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报告之二

一天,夜跑的时候,路过体育中心边上的极限运动中心,发现那儿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原来是举行攀岩赛,国家级的,忍不住就挤进去看了一会儿。

正在进行的是女子组15米攀岩速度赛,然后是男子组同项。女子组最佳成绩7.5秒,男子组最佳成绩6.2秒。参赛选手多是二十出头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其中俄罗斯人和印尼人表现最为抢眼。观众多是附近的大学生。现场真是满眼青春逼人,赏心悦目。

记起十几年前,登山界有人写文章说,来自泰国的攀岩队伍创造了许多速度攀岩的纪录,推动了一种潮流,即以速度取胜。其实泰国选手对岩壁难度的贡献也很大的。那时候,很多有魅力的岩壁,吸引着多少年轻人跃跃欲试;那时候,速度只是一项竞赛因素,不代表攀岩水平;那时候,在荒凉的野外,一个人在夕阳下抱石抱到天黑,会有一种陶然的乐趣,不足为外人道也。

至今清楚地记得,当日站在训练中心的15米岩壁前面,看一位教练做速度攀岩练习的那种惊叹之情,不过自己并不想去尝试——那时我还连一次完整的15米岩壁初级线路都没完成过呢。

我自己的教练,走的是另一种路子,美其名曰“快乐攀岩,优雅攀登”。他可以在岩壁上久久停留,顾盼生姿,有时又搞点默剧似的小动作,令人捧腹。攀登嘛,必须快乐,否则只有折磨了。

也是那时候起,在受力情况下体察到身体的每一处关节、肌肉,觉知力量的传递,享受肢体舒展的快乐。也许因为年轻,对身体跟上头脑有绝对的信心,只要动个念头,机体就马上跟进,从不担心有做不到的时候。

克服第一个15米岩壁的一个难点,是它在12-13米处有一个隆起的悬挂,身体角度要学习蜘蛛侠,整个翻转才能继续向上。一次次的遇到这个悬挂,一次次的失败,也没想到过自己会完不成,就是想接近成功而已。这种“接近成功”也许是一种错觉,但也是一种最有力的心理建设,让我没有退缩的念头,只知道要继续尝试到完成为止。

不止是攀岩,其他事情也都同理。也许这就叫黄金时代吧。一根筋的日子,知道“失败”这个字眼,但不知道“放弃”二字怎么写。

当然,中年之后心态首先改变了,以追求身心安适为要,连跑马拉松都要力求“不累地跑”,不想太为难身体。这种“不想太为难”的心态渐渐扩展到了其他事情上,做事的冲劲明显减弱了,拖延症严重起来。

生命节拍,确然是放缓了,神经也没绷得那么紧了。那么身体呢?也可能是松懈了,不再有当初的警醒与敏锐。

感官这东西,不用就会退化,是真的。生命的弦,是该有一定的紧张度,才能保持活力。而生命活力,从来不是随用随减,而是越用越有的,简直是虚拟的永动机。

只有时间,或曰生命长度,是随用随减,不能有什么弹性,所以很多年了,都用一个警句告诫自己: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当勤精进,如救头燃。——这似乎就是针对拖延症的自己说的,苦口良药。

在日日减损的生命里,尽量活得不累,这就是我这个中年人的没出息的想法。至于精进嘛,怎么能不累,到现在我也还没有厘清,暂时放下不表。攀岩的好日子已经过去了,留下的是美好回忆,这就够了,并不需要追求重现。

想想岩壁上吹拂的风,想想也很美。原来,最与人间无涉的事情,最美。

曾经对身体的信心哪儿去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青砖红瓦的院落前一片木芙蓉迎着远方含羞低笑沐浴着暖阳、风和细雨静静地舒枝展叶舒展着一段少女懵懂的情怀 我是不同于,...
    君子兰_9908阅读 1,436评论 0 1
  • 不能陪伴孩子,你会想到什么: 身处这个时代当中,大部份的人儿都背景离乡的外出工作,离开自己的家,离开年老的父母,离...
    先生莫阅读 5,632评论 14 14
  • 某日,小院鸡舍落成。捉鸡仔10只入笼。至此,小院有狗有鸡,有菜畦几陇,谓之“无忧乡”也。 小院无藩篱,亦市亦农庄。...
    金刚葫芦GF阅读 5,033评论 0 6
  • 1, 前段时间,项目负责人让我全权负责App活动的所有事宜,其中包括跟人谈合作要奖品。我一个文弱书生,写个方案还可...
    努力攒钱的二花阅读 4,5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