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这一天,你都做了什么呢?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世界上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当我们一出生之后,我们的母亲总是把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让我们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长大。

今天母亲节,各位小可爱可有对你们的妈妈说出你对她的爱和感激呢!

中华民族素来以孝为立家之本,关于孝亲敬亲的故事也有很多,现在就让菌菌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孟母三迁》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乃去。

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译文如下:

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等孟子长大成人后,学成六艺,获得大儒的名望.大家都认为这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结果。


《单衣顺母》

闵子骞兄弟二人,母卒,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

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

译文如下:

春秋时代,有个孝子叫闵子骞。他的母亲去世比较早,父亲娶了继母,又生了两个弟弟。继母对他不好,常常虐待他。

一年冬天,后母用芦花给他做衣服,而给他的两个弟弟做的是棉衣。芦花做衣服看起来很蓬松,但是不保暖。

刚好他父亲带他外出,让他驾马车行至萧县车牛返村时。因为天气太冷,冷风飕飕,衣服又不保暖,所以他就冻得发抖。

父亲看了以后很生气,衣服已经穿得这么厚了还在发抖,是不是有意要诋毁后母。一气之下,就拿起鞭子抽打闵子骞。

结果鞭子一打下去,衣服破了,芦花飞出来,父亲这才明了,原来是后母虐待自己的孩子,所以很生气。回到家里,当下就要把他的后母休掉。


可是子骞对后母并不记恨,反而有些同情后母,小子骞觉的不能因为这么一件小事就休掉后母,于是他跪下来对自己的父亲说:“父亲,请你不要赶后母走,因为毕竟还有两个小弟弟呀!有母亲在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寒冷,如果母亲走了,我和两个弟弟都会挨饿受冻的。(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在这种情形之下,闵子骞至诚的孝心丝毫不减,而且还想到兄弟和家庭的和乐。这一分真诚让他的父亲息怒,这一分真诚也让他的后母生起惭愧之心。


我的岁月你的白发

《孟母三迁》择邻处;《单衣顺母》孝更贤。从上面的二个小故事中,我们得知孝敬母亲一直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当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对母亲的认知也会由时而变。以前总觉得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似乎无所不能;可渐渐的当我们长大,细心时也会看见母亲头上的白发和眼角的皱纹。

父母之恩,云何可报,慈如河海,孝若涓尘。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如同孟郊的《游子吟》所体现: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而我们的回报总是不及万分之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355评论 1 16
  • 我见证过一次“被炒鱿鱼”的全过程。故事的主角不是我,是我姐家的保姆。 我亲眼看着那个年近五十的阿姨,收拾好自己的行...
    董俊宏阅读 183评论 0 0
  • 20171107 照片的故事 这张照片拍摄在今天早上,出门,大雾。一切都是朦朦胧胧的。遂拍下了这张照片。大早上,看...
    梦家小妖阅读 411评论 0 0
  • 其实我们中国人对留的艺术向来是很看重的,比如适可而止和过犹不及,茶文化中讲“酒满敬客,茶满欺客”“从来茶道七分满,...
    灰叔漫画阅读 451评论 0 5
  • 前几天去看了电影无问西东,里面讲了四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面的男儿都有担当,实现了自己的想法。但是给我影响最深刻的还是...
    chinawzck阅读 3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