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北大校长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曾在各个学段都不被重视,但是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定的。体育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能够强身健体,它还有深刻的育人价值。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体质健康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享受乐趣、健全人格、锻炼意志,使他们不断成就最好的自己,能够有能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能够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的发展,电子产品的增多,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单一,越来越缺乏锻炼,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一代,面对繁重的课业负担,体育锻炼也是越来越少,体质健康水平在不断下降,校园里的“小眼镜”和“小胖墩”也越来越多,有“厌学”情绪的学生也逐渐增加,这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青少年需要通过体育活动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体育不仅可以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帮助他们调节情绪、释放压力。当孩子运动活动后,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节,能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体育应该成为青少年人生的必修课。
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体育运动学到许多专业技能,同时也可以通过体育学到运动精神,获得良好的品德和坚强的意志。体育运动常常讲究团队合作、公平竞争、遵守规则,它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责任感、纪律观,学会团队协作精神。体育还能锻炼人的意志,体育运动常常需要不断对挑战、需要坚持、需要突破,而这些就需要青少年具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意志,这些品质和精神都将成为他们的人生财富。2022年中国冬奥会短道速滑冠军范可新克服重重困难,不断与伤病作斗争,在冬奥会中圆梦北京;短道速滑5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武大靖面对压力,实现历史性突破;单板滑雪运动员苏翊鸣,年龄虽小,但面对高难度动作组合时的淡定让他不断创造出惊喜;谷爱凌永远热情高自己的事情做到最好,以使她不断在滑雪赛事中摘得各种桂冠。是他们成就了体育,也是体育成就了他们。
在青少年成长的路上,体育应该成为他们的必修课。体育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培养其健全的人格,首在体育。毛主席曾在《体育之研究中》说:“欲文明其精神,自先野蛮其体魄荀野蛮其体魄,则文明之精神随之。”体育不仅仅关系到青少年的体质健康,还关系到国家的健康发展,体育对全面育人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22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人全面发展中的作用。我们不应该只把体育当作青少年强身健体的工具,把它当作考试的所需,而要让体育成为青少年人生的必修课,为其人生未来前行夯实“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