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皇五帝到清朝,有一种社会人群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线,这就是隐士。隐士,就是归隐山林与世无争的人,他们归隐山林的举动叫做隐居。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奇葩”。他们在书本上是追求高尚节操与自由的名士,又是阻碍中国历史发展的人群。那为什么中国会有如此之多的隐士,下面我们就仔细分析一下。
一、隐士是怎么出现的
隐士最早发迹于三皇五帝时期舜统治时期的许由与巢父。这两个人拒绝了舜的禅位,归隐了山林。这时我们会发现隐士好像是一种良好的开端。的确如此,隐士在早期还是有一定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鬼谷子、老子、庄子等隐士也都为中国的文化做了贡献,他们提的一些思想至今还广为流传。隐士的大规模出现期是在三个阶段:王朝末期、王朝初期和鼎盛时期。而为什么会在这三个时间大规模出现,我们逐一分析:
1、王朝中后期
王朝末期出现隐士是很常见的。而隐居的原因的很容易理解,这也是当前中小学生在作答陶渊明等隐居诗人著作中心思想题时的重要格式:诗人对于黑暗现实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句话不长,也不短——它用仅仅20个字就概括了隐居的原因与目的。但这是隐居最大的弊端。柳宗元、苏轼就是其中的典范。
2、王朝初期
为什么在王朝的初期还会隐士的存在?这就不得不提起两个人——伯夷与叔齐。这两个人是商朝的忠臣。商朝亡了以后,这两个人就爬上山吃野菜,宁死不吃一粒周粮。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隐士多的原因:王朝灭亡后有许多遗民,这些遗民忠于自己的国家,又不大相信新生的政权,大批的隐士就出现了。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例子:明末清初时有许多明朝的忠臣不愿意为清廷所用,于是他们就归隐山林。这是一种反抗,是一种失败的反抗。
3、鼎盛时期
为什么鼎盛时期也存在隐士?很简单,分两个方面。第一,人们的衣食住行在这一时间段可以被满足,人们便开始追求自由,向往山水。但这个“人们”指的是少数贵族,平民百姓很少(百姓还要忙于田间)。而第二种就是为了求官,这种人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这些人先散播自己的名声,然后假惺惺的跑去隐居。此时在盛世王朝的统治阶级必然会重视此等人才,便请他出山做官,他再假装推辞几番,最终为了“天下苍生”才出山当官。这种人最为人厌恶,而正是他们把“出仕”这一思想文化发扬光大,成为了一种“借口”。这种求官方式叫做“终南捷径”。我们可以参照一个唐朝文人——卢藏。他当时科举不中,便想方设法让自己当一个官。当时,人们对隐士都非常崇拜,认为他们都是一些饱学之士。于是,卢藏用跑到终南山修炼起来,并且想方设法散布消息,好让大家都知道他去做隐士了。卢藏用的这种作法还真的起到了作用,很快,朝廷就发下命令,任命他为左拾遗,但同时他也被人诟病。
总结一下,隐士就是在特定的时间段因社会环境因素或政治因素等所产生的,他们为中国人留下许多名作,却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高雅的追求
中国隐士(真隐士)为中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是无法否定的。隐士的文章大多寄情于山水之间,提醒了人们不要迷失于金钱之中,并且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治世思想,推动了中国思想自由的发展。
三、为什么隐士阻碍了社会发展?
隐士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在陶渊明的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可以看出。举个例子:当代中学生会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千古名篇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分别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和“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这两句话足以说明隐士对于山水田园的向往与追求,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是一件有双面性的的举动。一方面,人的身心得到了大自然的滋养,但另一方面他也不利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与社会发展。
1、隐士的思想为什么不利于社会发展?
隐士的中心思想大致可以总结为四个字:“远离俗世”,这是不现实的。因为人是群居动物,从远古时期,人就以部落的形式而存在,这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的重要优势。人类文明好像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而人类的群体就是汽车上的配件。为了让汽车稳定的行驶,车上的每一个部件都必须发挥着自己的作用,汽车少了一个零件就难以运行,这是事实。隐士追求的平静,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大家互相很少沟通,人们的必需品自己就能生产,市场的形成就很难。市场经济就无法形成并发展。这属于历史的倒退,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
2、隐居的思想为什么在民间传播?
隐居思想在中国古代民间并没有广泛传播,这里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国民受教育程度低,大多数人都不认字,更不要说接受什么思想了。第二个方面就是隐士并没有从实际出发,普通农民连饭都吃不饱,没有心思会去归隐山林了。
3、正确看待生活与自由的关系。
当代人都向往自由,可如何处理好生活与自由的关系就成了重中之重。而人的存在就是要在梦想与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存在,两者互相存在,又互相对立。如果走向了某个极端,都将万劫不复,而此时人就不是人了,只有能让自己思想独立,又能不忘记生活,这才叫人。人可以短暂的游山玩水来放松自己,但人不能永久融入自然,人与自然还是要有一定距离的。如果人的一生都在游山玩水,这不是所谓的潇洒。人不会脱离社会而生存,就像《笑傲江湖》里所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仰望星空,不要忘记走眼下的路;走眼下路,不要忘记天上星空。这才是生命终极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