是又对孩子不耐烦了,是不是又想控制他们服从,或屈从我的选择,而不是跟随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不得不承认,我的道行还很浅。

相信很多爸爸和妈妈在育儿上也都有一样的困惑和苦恼,我特别庆幸,我向前迈了一步。我愿意和别人分享我的心得和收获。

在职场上的变化,写在下一篇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近太暴躁了 对家庭而言最重要的不是认同,而是包容。并不是(自己认为)对的就是好的,要尊重彼此的选择。表现出包容和...
    小未的日常打卡阅读 9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