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会让人共同的认同感更加加深,让人和人的区别,传统国家之间的区别逐渐减少以致消失。
而3.0文明的全球共同市场,会让人的共同利益也加深,面对人类共同的挑战也需要共同面对。”—李录,《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
“H.G.威尔斯把这个巨大的事物想象成一个世界大脑。德日进把它称为心智圈,即人类思想领域。
有人把它叫做全球化心智……为了简单一点,我把这种全球级别的层级叫做“霍洛斯”。
霍洛斯包括所有人的集体智能、所有机器的集体行为、自然界的智能相结合形成的整体以及出现在这个整体中的任何行为。
这一切加起来就是霍洛斯……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心地上网浏览或给朋友发东西只是在浪费时间,其实,我们每点击一次链接就强化了霍洛斯大脑中某个节点的功能,其实就在为他编程。
人类通过每天在网页上点击1000亿次来告诉霍洛斯人类的想法是重要的。”—凯文凯利,《必然》
当年在看凯文凯利新出的《必然》这本书时,封面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何方的预测。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将这句联系起我们个体在互联网世界中所发生很多诡异的事情,例如我说了一句话,某些平台马上就弹出相关商品推荐;
例如某些平台好像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自身;
例如你在白天和晚上刷某些平台,所推荐给你的内容完全是不一样的;
例如我们现在登陆到社交平台时,第一时间看到的内容不是我们自己所关注的账号内容,而是平台推荐等等。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算法已经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的关键技术,但是往更深的地方去思考就会发现:事实上,我们一次联网过程中的表达,点击,搜索,消费,观看等等,都在让更加智能的机器对我们了解更多一点。
今天,个体的创作潜能已经可以尽最大可能得到发挥,过去10年内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知识量已经远远超越过去一百年甚至一百年,那么进一步将这个潜能含括到更多的行业,那么人类社会文化与社会发展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局面。
当我们难以忽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并在文化,艺术,教育,科学等方面面临着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构时,我们可以说一种新的文明已经出现,至少已经出现萌芽状态。
但是从萌芽到成熟,从只有少部分人体验到大众习惯,这必然还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步习惯的社交方式,介入社会的方式,与世界沟通的方式等等,都将逐步适应,并成为我们固定范式。
那个时候我们今日所讨论的元宇宙,或者说数字文明,将赋予我们人类社会新的特征与特点,人类基于自身的特点将成为对外统一的标识与特点。
过去的时间里,文明迭代的方式是激烈的,甚至充满冲突,分裂,但是天然具有统一属性的网络空间里,我们可能看到更具统一的,类似现实宇宙一样的大文明。
但仍需要警惕是:虚拟空间的一切仍基于我们现实的映射,而非是现实的替代,所以数字文明的早期可能是无序的,甚至是分裂的,关键点在于当全人类基于同一个网络生活,创作,建设,娱乐等等时,融合与交融将必然成为趋势。
关于人工智能是否会成为替代人类社会本身的思考,个人认为智能时代将是数字文明之后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而非是数字文明。
人类必然需要通过数字化的进程深入,实现在同一张网络中创作与建设,逐步迭代与升级我们的网络空间,继而实现更智能的形态。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将智能时代之前的文明归纳为人类本身参与建设的时代,而之后人类自身的创造力将被替代,被更高级的形态所替代。
当然那种形态的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高点,距离我们当下更为久远,甚至更为漫长。
别忘了,更为智能的网络出现的前提是:人类首先完成自身一切活动的数字化,才能够为更为智能的网络提供升级的养料,这是很重要的前提。
在线化进程中的大数据场景:
软件开发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测试。测试过程中,参与的样机种类与不同类型的用户越多越好,这样才能够尽最大可能找出问题,确保软件应用上线时出现最少的bug。
过去中人类在线化的过程中,通过频繁的使用在线应用工具强化了数据的实用性。
“2020年4月23日,美国联邦法院终于批准了Facebook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剑桥分析丑闻的50亿美元和解协议。这件丑闻在全世界闹的满城风雨,背景是8700万Facebook用户数据被不当泄露,用于在2016年总统大选时支持前美国总统特朗普。”
美国政治分析师格林伯格曾说:现在全世界的通用货币是什么?不是黄金,而是数据。
华盛顿电子民主中心主任查斯特这样表示:“我们从末有过像现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不无所不能的系统,一个能影响我们政治程序的系统。”
剑桥分析的主要运营模式是将微定向和心理学结合起来,精心分析选民的数据,预测选民的动向。
微定向的核心发现就是社会经过数量不多(路径较短)紧密联系的一群人形成了传递性好且相对独立的小圈子。
信息可以沿多个路径从一个小圈子流入另一个小圈子,信息在特定人群中的传播具有微定向和扩散性。
微定向这个用词在我们生活中的案例比比皆是,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特定的流量包。
大数据结合算法技术,构建了我们现在体验到的互联网,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当你深夜浏览社交媒体与白天浏览社交媒体所看到内容是不同的。
甚至,你还是是否记得你在某些社交平台浏览内容时,平台会让参与选择推荐内容是否是你喜欢的等等。
大规模的用户在线化与算法技术一起升级之后,我们每个人都变得几乎透明,这虽然无意中为数字化后的产业自动化提供了可能,但也因为早期的无序给用户带来了损害。
我国政府最近在互联网公司尤其是算法技术的滥用方面进行了强监管,目的就是技术不能纯粹为商业服务,而应该充分考虑到社会正向的价值观,技术本身没有价值观,但是人有,这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