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成长法---触点式阅读

为什么我们做事总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

所谓有耐心,就是要“咬牙坚持、死磕到底”?

如何不再用“三分钟热情”和“打鸡血”的方式做事?

如何保持极度专注?

如何消除焦虑?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这是一部可以穿透时间的个人成长方法论。7大底层概念,20个成长关键词,助你彻底走出焦虑与迷茫,拥有清醒的认知、清楚的目标、清晰的路径、清爽的情绪。通过“大脑构造、潜意识、元认知”等思维规律,你将真正看清自己;通过“深度学习、关联、反馈”等事物规律,你将真正看清世界,提升自控力、专注力、学习力……只有洞悉底层的内在规律,我们才能真正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以上内容是《认知觉醒》简介。

作者周岭,36岁时还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普通人”。那时的他对生活没有主张,对命运别无选择。熬夜,酗酒,打游戏;胡吃,海喝,睡懒觉。然而当有一天,两位朋友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变时,他“害怕”了。

他发现,当命运的出现偏差时,他别无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油然而生,他意识到不能再颓废下去了。

他要让脑子变清晰,不再稀里糊涂。

他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大量学科,了解了部分规律和真相。知道了可以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

作者周岭,36岁时还是一个浑浑噩噩的“普通人”。那时的他对生活没有主张,对命运别无选择。熬夜,酗酒,打游戏;胡吃,海喝,睡懒觉。然而当有一天,两位朋友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变时,他“害怕”了。他发现,当命运的出现偏差时,他别无选择,只能被动接受。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油然而生,他意识到不能再颓废下去了。他要让脑子变清晰,不再稀里糊涂。他开始广泛涉猎知识,从脑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大量学科,了解了部分规律和真相。知道了可以实现梦想的方法和路径。如果不是朋友推荐,我甚至不会打开它。毕竟从书名来看,特别像是一本成功鸡汤文。但是,打开书那一刹那,我知道它值得,因为它帮我找到问题,能解除我的困惑。


1、成长是什么?

通过此图来解释什么是成长。


成长,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将拉伸区的边缘一点点往外扩,让自己到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还最快。

舒适区,困难区我们都听说过,但往往忽略拉伸区。

恰当的拉伸区,促使我们成长最快。

我,十年级前接触瑜伽,直到现在我的瑜伽水平依旧保持在低阶小白阶段。

有一段时间我也很困惑,为什么做了这么久瑜伽还处一个低阶水平呢?

当看到此图后,我立刻明白我的问题在哪里?

因为没有找到既有成就还有挑战,进步最快的拉伸区域。

瑜伽界一句话“量力而行”做每一个动作,

再配上一些网络文章,什么过度瑜伽对身体的伤害等内容洗脑。

我就永远只敢待在舒适区,不敢挑战困难区。

殊不知,我从舒适区多走一点点,走到拉伸区,就可以快速成长,突破小白这个段位。

要成长就要走进拉伸区,拓展拉伸区边缘。


我参与的学习组织,要求每天写日志。

傻傻的我认为只要写,写作水平就能提升。

2年的书写,水平仅仅任意书写阶段。

原因就是只在舒适区呆,没有走到拉伸区突破自己。

2021年下半年,我想提升自己写作速度,逼迫自己走入拉伸区。

于是确定写作目标:30分钟写1000字。


要完成1000字,书写要有观点,所以我听课时高度集中,不仅要理解老师讲课内容,还要及时把思考观点总结提炼出来。

其次,时间有限,写作前必须构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选择与我主题相符的内容。

再则,提高自己输出速度,怎样输出,输出时要注意什么等等。

最后,复盘。每次都从内容,速度、构思三个维度去评估自己的每次写作。


当我不断拓展我拉伸区边缘的时,我看到自己一点点的成长。

这种成长不仅是“写作字数”的实现,还包括计划、复盘、时间规划等技能的提升。

为什么很多人成长速度有限,为什么很多看起来很努力而不见成果呢?

因为自己永远都待在自己的舒适区,害怕去拓展拉伸区边界。



2、触点式阅读

成人阅读如果不是为了考证、考职称等。

不外乎就是消遣和提升。

消遣就是获取信息,基本上不会进入深度思考,更谈不上成长。

如果想成长,需要改变自己思维、行为,就需要深度阅读。

深度的阅读方法千千万万,

作者推荐方法是触点式阅读法。

有人问作者读完书怎么做笔记。

作者说不做思维导图、更不梳理书本的框架,

因为框架式他人的,与“我”无关。

而“我”只找自己的“触点”。



为什么要找到自己触动地方呢?

此图是最好的解释。

原因一、距离自己认知圈边缘越近我们越有感触,也越容易践行,也越容易改变自己的生活。

原因二、当我们改变了,才能说明我们成长了。

如果阅读过程仅仅停留在感触中,没有和这个知识点进行强连接,那知识点永远就是在书中。

“听的时候很激动,听完一动也不动“。

这句话是不是我们很多人的常态。很多事、很多时候,我们就仅仅停留在激动状态,停留在对触点的感触中。

一个快速成长的人除了感触,还需要做到做到以下三点,

1、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清楚。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某一知识点是一种深度学习方式。

2、在需要的是时候提取出来。 当我们需要时一定要及时去搜寻、重视曾经一个触点,只有知识能及时被我们提取应用,触点才能为我们掌握。

3、在生活中经常练习或使用。


这三个点你可以同时做到,也可以只做到一点。具体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


那我自己举例子。

前段时间我们读书会的伙伴们共读一本书《微习惯》。

当时我读后很感触,觉得简单易懂好操作,关联我过往的失败经验,发现自己在习惯养成中的问题。

随后我就规定自己在4月份养成一个微习惯,“每天清理手机照片5分钟”。

具体作法是:

定闹钟,在中午12:30清理自己手机照片5分钟。

经过26天,我的习惯已经养成。

这就是践行“触点”。

阅读后有感触,立刻练习,让这个知识点不仅仅停留在书上,而是通过这个练习使用来改变我的生活,使我成长。

由此可见阅读中的“触点”要做到以上三点或其中一点,才达到我们成人读书的终极目标---改变自己,逐步成长。




3、结束


再回到“成长”这件事,通往“成长”路有千万条,阅读成本最低,是效果最好的方式之一。

如果阅读方法不对,不突破自己的拉伸区边缘,那我们永远是在自我满足的假成长路上狂奔。

学习是过程,只有成长才对得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时间。

所以用“真成长”来作为目标,用“”触点阅读“”作为途径之一。

让爱学习的我们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