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我会有这样的感觉——最近,好像有些骄傲和放纵了。
这种“骄傲和放纵”,就是……会觉得自己的言行举止总是对的,觉得自己懂得挺多,觉得这个人或那个人不够好不够成熟。就是……眼睛被上了一层蜡一样,看不到别人的好,看不到自己的不好。
你知道吗,“看不见”别人的时候,人就很容易只看到自己,这就意味着人会变得自以为是。正如我的“骄傲”,让我有些迷失在“自我感觉良好”里。
还好我算得上是那种感知比较敏感的人,某一刻,会被自己提醒——你的所行所思难道就毫无瑕疵吗,凭什么……你的标准是绝对正确的。
只不过,当我因着提示开始反思的时候,更深的疑惑随之而来——我的疑惑在于,究竟人要怎么才能判定自己的对是真的对,又怎么去意识到自己的对也许是一种带着个人主观的偏见呢。
这个问题我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对与错,好与不好,真的可以一板一眼的下定论吗。又也许它本身就没有完美正确的解释。
越长大就会愈加感觉,只分对错的时期离我越来越远了。成人的世界没有一条中间路线,可以将任何事都划分的清清楚楚,可以把任何事物判定为简单的对与错。对与错不是绝对的存在。在某个瞬间或者某个环境,都会颠倒次序,无法轻易得到一个绝对的准则。
因为没有标准答案,一切都是模棱两可的状态,如果不保持清醒的状态,人就很容易不小心踩到柔软的陷阱里不自知。
有时候会有一种担忧,怕自己其实自我而不自知,骄傲而不自知,愚昧而不自知。因为环境顺畅而变得没有那么谨慎,觉得自己的思想都是理所当然的,随意对待周边的人事物。在这样的过程中,人自己的心是浮躁的,对待别人也会失去耐心和珍惜的心,就会把自己渐渐推进一个很别扭的状态里。当你有智慧回过头去查看时,才会发现好像哪里变得有些糟糕。
哪里糟糕?很难说清楚,可能是懈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里的细节,可能是对事物缺乏认真的心,可能是内心太浮躁只顾顺从自己的私欲。有点……失去秩序的感觉。
为了避免陷入不自知,也许可以尽量提醒自己,不要不自知地成为自以为是的人吧。那种自以为自己都是正确的"自以为是",那种没有办法倾听不同声音的"自以为是",那种到最后都活在自己世界的"自以为是"。
一个人自以为是的人,带着挑剔眼光看别人,却无限地宽容自己。如此,人永远无法看到别人,也永远无法真正地看懂自己。
一颗谦卑的心很重要。
在生活,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用各自的标准互相碰撞。这是……很正常的事,我们来自不同的成长环境,形成了自己的各种行为模式,我们的经历让我们成为了现在这个样子。这个样子呢,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都是自然存在的事。
但如果我们意识到自己还有可以进步的余地,如果我们可以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同,这就是一种谦卑。