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曾有个一年级的数学老师……

读郑州大学出版社的《爸爸的老师》,被生动的图案和美丽的诗词惊到了。

不是读这本绘本,真心不晓得作者任溶溶是何许人也。百度了一下,发现他既是优秀的译者,又是儿童文学创作者。他曾经担任过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副总编,翻译过《安徒生童话集》、《彼得潘》。也创作过许多儿童作品,《没头脑和不高兴》就是广为人知的其中一本。

这本儿童诗,用字不多,但琅琅上口,韵脚压的真心好。字用的都是最简单的字,没什么复杂难写的生僻字,却把整个故事用儿童的语言和口吻娓娓道来。

“谁不知道我的爸爸,他是大数学家,再难的题也能解答,嗨,他的学问真大。我这有学问的爸爸,今天一副严肃样子。他有什么要紧事情。原来去看老师!”

寥寥几句,有悬念、有铺陈。原来,作为数学家的爸爸要去看望自己的老师,作为孩子的“我”央求爸爸也要去见“爸爸的老师”。原以为爸爸的老师是个白发苍苍的大数学家,却不料她也是我的老师,在小学一年级教数学。身为数学家的爸爸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弯腰鞠躬,宛若还是一个小学生,感谢老师教了他“二二得四”。原来,不管有多么大的学问,在老师面前永远都是小学生。

简单通俗、充满童心的语言,巧妙的压了“A”、“AN”的韵脚,读起来一派天真烂漫、充满纯真和好奇,在传达了尊师重教、饮水思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教会了家长们“父母就是最好的榜样”的道理。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的力量,也是传统的魅力。这首儿童诗创作时隔几十年,而今仍能滋润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绘本,图画的创作者陈美燕颇见功力。水彩画与数字巧妙的结合,将这首童诗诠释的很有几分意趣,让人觉得妙趣横生。相信,小朋友们看了画作,一定会对文字深感兴趣。

这幅配图,是用来诠释“我的爸爸还有老师?你说多么新鲜!这老师是怎么个人,我倒真想见见。”图画中,孩子的眼睛用标点符号“?”和“!”代替,强烈的表达了孩子内心的好奇和疑问。

而这幅父子给老师鞠躬的图案,既传神有有意思。爸爸毕恭毕敬的鞠躬,弧度远远超过了九十度,孩子注视着爸爸,有样学样,是不是传达了“言传身教”的含义?有趣的是,父子俩的影子覆盖了满满的数学符号,暗合了爸爸是大数学家的身份。

这幅父子俩坐在二二得四的数学符号上听课的图案就更形象了:爸爸的老师手持教鞭认真说着什么,父子俩都是小学生的模样一道认真的学习领会。学习的内容呢,莫非是“二二得四”?

应了时下双语教学的目的,这本书除了中文以外,还用英语进行了翻译,译者是货真价实的美国人。相信,翻译的准确性和语法的正确性应该是很有品质保证。在学习中文领会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学习英文,这大概也符合了当下的“国际化”趋势。

读这本绘本,我想起了自己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有机会回老家,也要带着孩子去拜访那位启蒙老师。或者,教师节,和孩子一起做一张明信卡寄给老师,是不是也很有意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项目在使用mvn clean package 打包的时候出现 com.sun.image.codec.jpeg.J...
    sirai阅读 6,466评论 0 1
  • 初春时,你探出毛茸茸的小脑袋,满身稚嫩的鹅黄,对未来充满幻想,惹人怜爱。 盛夏时,你已初长成,满身单纯的浓绿,本着...
    青梅醉雪阅读 2,962评论 6 8
  • 2016年3月22日 version 1.0 2016年3月23日version 1.1 GTD就是Getting...
    大道至简峰阅读 4,046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