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荒”的时候恰好被安利了《长安十二时辰》,趁着这“天时地利人和”,我二话不说地看起来,却也没想到区区一天里发生的故事竟如此长,让我足足看了一个星期。
“唐天宝三年,元月十四日,长安。大唐皇都的居民不知道,上元节辉煌灯火亮起之时,等待他们的,将是场吞噬一切的劫难。突厥、狼卫、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只有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和短短的十二个时辰……”诚然,这段简介并非我原创。此时刚看完书的我觉得心力交瘁,仿佛和张小敬他们一起经历了这样一次战斗,现在是劫后余生一般。
通读全书之后其实我并没有想要推荐它,这本书情节精彩,景物描写细腻,人物各有特点,也能从中看出人性,引发思考。但全书读下来真的有一种说不出的疲惫,大概过于紧凑的情节在引人入胜的同时,也是一种负担吧,它推着你不停地往前看,却忘了给你喘口气的时间。
虽说是悬疑,但我总觉得这样一本书是无关结局的,因为正义的一方一定会胜利,所以终究少了些提心吊胆,只在看到结局的那一刻忽地感叹——“哦,原来是他。”但这个幕后的大boss,在一点点接近结果的过程中,我已说不清他还重不重要。他或许能让人在最后眼前一亮,拍手称奇;也或许已经无法吸引太多的目光,只要不再横生枝节,便由他去吧,反正这场戏的大幕已落。马伯庸自己说,如果换一种结局,“最多是幕后黑手会调整一下”,文字的奇妙之处也在于此,只要你愿意,它能给你很多可能性。而那许多可能性的背后,永远有一个支点——张小敬不能死。说实话我钦佩张小敬的韧性、执着、冷静、机敏……我想我一下子可以写很多这样的词出来,而写完之后却又会想,这样的人设是不是太理想化,带着太多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与此同时,和张小敬关系密切的那些人——李泌、檀棋、闻染等竟也都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这本书促使我读到最后的原因很多,是被带入书中的节奏无法自拔,是酝酿着写出上面一段并非全是褒奖的文字,也是那戳心的人性——所以,花那么多时间吐槽完之后,这一刻我想说说它也是怎样牢牢将我抓住。
“每个人都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句话在书中反复被提及。其中的道理一看便知,但在那样极端的环境下,若想真正遵守可并非易事。孤身一人,腹背受敌,张小敬在这一天时间里遇到的几乎处处是绝境。这样一句话,他告诉别人,也是在告诉自己。对于一个死囚犯,能打动他的不是自由,不是酬金,亦不是官位,而是阖城百姓的安危。“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这样的经历造就了张小敬的复杂和多面,他不按常人的逻辑思考,也不按常人的方式行事,因此他总是能出奇制胜;他是嗜血的“五尊阎罗”,一只独眼透出的凶光便能让人胆战心惊,但他想到那些他要保护的人时,又是极度的柔软细腻。他问,“汝能啊,你曾在谷雨前后登上过大雁塔顶吗?”那份柔情,如果换做我是姚汝能,怕是也会忽地不知所措,故而接不上话吧。他记得做毕罗饼的老头、长兴坊里的乐工、崇仁坊的舞姬、卖纸船的瞎眼阿婆——他说,“这才是鲜活的、没有被怪物所吞噬的长安城。在他们身边,我才会感觉自己活着”。这些章节,我再看一遍仍会泪目——难怪那个说棋神童李泌认定他是唯一能救长安城的人,他是那样的残忍决绝,又如这般善良温暖。直到后来,我才随着李泌的目光稍微理解张小敬这个人,他并不是太复杂,而是太单纯。恐怕到最后一刻,他才随我们一起,在李泌的解说之下明白那幕后黑手的本来面目,他关心的从来不是天子的生死和权力的斗争,他只是为了那些“微不足道的人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简单如他,才能锋利如他。
在故事的后面,我一次次地被上元节坊间的热闹,和张小敬孤身一人深入灯楼阻止灾难的场面所触动。百姓们不会知道灯楼里的战争是何等惨烈,我想张小敬做这些也无意让人知道,他只需要看到他想保护的人没有受到伤害便足够了,哪怕他因此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的吧。到那一刻,我反倒庆幸那让他无论如何也死不了的个人英雄主义,这样他便能在上元节的清晨,看一看他守护了十二个时辰的长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