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好的教育里沉醉
樊相镇中心学校 张爱敏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危机时刻,李芳老师用生命书写大爱,铸就了人世间最美的师魂,谱写出“爱的教育” 的最美华章。心痛之余,我也很庆幸,庆幸自己也是组成张美丽华章的一个音符,庆幸自己同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一样,能安安静静地守住一间教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深耕细作。
27年了!虽然曾与留校擦肩而过,也与进城失之交臂,甚至晋级也连连挫败。但我坚守在自己的园子里,犹如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即使匍匐大地,也要执著向上,不卑不亢,就这样一直沉醉在教育的美好里。
27年来,我也真正理解了”读书,是世上门槛最低的高贵”的内涵。我心无旁骛地行走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路上,与魏书生、于漪、王荣生等名师交流;与苏霍姆林斯基、佐藤学、帕尔默等教育家对话;身虽在乡村学校,思想却在《苏菲的世界》《静悄悄的革命》《非理性的人》等书籍中穿行;展示空间虽只是一间普通的教室,心灵却如初恋般的情怀去坚守一种“诗意栖居教育生活”的信仰!
得阅读者得课堂。作为语文教师,我不仅“备课”,阅读相关的教学用书,还痴迷于“背课”。我主张学生背诵课内外的经典篇目。比如,自2009年起,我带着学生背诵《弟子规》,《三字经》《道德经》《大学》《论语》等,有的甚至内化于心,成为有效的班规。我每学年也给自己制定背诵计划,比如,今年诵读完我带领语文组教师编制的校本教材《国学诵读经典读本》国学经典,把初中教材必备的古诗文61篇全部背下来,这不仅为中考复习做了准备,而且它极大的丰厚了我的文化底蕴,一举两得。
每天晚自习放学,查寝归来,我总要呆在办公室再读一会儿书,完成每月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的要求。同时,开启“师生共读共写”,创建“书香班级”。每一届学生的随笔写作启动那天,我都要和孩子们算一笔账,若每天写300字,每周是2100字,一个月是8400字,一年呢?孩子们惊呼——100800。我微笑:是啊,一年就是10字,如果每天写500,写800,写1000字呢?其实,写作就是这么简单!于是,师生笔耕不辍中,就有了先后参与校讯通书香班级评比活动并获得“优秀辅导教师”与“启明星教师”的机会,有了免费聆听窦桂梅等名师的精彩课堂与报告的机遇,有了专业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有了引领更多的孩子爱上阅读与写作的故事,有了31个孩子“一个也不落下”的奇迹。
2012年,所带的班级命名为“梦想一班”,我遵循“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管理理念,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悬挂标语“个个是种子,人人能成才”,征集班训、班歌、班徽,让阅读点亮少年,让书香浸润人生”。实施创新小策略,让“表情监督员”“生日月历卡”“诗意作业本”“心语心愿”“班级牢骚会”“事务竞标制”“小诸葛创意奖”“期末颁奖词”等点缀师生的缤纷生活。每到学期末,孩子们对这间生命润泽的教室总是充满了依恋!
以文化人,以爱育人。当我总是以一种充满爱意和期待的目光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终于拨动了一根根美丽的琴弦。润晚上犯病,大便不通,我带她去医院,医生给了三瓶开塞露,在臭气熏天的农家厕所里,我亲自给孩子一瓶瓶挤进去;楠有吸烟劣习,并使班级痛失37分,我为他写下了两万多字的成长日记!梦是班里一个带着助听器的自卑小女孩,宇总不能与同学友好相处,从小学三年级就不写作文的凯,数学与英语却总是名列前茅……我特别关注这些孩子的身心健康,与家长经常协商,制定一系列措施,帮他们踏上自信自立的快车道!
2017年,我又迎来一届学生。第一次班会时唤醒,是点燃,是鼓励。“我是班主任,你是班主人”潜入心底,班级名字“卓越三班”达成共识。打造卓越班级,养育卓越学生,铸就卓越团队,拟定卓越公约之“八jing”,明确卓越团队之“三自”“四有”“六事”,商讨班级誓词、班歌、班徽与班级口号。
我这样对孩子们表白:亲爱的!你们或许是我的最后一届学生了!送走你们,我都50岁了!我期待与你们一起铸造一个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班集体,旅途有书香,谈吐有教养,学习有能力,人生有智慧。男孩子会成为谦谦君子,女孩子会成为优雅淑女。你们一定要帮助老师实现这个愿景啊!
为了抵达美好的愿景,成长的彼岸,我们开始徜徉于魅力四射的班级课程:
每月生日会,温馨而感动。每个月末,举行一次生日会,请上本月小寿星,赠送一个小红包。小红包里有什么?一封千字左右的生日信,一元压岁钱。一信一祝福,一元一心意。如今,第一轮已经结束了,第二轮正在进行时。我计划坚持三年,写够144封生日信,让每个孩子都带着美好的祝福上路。
每月一本书,美好而幸福。每个学期,我都会送孩子一本书。当孩子打开第一本书时,映入眼帘一行字:“亲爱的!读书吧!什么时候都别忘了带上一本书!——爱你们的小敏老师”。我亲切地对孩子们说:“你桌子上的书是老师用稿费买来的!稿费从哪里来?读书来的!写作来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今天开始,每学期老师都会送你一本书!”
有人问:“你图啥呢?”我笑着说:“当教师我从来不图什么?只是因为我爱孩子,爱孩子成长的样子,更爱与学生在一起我的样子!”如今,我已经送出100本书。潜移默化中,孩子们爱上了阅读,家长也有读书成长的愿望。卓越爸妈亲子共读群已经完成《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正在读《爸爸哪儿也不去》。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如何真正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并最终爱上阅读呢?
我努力创设愉悦的阅读体验,尽量让孩子们都能获得“成就感”。比如从孩子们每周的读书笔记中摘取一些“金句”,重新糅合串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在阅读课上读给大家听。每次读本周的串词,孩子们都会竖起耳朵听,听听自己本周的读书笔记是否有“金句”入选,被选中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如今,侯宇震等同学已经读完了《史记》《本草纲目》《山海经》《资治通鉴》,张韶帅足不出户,一个暑假竟然读了24本,吓得妈妈以为这孩子有病了。孩子们都说,阅读是他们的最爱。
有老师说,你们班的孩子真的不一样,自信,阳光,有教养,都是班主任引领得好。我笑着说这是阅读的力量。因为每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我们不一样,或许因为我们有书香,有花语,有被书浸染的孩子,还有播下读书种子的天使般的老师。
说起对于教育的理解,我想引用叶澜之语,即教天地之事,育生命自觉。教是内容,育是目的。教育就是要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今天,在学校他能抬起头来说话,他能在与老师的沟通中感受到他比自己想象得更优秀,他有能力做最好的自己!所以,作为教师,只是希望我的教室没有角落,没有冷落,没有学霸,也没学渣;只是希望在我的目光与叮咛中的你们正直,无私,达礼,知书。
独行快,众行远。你的文字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2016年我所带的的学习坊,短短五个月,坊员完成线下研修主线六个,共提交日志858篇,共读五本书,提交读书笔记88篇,近八万字。每日分享教育经典妙语共计10万字左右。随笔接力350篇,已逾越20万字。提交课例评析15篇。这些数字足以说明学习坊的研修成果了!但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一些教师的行走方式!
靳老师在研修总结中写到自从做了脑膜瘤手术,她人活着,心却死了,什么事都不想做,就像在安静的排队走向火葬场,只等哪天死神到来,将自己回炉,没有任何挣扎。是语垣学习坊给了她新的动力,是张老师的“逼迫”与“诱惑”,鼓励与赏识让她又“活”了过来,重新对工作注入了激情。读着靳老师研修总结,我泪流满面,感慨万千,真想不到自己仅仅留下只言片语,竟然改变了一位教师教育行走的轨迹。这,更坚定了我引领更多的教师踏上专业成长之路的决心与行动。我想,我如果能点燃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就能点燃一群又一群的孩子。
一切都有美丽的回响,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7年的追梦之旅,我也收获着“人生的庆典”: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学术委员,中国文章学研究会导读导写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学术委员,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首届十佳语文课改之星,2017年河南最美教师候选人,河南省教师读书会优秀会员,河南省智慧力班主任,河南省骨干教师,省市优质课名列前茅,教育教学成绩遥遥领先……但在这些荣誉面前,我一直保持初心,从不动摇。近几年,也有不少私立学校曾高薪聘请,面对高出几倍的工资,我真的心动过,但从未行动!
今年,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我忙于乡村教师工作坊坊员的研修结业,忙于卓越三班的语文课和班级管理,忙于六个班的心理健康课和心理咨询室的日常事务,忙于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的培训,忙于卓越爸妈亲子共读群的开展,忙于县区学校和特岗教师的培训,七月份,我还做了一个小手术。但我的同事这样说,张老师从我们眼前飘过,那一笑一颦,依然是那么优雅。
我幸福得笑了!作为一名教师,金杯银杯都不如来自同事、家长和学生的口碑。无论我们初为人师,还是而立之年,亦或是知天命之际,都应该努力践行“李芳式好老师”的精神内涵:在喧嚣中寻求宁静,在繁华中找到本真,不为名利所诱惑,不为声名所牵累。守住一间教室,回到读书,回到课堂,回到平凡的教育生活之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在穷乡僻壤绽放美丽,让教育教学成为诗意浪漫的事。
这,就是我——一位乡村教师一生朴素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