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本来是叔本华说的,他还写了同名的一本书。对于这句话阅历深了自有体会,叔本华倒出了这个世界处世的真谛。
如果要明白这句话,首先要明白我们的世界是谁的世界,我的答案这世界是庸众的世界。那什么是庸众?你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常人,一般的人。《荀子·修身》:“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这里说庸众是不守规矩、倨傲偏邪、庸俗粗野的人。而在徐志远《庸众的胜利》中,他把庸众形容为愚蠢、脆弱、怯懦的大多数人。我觉得这个描述更为贴切。
既然我们的世界是一群愚蠢、脆弱、怯懦的人占多少的世界。那么活在其中我们该是一幅什么样的浮世绘呢?这又要研究一个庸众的共性了,就是他们的信念容不得人诋毁。
人都有三观的,每个人三观的健全程度和正确性虽然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相同的是,我们都对自己相信的观点也就是信念无比坚持。人们总是认为自己追求的是世上无比崇高的东西,是至臻真理,所以它容不得半点诋毁。而且不管经没经过思考,情绪让庸众对于之对立的事物总报以最恶毒的仇恨。
而如若你是个志趣高雅,不小心参透了颠覆人们信念的真知将会如何?在这庸众的世界,你是不可能去改变别人信念的。要是一不小心没看懂这个道理,那么你的结局一般都很悲惨。提出日心说的布鲁诺被活活烧死,挑战宗教权威的伽利略含冤而亡。而此时庸众做的就是高声大喝再踩上一脚,就如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庸众们哄抢他的肉吃。
当你看懂了这个道理该怎么办呢?当然是孤芳自赏,明哲保身了。改变不了世界那就先学会闭嘴,所以怪不得莫言叫莫言。但是副作用是你难觅知音,无人赏识。内心的灵魂无以为伴时,孤独也就如影随形了。
当有人想与这世界友好相处,他的唯一选项是随流庸俗。想些庸众想不懂,不认同的东西来困扰自己似乎并没有必要。庸众往往喜欢抱成一团嬉笑怒骂,你大可以跟他们打成一片。你庸俗了也就跟这个世俗的世界融合到了一起,然后凭借自己聪明才智,你大可以混的风生水起。
如若你实在不愿意同流合污,那问题就有点难办,此时的你只能选择沉默。当你看不过眼还想要去说点真心话,做点真心事的时候,劝你还是忍一忍,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没看到那些光怪陆离,义正言辞的帽子正悬在你头上吗?就如去参加巴黎和会却被烧了房子的外交官们,最后还被扣了个卖国污名。
在这个黑白颠倒的社会里庸众太多,况且多的是别有用心者挑唆是非。说句实话往往会在恶毒的诬陷中万劫不复。在不能兼济天下的情况下,独善其身成了最后选项。所以为人也就只有两头选,要么孤独,要么庸俗!
——END——
文/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