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内嵌着一个“自我保护机制”,它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尽量去保证自己不会产生“心理崩溃”。
好比:
长得丑的姑娘很少有可能收到情书,
她们可能会解释:“我才没有她们那么不正经呢!”;
有的人不怎么会说话,说话不得体,经常得罪人,
可他们对这个缺点却有着另外一个“理直气壮”的解释:“我这个人就这样,说话不会拐弯抹角,只会直来直去……”;
上学的时候,有的成绩差的学生,
他们会通过另一套解释找到属于自己的优越感:“别看他成绩不错,可实际上什么都不会!”或者说:“我妈说了,现在成绩好的将来不一定就过得好!”
尤其后面这句话,格外具有迷惑性,因为它看起来就是真的——可事实上,现在成绩差的,也同样将来不一定过得好;
进一步,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将来都不一定过得好,
可问题在于,同样被表述出来的“不一定”实际上却并不一定相同,那八成的概率也是“不一定”,两成的概率还是“不一定”,怎么可以等同视之呢?
特别是当我们没钱的时候,这种自我保护机制跳出来的概率更大,尝试着给我们找出另外一个能让我们心安,不至于使我们崩溃的解释,一个角度不行,就换个角度,不行就再换,直到找到为止。
比如“有钱了不起啊”, 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个可以让自己“足够心安”的解释。
虽然说确实有用钱买不来的东西,
但如果因为没钱的话,
“能用钱买到的东西”都买不到,这岂不是更惨?!
这种行为,平日里我们将之称呼为“找借口”。
找借口,这个“自我保护机制”,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鸵鸟策略”。
在这种思考模式下,只能做到“肤浅地思考”,处理任何“因果关系”的时候,都是哪怕有那么一点微弱的联系,都直接跳进“因果结论”,完全不顾还有很多其他情况需要分析,需要判断……
这使得他们无法进行任何深度思考,甚至,他们永久丧失了一种能力,分析能力——这可是搜寻财富机会必不可少的能力。
甚至可以直接这么说:
搜寻财富机会,只靠分析能力。
其实,连运气这东西,其实也一样受分析能力的影响。
那么当我们面对现实,不找借口的前提下,“有钱究竟哪儿了不起呢?”
事实上拥有100万与10万人民币的差别,不仅仅是90万的9倍数额的差别,更多的弥补这个90万差别所需要花费的时间的差别,每年6万也至少都需要15年才能弥补。
这还是在下面的两个前提下:
1、假定没有任何意外发生(15 年没有意外发生其实很不可能);
2、假定那差异 15 年后不会变大……
这里的核心与关键在于:你能活几个 15 年?
不尊重那个差异,就会没完没了地接着找借口。
反过来,尊重资本量级的差异,就等于已经接受现实。
认真面对现实的人,即便是“难受”,也是“正确的难受”,因为那个“难受”会促使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与此同时,大脑不断被塑造成一个更适合寻找机会、积累财富的机器。
开始深刻地对待“积蓄”这个行为;
开始认真筛选必要的消费;
开始认真投资自己(其实主要是时间与注意力);
开始真正全方位关注自己的成长,因为不成长,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没有满意的现状;
开始认真向那些“有钱人”学习,分辨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对的,而不是上来就直接冒出“你有啥了不起啊?!”之类的念头;
开始了解思考质量的价值,于是不断刻意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质量,磨炼自己的思考模式;
……
几年前,美国一家公司做过调查。
换算成软妹币,一万元即可超过60%的人,50万元成为最有钱人的前10%,500万元,成为前1%。
我们很难想象这世界最有钱的人究竟有多少钱,
但,我们通过统计数据很容易理解穷人有多穷——进一步很容易明白如何才能尽快做到“没那么穷”。
从今天开始,认真对待自己的积蓄罢。别只盯着那数字,要学会用比例思考,要学会关注差异。
你的第一个“小目标”,是先迈入前一半,然后在那一半里,再想办法进入那一半里的前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