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正见》主要阐述以悉达多为主要人物,真实的展现历史上佛陀的修行经历,从离家修行到证得无上正等正觉,阐述了原始佛教的核心思想:
“四法印见地”
也叫做四真谛。
四法印见地:
一切和合现象皆无常——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苦
一切事物无自性——空
涅槃超越——涅槃
而四法印见地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分别讲述
无常
可以用八个字来表其义,那就是:
人有生老病死
物有成住坏空
无常就是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没有一成不变。如我们的人会经历衰老、病痛和死亡。
苦
正所谓“人生在世,有受皆苦”佛教指出人生的本质是“苦”并有“八苦”“三苦”之说。但不外乎有以下几种:
1.坏空:所有一切不断变化,无法抓住绝对可靠的东西。如我们人的生命。
2.求不得苦:很想要的,却得不到
3.怨憎会苦:就是冤家路窄
4.受别离苦: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人最后总会离别
空
就是世间万物没有自性,比如人是由血、肉、筋骨等等组成。这在三法印就成为“诸法无我”,法,就是事物、存在。
了解了世间万物都是空的本质就能摆脱我执,我执是痛苦之源,摆脱我执就是摆脱痛苦。
涅槃
最后是涅槃超越,在三法印中就是“涅槃寂静”,了解世间万物本质是“空”,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无我,便没有我执的贪念,减少了烦恼、痛苦的情绪,到最后消失,即是涅槃寂静。
这是我佛教的逻辑,也是佛教的最终理想。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用茶杯来比喻修行的方法、仪式、传统以及文化装饰物,是有形的、可见的。四真谛比作是茶叶,而我们我很多人被茶杯迷住,换句话说就是不要被世间万物可见的物质所迷惑,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最后强调了解真理是佛教最重要的指向。的确所有的宗教都追求真理,只是追求的途径有所不同。他想表达的是佛教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人生观——人生无常,一切皆苦
价值观——摆脱我执,脱离苦海,达到涅槃寂静理想境界
这就是佛教的正见,
即“正确的见解”
他指出佛教的最终理想,更强调每个佛教徒的责任当担、原则坚守。
原则在于不流血,换句话说就是爱护生命与和平,不能以佛教名义参与和鼓励流血,这也就是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
责任在于要遏制佛教徒团体残害生命与和平的事情发生,同时我们也没有责任让全世界的人改信佛教这一信仰,毕竟佛教和佛教徒是两回事。这是信仰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