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西方国家开辟海上贸易,使得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大肆扩张殖民地,以贩卖黑奴形成三角贸易,谋取当中经济利益最大化。随着当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西方的综合国力也随之提高,于是,他们便把矛头指向了中国,这片地大物博的国土。对于东方,他们充满了好奇,但不明东方的具体情况,终于他们按耐不住了。
1840年,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市场,对其输送和贩卖鸦片,而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运动直接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于是英国对清政府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同时逼迫清政府签订第一条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由于清朝的闭关所国,导致清朝落后于世界的潮流,可这个自己自足的大国,在经济贸易中,却处于顺差的地位。也因此成为了西方一些国家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家,当西方经济大国拿着枪炮来攻击自己的祖国的时候,迂腐不堪的民众以为拿童子尿,红布,粪便去抵挡真抢实弹的重武器,就可以高枕无忧的守住这赖以生存的国土。清朝的人民已是烂泥扶不上墙的愚蠢之辈,难道说清朝就没有任何人看穿那时杀伤力机大武器嘛?而答案是,有的。不仅他知道这枪炮当中的结构组成,更能以自己高超精湛的技术研制出武器来。
而他就是戴梓。那么,戴梓是何许人也呢?怎会识得兵器里的结构造价呢?又如何做到在短时间里进行模仿造出来呢?早在1686年,就有荷兰使者带着自以为是奇珍异宝的“蟠肠鸟枪”来拜访中国,当他一拿出来炫耀时,康熙帝瞬间就把脸拉了下来,命戴梓进行其模仿。很快,戴梓就造出了10只一模一样的抢送给了使者。惊讶不已的使者把抢带回国,一番商榷之后便打消了要侵犯中国的想法。
清朝著名的火器专家戴梓,出生在清朝顺治年间。身在官宦世家里的他,天赋异禀,聪慧机灵。也因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己也对有关机械的东西兴趣浓厚。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戴梓看来,研究和制造武器是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并擅长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发明了当时世界最早的机关枪“连珠火铳。”它是一次性就能装弹28发的重型武器!由于这件火器杀伤性太大,戴梓考虑到如果公之于众,无疑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于是就没有向康熙禀告,而是将它一直藏匿于家中。
在戴梓很小的时候,其实他就游走在各种火器的身体里,他清晰的去洞察每一把火器它所需要的零件,配件,以及使用功能。熟练掌握这些还远远不够制造出火器,必须还要熟练兵法。加之戴梓的父亲本身也对火器的制造颇有造诣,无形之中就影响了戴梓。而聪颖的戴梓也悉心向父亲寻求指导,实战演练,在火器方面取得重大的成就。
同时,当时中国的原料产出也为戴梓能研制出高质量的火器有很大的贡献。众所周知,中国是文明古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尤其是四大发明中的火药就为戴梓的发明提供了重要的原料。
戴梓最重要的发明之一是子母炮。被康熙命名为“威远将军。”字母炮不仅可在射出去的过程中爆炸,还在康熙攻打准格尔时大显身手了一番。在对战准格尔的骆驼阵时,它爆炸的威力就覆盖了他们整个战场。最终,戴梓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带着自己的胜利品班师回朝。但戴梓做出如此大的贡献,康熙又怎么会把戴梓弄死呢?
优秀人的人,总会遭到奸人的妒忌。对于同行的南怀仁来说,戴梓就是他最大的敌人,也正是因为戴梓在制造火器的过程中得罪了南怀仁。对戴梓憎恨的还有张献忠养子陈弘勋。他通过走后门在清朝牟取了一官半职,狂妄的向戴梓进行勒索,而正直的戴梓自是不愿上他的当。于是陈弘勋就和南怀仁串通一气,在康熙跟前诬陷戴梓有“私通东洋”之罪。一时迷糊的康熙竟也听信了南怀仁的谗言,把戴梓下放到了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孤苦伶仃的戴梓凄惨悲凉的在朝外生活了三十年。直到花甲七旬之时,才被康熙召回。然病痛又残忍无情的夺取了他的生命,不久便驾鹤西去了。而他生前所发明的火器,渐渐的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这对后世来说,真的是一种莫大的损失!
试想,如果康熙能够坚定信任戴梓,相信是他的才能带王朝走向一个高峰,而不轻易相信奸人之言,那是否在墓中的康熙就能含笑九泉,而不是悔恨自己的子孙把辉煌的大清弄得鸡犬不鸣,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